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同体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945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雌雄同体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土木建筑与岩土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别带有销板、销孔和/或凹槽的雌雄同体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桩的抗拔力或侧阻力来自于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取决于桩土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和不同深度的土对桩的压应力。为了提高桩的抗拔力或侧阻力,采取的常规措施一是增大桩长,二是改善桩土的接触状态,特别是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旋挖泥浆护壁的施工工艺、以及桩身极为光滑的预制桩。

更加有效的方法是改变桩身的纵断面,例如光滑的桩身改造为带有螺纹、支盘等凹凸不平的形状,桩身侧面的接触状态由桩-土摩擦的初级状态提升为土-土剪切的高级状态。

在改变桩身纵断面的既有技术中,以及改变桩身横断面等其他其他传统的基桩创新方式中,桩身纵横断面的形状都是静态的,例如,彭桂皎的发明专利复式挤扩桩成桩工法及复式挤扩成桩设备(201310515642.0)利用复式挤扩成桩设备的复式挤扩钻具钻进挤扩成孔,在上旋提升时复式挤扩钻具的扩大体张开挤扩,同时启动混凝土泵向桩孔内压灌桩材至桩顶标高为止,得到复式挤扩桩,通俗地说,就是“钻机去是小孔,拔出来是大桩”,甚至该发明的工艺还可以实现桩身形状的任意改变,即在上旋提升时复式挤扩钻具的扩大体张开挤扩不同的尺寸,从而在桩身形成类似支盘的糖葫芦状。

但是,任意改变之后的桩身仍然是静态的,也就是说,桩身形状一旦形成,就不再改变,用更精准的科学语言可以这样描述:传统基桩创新研究局限在长、宽、高的三维物理空间,缺乏第四个维度: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专利申请引入时间维度,开始尝试动态改变桩身形状的创新。

本专利申请提出一种雌雄同体桩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雌雄同体桩至少包括一对雌桩和雄桩,所述雌桩和雄桩分别称之为母桩和公桩,所述母桩(即雌桩)和公桩(即雄桩)沿桩身纵向靠近和/或接触布置,母桩桩身侧面带有销孔和/或凹槽,公桩桩身侧面带有销板,销板的位置与销孔和/或凹槽的位置相对应,销孔或凹槽的截面尺寸大于销板,外力作用于公桩、和/或母桩、和/或销板产生运动,其中,公桩与销板为相互带动的牵连运动,所述外力包括竖向力、水平力、扭矩力矩及其组合,所述运动包括旋转和平移,所述平移包括竖向和水平移动,运动改变公桩、母桩的相对位置,带动销板伸出、缩回销孔和/或凹槽,所述雌雄同体桩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s1,公桩的销板缩回母桩的销孔和/或进入母桩凹槽,置于公桩与母桩围合的桩身内部;

s2,施加外部作用、将销板缩回销孔和/或进入凹槽状态的公桩和母桩的组合体置于地基土中;

s3,对公桩、和/或母桩、和/或销板施加外力,使得销板穿过销孔伸出进入地基土中,和/或从凹槽进入地基土中。

其中,将公桩和母桩的组合体置于地基土中的方式包括锤击、静压、振冲等。

总的来说,公桩和母桩的相对位移可归纳为三种形式:销板平移进出销孔;销板转动进出凹槽;销板平移进出凹槽。

施加外力的方式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的冲击、敲打、震动、挤压、提拔、旋转、晃动、摇摆及其组合,施加外力的位置包括桩头、和/或桩身和/或桩脚。

施加外力的来源包括地基土的挤压力,例如通过静力压桩将预制的公桩和母桩的组合体压入地基土中,会产生很大的挤入效应,地基土的压力挤压公桩和母桩,会将公桩和母桩的桩身贴近,并使得销板穿过销孔进入地基土中,这样一方面消减了挤入效应的弊端,又提高了静压桩的承载力。

