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噪音无扬尘且工期短的人工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59225阅读:1460来源:国知局
无噪音无扬尘且工期短的人工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建技术,尤其是一种无噪音无扬尘且工期短的人工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与滑动带且深入于基岩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根据滑坡体厚度、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和施工条件等,抗滑桩可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桩或钢筋(钢轨)混凝土桩等。

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利用抗滑桩插入滑动带以下的稳定地层对桩的抗力(锚固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桩的阻抗,使桩前滑体达到稳定状态。抗滑桩埋入地层以下深度,按一般经验,软质岩层中锚固深度为设计桩长的三分之一;硬质岩中为设计桩长的四分之一;土质滑床中为设计桩长的二分之一。当土层沿基岩面滑动时,锚固深度也有采用桩径的2-5倍。抗滑桩的布置形式有相互连接的桩排,互相间隔的桩排,下部间隔、顶部连接的桩排,互相间隔的锚固桩等。桩柱间距一般取桩径的3-5倍,以保证滑动土体不在桩间滑出为原则。

目前,在进行抗滑桩施工时,无论是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桩还是钢筋砼桩,都需要成孔这一工序,即在地面上形成设计尺寸大小和深度的孔洞,而这一工序常常采用机械成孔的方法。机械成孔噪音大,有扬尘,人工挖孔桩可以避免这一缺点,其无噪音无扬尘,但是人工挖孔桩施工工期相对较长。如何找到一种无噪音无扬尘且工期短的抗滑桩施工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洛阳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最早泛用于盗墓,后成为考古学工具,现今也应用于岩土工程中。洛阳铲基本可以分为几个部件:铲头、配重杆、加长杆、吊环、安全绳以及携带包六大主要组成部分,环环有丝扣的方式连接起来。洛阳铲分为手动洛阳铲和电动洛阳铲。手动洛阳铲是指传统的通过手动进行操作的洛阳铲。电动洛阳铲是手动洛阳铲的电动化、机械化。针对不同的地下情况,分为土层型电动洛阳铲和延时性电动洛阳铲。电动洛阳铲其工作效率是普通工人的15倍之多。

运用人工手动洛阳铲可以解决上述关键问题,可以做到在成孔过程中无噪音无扬尘且工期短。但是手动洛阳铲的成孔直径一般为200-500mm,对于成孔尺寸要求比较大的抗滑桩,手动洛阳铲难以达到尺寸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噪音无扬尘且工期短的人工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无噪音无扬尘且工期短的人工抗滑桩,包括四根呈正方形设置的钢筋砼桩,四根钢筋砼桩一端固定于一承台上,每一根钢筋砼桩直径均与手动洛阳铲挖孔直径相匹配。

所述钢筋砼桩的长度为10-15m。

所述钢筋砼桩的直径为200-500mm。

所述钢筋砼桩包括交叉设置的纵筋和箍筋,纵筋采用5根钢筋,每两根箍筋间距为200mm;纵筋和箍筋组成空腔中采用c20混凝土填充。

钢筋砼桩的端部为扩大头,扩大头部用卵石夯大成型。

每根钢筋砼桩外部每间隔2000mm设置一道圆加劲箍筋与纵筋焊接连接。

每两根钢筋砼桩的间距为2-3倍单根钢筋砼桩直径。

无噪音无扬尘且工期短的人工抗滑桩施工工艺,采用跳桩法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

2)测量放样,测定桩孔准确位置,定桩位及高程,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抗滑桩位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

3)使用单根人工洛阳铲挖孔到设计标高,桩位检验合格后,利用人工提升洛阳铲,靠洛阳铲自重及下落加速度闭合抓土,通过钢丝绳或导杆提升至地面卸土,依次循环成孔;

4)成孔验收;

5)安放钢筋笼并定位,成孔的同时加工钢筋笼。钢筋笼吊入孔内时,对准孔位、扶稳,缓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确保钢筋笼中心和桩位中心一致;

