渗排水沟及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80856阅读:1836来源:国知局
渗排水沟及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排水沟及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目前,多个城市开始建设使用有轨电车,在有轨电车运行过程中,为了防止有轨电车底部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有轨电车轨道上方的积水不能过深,一般不应超过50mm。
[0003]目前,一般的排水系统包括在道路两侧分布式设置的进水口以及与进水口连通的排水管,当路面出现积水时,积水通过进水口后流入排水管,并通过排水管中的排水口流向下水道。通常,进水口与路面相平,且进水口处设置有平放的篦子,通过篦子可以对积水中的垃圾进行过滤。
[0004]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积水中的垃圾仍然容易将进水口上的篦子堵塞,使得路面积水无法及时通过进水口的篦子流入排水管,进而导致无法及时清除路面积水。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渗排水沟及排水系统,可以实现及时清除路面积水。
[000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渗排水沟,设置在道路边缘,包括至少两个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首尾相接的渗排水单元,每个所述渗排水单元包括排水腔与设置在所述排水腔顶部的入水腔;
[0007]所述入水腔位于路面上方,所述入水腔的侧壁和顶部均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过滤板,所述进水口用于使路面上的积水流入所述入水腔中;
[0008]所述排水腔与所述入水腔连通,所述排水腔设置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用于将所述排水腔中的水渗排至路面下方,或者将路面下方的渗水渗排至所述排水腔中。
[0009]如上所述的渗排水沟,还包括:中间腔,所述中间腔设置在所述排水腔顶部与所述入水腔之间,所述中间腔上端与所述入水腔连通,所述中间腔下端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所述中间腔下端与所述排水腔连通处设置有格栅,所述中间腔上端在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中间腔下端在垂直道路延伸方向的宽度。
[0010]如上所述的渗排水沟,位于所述入水腔侧壁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入水腔的朝向道路中心的侧壁上,所述入水腔的朝向道路边缘的侧壁与道沿贴合。
[0011]如上所述的渗排水沟,所述渗水孔设置在所述排水腔朝向道路中心一侧的侧壁上。
[0012]如上所述的渗排水沟,所述排水腔内侧壁横截面为U型,且所述U型底部为圆弧状。
[0013]如上所述的渗排水沟,所述排水腔具有与下水管道相连通的排水口,用于通过所述排水口将所述排水腔中的积水排放至所述下水管道。
[0014]如上所述的渗排水沟,所述渗排水沟包括具备绝缘性能的渗排水单元。
[0015]如上所述的渗排水沟,所述排水腔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中填充有填充物。
[0016]如上所述的渗排水沟,所述渗排水单元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两端具有与其它渗排水单元连接的连接件。
[0017]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中包括横截沟与至少两个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渗排水沟,两个所述渗排水沟之间通过所述横截沟连通,其中,所述横截沟的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中填充有填充物。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渗排水沟及排水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首尾相接的渗排水单元,每个渗排水单元包括设置在路面以下的排水腔和设置在路面以上的入水腔,其中,入水腔设置在排水腔的顶部,路面上的积水通过入沿线设置的水腔的侧壁和顶部的进水口,依次进入到入水腔和排水腔,并通过排水腔上的渗水孔将排水腔中的水渗排至路面下方,或者通过该渗排水单元所在的渗排水沟中的排水口排至下水道;由于入水腔侧壁和顶部的进水口与路面不在同一水平面,避免进水口发生堵塞,同时,入水腔侧壁和顶部的进水口可以沿线收集道路中的积水,可保证路面积水及时流入至渗排水沟,从而及时清除路面积水。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渗排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渗排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 ;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渗排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渗排水沟可应用于任何排水系统,该渗排水沟可以设置在道路边缘,用于清除路面上的积水;本实施例中的渗排水沟包括至少两个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首尾相接的渗排水单元,且渗排水沟中具备与下水道连通的排水口,通过该排水口将渗排水沟中的积水排至下水道中;该渗排水沟中所有渗排水单元的结构相同,下面以一个渗排水单元为例,对渗排水沟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渗排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请参照图1,该渗排水单元包括排水腔101与设置在排水腔101顶部的入水腔102 ;其中,入水腔102位于路面A上方,入水腔102的侧壁和顶部均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有过滤板,进水口用于使路面A上的积水流入入水腔102中;排水腔101与入水腔102连通,排水腔101设置有渗水孔,渗水孔用于将排水腔101中的水渗排至路面A下方,或者将路面A下方的渗水渗排至排水腔101中。
[0027]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渗排水单元的入水腔102位于路面A以上,排水腔101位于路面A以下,路面A以上的积水可以通过入水腔102侧壁和顶部的进水口进入到入水腔102,并通过入水腔102底部进入到排水腔101,排水腔101中的一部分积水可以通过排水腔101侧壁的渗水孔渗排至排水腔101外侧的路面A下方的泥土中,排水腔101中的另一部分积水可以通过排水腔101所在的渗排水沟中的排水孔流向下水道,进一步的,当路面A下方泥土积水饱和时,也可以通过渗水孔将路面A下方泥土中的积水渗排至排水腔101,并通过该排水腔101所在的渗排水沟中的排水孔流向下水道。
[0028]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入水腔102上的进水口设置在入水腔102的侧壁以及顶部,且进水口上设有过滤板,由于入水腔102侧壁及顶部的进水口与路面A不在同一水平面,避免了积水中的垃圾将入水腔102侧壁的进水口堵塞;进一步的,由于渗排水单元沿着道路延伸方向设置,进而使得沿着道路延伸方向,均设有入水腔102侧壁和顶部的进水口,使得入水腔102侧壁和顶部的进水口可以沿道路延伸方向全线收集道路中的积水,进而使得路面A上的积水可以及时通过进水口排至渗排水单元,并通过渗排水单元所在的渗排水沟中的排水口排至下水道,进而实现及时清除路面积水。
[0029]可选的,过滤板可以为格栅、过滤网、具有通孔的板材等,该过滤板可以与入水腔为一体化设计,也可以通过连接件将该过滤板固定在入水腔的进水口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030]本实施例提供的渗排水沟,包括至少两个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首尾相接的渗排水单元,每个渗排水单元包括设置在路面以下的排水腔和设置在路面以上的入水腔,其中,入水腔设置在排水腔的顶部,路面上的积水通过入沿线设置的水腔的侧壁和顶部的进水口,依次进入到入水腔和排水腔,并通过排水腔上的渗水孔将排水腔中的水渗排至路面下方,或者通过该渗排水单元所在的渗排水沟中的排水口排至下水道;由于入水腔侧壁和顶部的进水口与路面不在同一水平面,避免进水口发生堵塞,进一步的,入水腔侧壁和顶部的进水口可以沿线收集道路中的积水,使得路面积水及时流入至渗排水沟,进而实现及时清除路面积水。
[003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渗排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该渗排水单元还可以包括:中间腔103,中间腔103设置在排水腔101顶部与入水腔102之间,中间腔103上端与入水腔102连通,中间腔103下端与排水腔101连通,中间腔103下端与排水腔101连通处设置有格栅,中间腔103上端在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中间腔103下端在垂直道路延伸方向的宽度。
[0032]在图2所示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