另外,转动公桩的方法可采用在顶部设置水平加长杆,转动水平加长杆使得公桩转动,带动销板伸出、缩回销孔和/或凹槽。

优选的,雌雄同体桩使用完毕后,将其从地基土中取出,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

s4,对公桩、和/或母桩、和/或销板施加外力,使得销板从地基土中缩回销孔,和/或从地基土中进入凹槽,置于公桩和/或母桩围合的桩身内部;

s5,施加外部作用,将公桩和母桩的组合体从地基土中取出。

优选的,母桩内部中空,或者若干母桩和/或公桩围合的组合体内部中空,或者还带有挡板围合在公桩和/或母桩的侧面形成内部中空。

中空的目的是便于对销板施加较小的力进出销孔,或提供一个对销板施加外力、产生位移的空间,例如,母桩采用空心桩、公桩为竖板,同一横断面上的销板长度与公桩厚度之和等于母桩内径、母桩壁厚、公桩厚度三者之和,销板完全缩回销孔后、销板端部搭在母桩销孔孔壁上。

优选的,所述公桩的销板相对于桩身纵向带有设定的倾斜角度和/或弧度,母桩销孔和/或凹槽的位置、尺寸、角度和/或弧度相应调整。

通过带有倾斜角度和/或弧度,可以使用施工设备的竖向的拔力或压力对公桩施加外力,如果桩主要作为抗拔桩使用,则倾斜角度和/或弧度向上,如果桩主要作为受压桩使用,则倾斜角度和/或弧度向下。

优选的,销板与公桩的连接方法为铰接,公桩桩身侧面与销板之间带有铰接轴或铰接球,销板通过铰的转动进行折叠和展开,销板折叠缩回销孔和/或凹槽,销板展开伸出销孔和/或凹槽。

优选的,销板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述弹性材料包括弹簧钢,公桩带动弹性材料形变时销板缩回销孔和/或凹槽,公桩带动弹性材料完全或部分恢复原状时销板伸出销孔和/或凹槽。

销板铰接或弹性材料,都可以实现在较小的空间内预先放置较长的销板。

优选的,施工方法的设备中包括若干不同宽度和厚度的楔子板,楔子板一端平厚、一端扁锐,将楔子板的扁锐端插入公桩与母桩之间,敲击或挤压楔子板,使得公桩和母桩之间产生相对的水平位移,带动销板伸出、缩回销孔。

优选的,全部或部分销板用液压杆或气压杆代替,液压杆或气压杆伸缩带动公桩和母桩产生相对位移。

全部或部分销板用液压杆或气压杆代替,尤其适用于销板平移进出凹槽的形式,液压杆或气压杆收缩、公桩的销板与母桩的凹槽咬合贴近、从而以较小的外部桩径进入地基土中,然后液压杆或气压杆伸长,带动公桩和母桩分离,进而形成较大的外部桩径。

优选的,雌雄同体桩的组合体中,包括一公一母、一公多母、多公一母、多公多母、互为公母的组合形式,所述互为公母即:在一对雌桩和雄桩中,每个桩均既带有销孔和/或凹槽、又带有销板,各自销板的位置与对方销孔和/或凹槽的位置分别相互对应,各自的销板伸出、缩回对方的销孔和/或凹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19是本发明若干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编号及说明如下:

100公桩

101销板

200母桩

201销孔

202凹槽

300挡板,或桩的外壁

400倾斜角度和/或弧度

500铰接轴或铰接球

601弹性材料形变

602弹性材料恢复

700楔子板

701插入楔子板带动销板伸出销孔的位置

702插入楔子板带动销板缩回销孔的位置

800同时带有销孔和销板的桩之一

900同时带有销孔和销板的桩之二

图1-图3是公桩和母桩相对位移的三种状态示意图,图中公桩100及其销板101填充双螺旋的dna图案,母桩200填充蜂巢的连续六边形图案。

图1为公桩100的销板101平移进出母桩200的销孔201的示意图;

图2为公桩100的销板101转动进出母桩200的凹槽202的示意图;

图3为公桩100的销板101平移进出母桩200的凹槽202的示意图。

图1左图为公桩100与母桩200适当分开的状态,公桩100的销板101进入到母桩200的销孔201大约一半的位置,为便于标注销孔201,图1左图中未将销板101的端部贴近销孔201的边缘;图1右图为公桩与母桩贴紧的状态,显示公桩100的销板101穿过母桩200的销孔201,箭头符号表示力和平移的方向。

图2左图为公桩100的的销板101进入母桩200的凹槽202的状态,为便于标注凹槽202,公桩100的销板101未完全进入母桩200的凹槽202;图2右图为公桩100的的销板101转出母桩200的凹槽202的状态,桩顶带箭头的弧形符号标识力矩和转动的方向。

