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863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抢险救灾,具体涉及一种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

二、

背景技术:

人类自古即以疏泄拦储等方式应对洪涝灾害的侵害,近数年我国更以不同若干年一遇的标准强化防汛设施和制订应急预案。但恶化的气候环境则以不断的突破历史极值考验着人们的智慧和能力,局部的、流域性的超警戒水位、漫坝、决堤险情时有发生,在应对洪水漫坝和泛滥中,装填沙袋垒墙筑坝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也存在投入人员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泥水中的搬运沙袋反复践踏损害坝坡坝体、沙袋堤墙牢固度差、垒压间隙漏水、灾后需处置土方量大、恢复原状难度大、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和弊端。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其特征是由支撑架和挡板支撑固定防水布形成横向连续的u字型槽沟,注水后形成挡水坝墙;其支撑架由横向贴附地面、两端垂直向下设置固定位置锚桩的基杆,基杆前端设置垂直向上的前立杆,中前部设置高于前立杆并与之平行的后立杆,于后立杆中上部与基杆之间设置的支持杆组成;前立杆与后立杆之间设纵联杆强化稳固,相邻前立杆之间和相邻后立杆之间设横联杆强化稳固;纵联杆和横联杆与前立杆、后立杆之间通过扣卡或卯榫方式连接;挡板为具有支撑阻抗能力的板状或网状材料制作,依赖注水后压迫挡立于后立杆前面;防水布为不透水织物或塑胶类膜片制作,宽度大于或等于前拉杆、后立杆高度及两杆间距之和、长度以便于人工搬拿重量换算长度比值为限;防水布通过两边沿的钩挂或槽压分别固定于前立杆和后立杆之间的横联杆上,形成连续的注水槽沟。

所述的防水布,其特征是相邻两件端口通过重叠返折后扣夹实现衔接延长。

所述的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其特征是应用于硬化坝面或地面,支撑架基杆不设锚桩,留置两个以上的固定孔,使用嵌钉、膨胀螺丝或射钉定位稳固。

所述的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其特征是硬化坝面或地面固定支撑架后,须填充土层掩埋基杆前部后再行布设挡板和防水布操作。

所述的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其特征是在前立杆和后立杆内侧均设置挡板,在布设的防水布u型槽沟内填充沙袋,或其他比重大于一的散料筑坝、或填充沙袋、散料及注水混合筑坝。

所述的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其特征是连续的注水堤坝过长,或跨度途中具有坡度时,于支撑架处的槽沟内堆砌沙袋墙分割间断。

本发明的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与现有技术以沙袋等材料应急筑坝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优点:

1、结构简单、材料来源丰富、制作简单、宜于工厂化生产、储存、运输和搬移方便、事先可按预案储备型号、规格和数量。

2、实施应用时用人少、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3、安装完成后,向防水布形成的槽沟内注水即可成坝,无须大量人员在泥水中往返运沙袋、践踏坝坡、坝面、增加坝体含水量、损害坝体的牢固度。也避免了在坝体周边取土损害坝体支持基础。

4、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的坝体刚柔相济、表面完整平坦,与洪水水流间摩擦系数低、抗冲击、抗冲刷能力强。

5、使用范围广,可用于抬升现有堤坝,应对超警戒水位时漫坝,也可用于特殊环境或设施、或地块、地段防御外来水侵入,或将上述区域内水体临时性圈固。

6、应急任务过后,可向注水槽内充填土石或混凝土,或将整体埋入抬升的新坝作为骨架支持,提升堤坝应对更大灾害的能力。

7、应对洪水退潮后,拆除容易、清理物数量少、残留物品少、易于恢复灾前状态和功能,特点是较少影响坝周、坝坡和坝体的结构形态,表面植被更安全、更环保、需修整遗留隐患和其他工作少。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的支撑架正面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挡板、3防水布、4基杆、5前立杆、6后立杆、7锚桩、8支持杆、9纵联杆、10横联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未,支撑架1用角钢、槽钢或圆形、矩形管钢制作。基杆4、前立杆5、后立杆6、锚桩7和支持杆8相互间通过焊固连接,前立杆5垂直焊接于基杆4前端,前立杆5向下延伸并收尖形成锚桩7,后立杆6垂直焊接于基杆4中前部,后立杆6与前立杆5相互平行,后立杆6高于前立杆5,在后立杆6的中上部与基杆4焊接一斜向支持杆8,于基杆4末端向下垂直焊接一锚桩7,若用角钢或槽钢制作基杆时应槽面向上,若用钢管应对两端封口。纵联杆9和横联杆10可进一步强化前立杆5和后立杆6的支撑作用,并确保其处于固定位置。纵联杆9还承担挂固防水布3形成注水槽沟。挡板2为具有支撑强度的板或网板制作,宽度等于或略小于后立杆6的高度,宽度等于或大于纵联杆9的长度,为增强抗胀拉强度,挡板2相互对接处可设置扣鼻连接固定,其作用是限制和规矩柔性的防水布3槽沟注水后向外的膨出。防水布3用具有抗撕拉强度的不透水织物或塑胶膜片制作,其宽度大于或等于前立杆5,后立杆6高度及两杆间距之和,长度以便于人工搬拿重量换算的长度比值为限。防水布3的两边设置易于挂嵌于两侧横联杆10的钩或棱。

实用时,沿堤坝内侧与走向横向垂直布设支撑架1,与横联杆10等距一线向两边延伸,将基杆4两端的锚桩7钉入堤面,填散土掩埋基杆4并压实,安装横联杆10,使其成为连续整体。于后立杆6前面布设并固定挡板2,在前立杆5和后立杆6之间展布防水布3,并将两边挂嵌于横联杆10上,每段防水布3两端扣接或封堵,向组合成的槽沟内注水,注水量以高于阻挡洪水水位并适时增减。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装组合应急防汛注水堤坝,包括支撑架、挡板和防水布,其特征是由支撑架和挡板支撑固定防水布形成横向连续的U字型槽沟,注水后形成挡水坝墙,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用物品来源丰富多样、制作容易、储运搬移和使用方便,应用中成坝速度快、应急性能好、墙体整体连续、刚柔并济抗冲刷和抗冲击能力强,筑坝过程所需人员少、劳动强度低。对原有堤坝损害轻微、挡水效果彻底可靠、现场齐整、容易巡防及发现修补及时,事后残留物少易于恢复原状态更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恺;董晖;董兰田;张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董兰田
技术研发日:2017.08.16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