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855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防冲大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



背景技术:

堤坝是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现代的水坝主要有两大类:土石坝和混凝土坝,近年来,大型堤坝都采用高科技的钢筋水泥建筑。

堤坝的好坏影响着靠近水流的人们的生活,堤坝的好坏大部分取决于堤坝抵抗水流冲击力的能力,现有技术为提高水坝抗冲击能力,常采用在水坝旁边摆放一些碎石块的方式,来缓解水流的冲击力,还有就是在堤坝上设置圆弧形的柱体,将水流的冲击力分散开来,但是这些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弊端,第一种,碎石块容易被水流冲跑,随着时间的增长,石块越来越少,导致水坝抗冲击能力越来越弱,第二种太浪费原材料,使堤坝的制造成本增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技术为提高水坝抗冲击能力,常采用在水坝旁边摆放一些碎石块的方式,来缓解水流的冲击力,还有就是在堤坝上设置圆弧形的柱体,将水流的冲击力分散开来,但是这些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弊端,第一种,碎石块容易被水流冲跑,随着时间的增长,石块越来越少,导致水坝抗冲击能力越来越弱,第二种太浪费原材料,使堤坝的制造成本增加。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上端面铺设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端面设有水泥路面,所述坝体的一侧表面均铺设有水泥板,所述坝体的中部设有立柱,且所述立柱贯穿基板插入坝体的底端,所述坝体两侧斜坡面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之间通过横梁连接,且所述横梁穿过立柱的中部,所述坝体靠近水泥板的一侧下部等距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下侧设有进水口且位于坝体的下侧,所述分流管的上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坝体的斜坡面,所述分流管呈u字型,所述进水口处均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交叉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交叉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且所述进水口的内壁设有与固定框架相匹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关于立柱平行对称。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均安装有过滤网。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等距里设有的立柱、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横梁,在设置横梁穿过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的时候每一次都需要用到探测仪进行测量,避免连接偏掉,这样就先对坝体进行整体的保护,同时利用水泥板进行预防,然后通过分流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可以减缓冲击力,由进水口内固定框架上的扇叶在收到冲击力的情况下可以转动,可以有效的减缓冲击力,然后由出水口喷出,对水流进行一个逆流导向,大大的保证了坝体的防冲击力,且安装稳定,不会轻易被冲坏,对比现有的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以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坝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坝体1、水泥板2、水泥路面3、基板4、立柱5、第一固定柱6、第二固定柱7、横梁8、分流管9、进水口10、出水口11、过滤网12、固定框架13、连接杆14、转轴15、扇叶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包括坝体1,坝体1的上端面铺设有基板4,基板4的上端面设有水泥路面3,坝体1的一侧表面均铺设有水泥板2,坝体1的中部设有立柱5,且立柱5贯穿基板4插入坝体1的底端,坝体1两侧斜坡面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柱6和第二固定柱7,第一固定柱6和第二固定柱7之间通过横梁8连接,第一固定柱6、第二固定柱7关于立柱5平行对称,可以更好的对坝体1本身的一种保护,可以抗击很大的冲击力,再次基础上再利用水泥板2进行预防,大大的提高了防冲击力。

且横梁8穿过立柱5的中部,坝体1靠近水泥板2的一侧下部等距设有分流管9,分流管9的下侧设有进水口10且位于坝体1的下侧,分流管9的上侧设有出水口11,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处均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均安装有过滤网12,避免进入较大的垃圾,导致内部堵塞,影响预防冲击力的效果。

出水口11位于坝体1的斜坡面,分流管9呈u字型,进水口10处均设有固定框架13,固定框架13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且进水口10的内壁设有与固定框架13相匹配的滑槽,为了便于安装,同时又可以对固定框架13进行固定,使之不会受到水流冲击导致晃动,影响防冲击力。

固定框架13内交叉设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交叉处通过转轴15活动连接有扇叶16。

工作原理:通过等距里设有的立柱5、第一固定柱6、第二固定柱7、横梁8,在设置横梁8穿过第一固定柱6、第二固定柱7的时候每一次都需要用到探测仪进行测量,避免连接偏掉,这样就先对坝体1进行整体的保护,同时利用水泥板2进行预防,然后通过分流管9的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可以减缓冲击力,由进水口10内固定框架13上的扇叶16在收到冲击力的情况下可以转动,可以有效的减缓冲击力,然后由出水口11喷出,对水流进行一个逆流导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防冲大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强度防冲大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上端面铺设有基板,所述坝体靠近水泥板的一侧下部等距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下侧设有进水口且位于坝体的下侧,所述分流管的上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坝体的斜坡面,所述分流管呈U字型,所述进水口处均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交叉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交叉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扇叶。可以有效的减缓冲击力,然后由出水口喷出,对水流进行一个逆流导向,大大的保证了坝体的防冲击力,且安装稳定,不会轻易被冲坏,对比现有的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以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绿能创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31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