图3左图为公桩100的的销板101进入母桩200的凹槽202的状态,为便于标注凹槽202,公桩100的销板101未完全进入母桩200的凹槽202;图3右图为公桩100的的销板101伸出母桩200的凹槽202的状态,箭头符号表示力和平移的方向。

图4为销板相对于桩身纵向带有设定的倾斜角度和/或弧度400的示意图,图4中公桩100及其销板101填充双螺旋的dna图案,图4中倾斜角度和/或弧度400的方向为向上。

图4左图为公桩100与母桩200适当分开的状态,销板101的端部贴近销孔201的边缘,销板101完全进入并填充销孔201,因而无法明显地显示销孔201;图4右图为公桩与母桩逐渐贴近的状态,销板101已部分穿过销孔201,箭头符号表示力和平移的方向。

图5为销板带有铰接轴或铰接球500的示意图,图5中公桩100及其销板101填充双螺旋的dna图案。

图5左图为公桩100与母桩200适当分开的状态,同时销板101围绕铰500转动、适当折叠,销板101的端部贴近销孔201的边缘,销孔201开孔尺寸较大;图5右图为公桩与母桩逐渐贴近的状态,销板101已部分穿过销孔201,同时销板101围绕铰500转动、展开。箭头符号表示力和平移的方向。

图6为销板销板采用弹性材料制作的示意图,图6中仅将销板101填充为黑色,由于销板101的端部贴近销孔201的边缘、销板101完全进入并填充销孔201,因而无法明显地显示销孔201。

图6左图为销板101的弹性材料产生形变601的状态;图6右图为为销板101的弹性材料形变恢复602的状态,同时销板101穿过销孔201,箭头符号表示力和平移的方向。

图7为销板销板采用弹性材料制作、且一公双母的示意图,图7左图为销板101的弹性材料产生形变601的状态;图7右图为为销板101的弹性材料形变恢复602的状态,同时销板101穿过销孔201,箭头符号表示力和平移的方向。

图8-图12为带有楔子板700的示意图,图中公桩100及其销板101填充为黑色,销板101完全进入并填充销孔201,因而无法明显地显示销孔201,其中图12的剖面图中销板101不填充,由于是剖面图,未显示并标识销孔201,母桩200填充蜂巢的连续六边形图案,土中箭头表示楔子板作用的方向。

图8为楔子板700准备插入;图9为较薄的楔子板700插入,使得销板101伸出销孔201;图10为较厚的楔子板700插入,销板101伸出销孔201的长度增加;图10为楔子板700插入使得销板101伸出缩回201;图12为带有楔子板700的剖面图。

图12上图为销板101缩回销孔101的状态,图12下图为销板101部分伸出销孔101的状态,图12上图中701标识楔子板插入带动销板伸出销孔的位置,图12上图中702标识楔子板插入带动销板缩回销孔的位置。

图13-图18为一组销板201转动进出凹槽的示意图,均为桩身横截面的剖面图,图13-图18中公桩100填充为黑色,母桩200未填充,销板101也未填充,由于是剖面图,未显示并标识凹槽202,图13-图18中带箭头的弧形符号标识力矩和转动的方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母桩200未填充黑色或图案不代表母桩必然为空心桩,只是为了图示清晰而未填充黑色或图案,母桩200既可以是空心桩、也可以是实心桩。

图13为公桩100位于母桩200内部的示意图,图13上图销板101缩回凹槽202,图13下图销板101伸出凹槽202。

图14为公桩100位于母桩200外部的示意图,图14上图销板101缩回凹槽202,图14下图销板101伸出凹槽202。

图15、图16为一公双母的示意图,图15销板101缩回凹槽202,图16销板101伸出凹槽202。

图17、图18为一母双公的示意图,图17销板101缩回凹槽202,图18销板101伸出凹槽202。

图19为互为公母的示意图,图19中为一对各自同时带有销孔和销板的桩800和900,分别填充为45度斜线和负45度斜线。

图19左图中为一对各自既带有销孔、又带有销板的桩800和900适当分开的状态,各自的销板101进入对方的销孔201大约一半的位置,为便于标注销孔201,图19左图中未将销板101的端部贴近销孔201的边缘;图19右图为一对既带有销孔、又带有销板的桩800和900贴紧的示意图,显示各自的销板101分别穿过对方的销孔201,箭头符号表示力和平移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