6)浇筑混凝土,使用导管浇注混凝土,导管下放时,确保轴线垂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或碰撞孔壁,并应在浇注混凝土前进行升降试验;

混凝土浇注速度循序渐进,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应不小于1m,浇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米;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时,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混凝土拌合物上升到骨架底部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灌注速度;

灌注完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1.0米,高出部分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后凿除,凿除时防止损毁桩身;

7)养护,桩身检验;待桩基达到28d龄期后,对其进行超声检测,检测频率100%;

8)浇筑承台。

所述步骤4)中的成孔验收具体为: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垂直度进行检查,不合格时采取措施处理;用测绳测量孔深并记录,成孔完成后应用探孔器检测孔径;用测壁仪或垂线法检查倾斜度。

所述步骤6)中导管底部至孔底间距控制在0.4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抗滑桩是由4根手动洛阳铲钢筋砼桩组成的,这4根人工洛阳铲钢筋砼桩成正方形布置,间距为2-3倍单根人工洛阳铲钢筋砼桩直径。这样,4根人工洛阳铲钢筋砼桩组合形成本发明的抗滑桩。本发明施工无噪音、无扬尘、工期短,适用于对施工环境要求高且工期紧的滑坡治理工程中。适应于大部分土层(地下水丰富的地层除外);设备简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使用安全、无噪音、无扬尘,且工期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抗滑桩使用示意图;

图2是单根钢筋砼桩平面示意图;

其中,1.基岩,2.滑体,3.钢筋砼桩,4.承台,5.滑动带,6.纵筋,7.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2所示,抗滑桩是由4根钢筋砼桩3及一个承台4组成的,这4根钢筋砼桩3成正方形布置,间距为2-3倍单根钢筋砼桩3直径;每一根钢筋砼桩3直径均与手动洛阳铲挖孔直径相匹配;承台4的作用是将这4根钢筋砼桩3连接起来。这样,4根人钢筋砼桩3和一个承台4组合形成本发明的抗滑桩。如图1所示。

单根钢筋砼桩3桩长一般在10m以内,不宜超过15m,桩的直径一般为200-500mm,通常取300mm;适应于大部分土层(地下水丰富的地层除外);设备简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使用安全、无噪音、无扬尘,且工期短。单根人工洛阳铲钢筋砼桩采用c20混凝土,纵筋采用hrb335钢筋,一般为5根φ12钢筋,箍筋采用hpb235钢筋,一般为φ6钢筋,间距200mm;桩端可做扩大头,扩头部分用卵石夯大成型;单桩每2000mm设一道直径为12mm的圆加劲箍筋和主筋焊接。单根人工洛阳铲钢筋砼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施工工艺为:

准备工作→测量放样→单根人工洛阳铲开挖到设计标高→成孔验收→安放钢筋笼并定位→浇筑混泥土→养护→凿桩→桩身检验→4根人工洛阳铲成桩→浇筑承台→抗滑桩完工。

采用跳桩法施工,避免造成相临桩断桩,同时避免串孔现象出现。

1、施工准备:

1)平整场地,清除场地的杂物、对松软土层进行夯实。

2)测定桩孔准确位置,定桩位及高程: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抗滑桩位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

3)孔口四周挖设排水沟,作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必要时搭设好孔口雨棚,布设不得影响施工的出碴道路。

4)清理孔口周围危险物,作好安全防护设施,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成孔

桩位检验合格后,利用人工提升洛阳铲(洛阳铲外径可根据设计桩制作出不同型号),靠洛阳铲自重及下落加速度闭合抓土,通过钢丝绳或导杆提升至地面卸土,依次循环成孔。

3、成孔验收

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垂直度等进行检查,不合格时采取措施处理。用测绳测量孔深并记录,成孔完成后应用探孔器检测孔径;用测壁(斜)仪或垂线法检查倾斜度。

4、钢筋笼制作及吊放

成孔的同时加工钢筋笼。钢筋笼吊入孔内时,对准孔位、扶稳,缓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确保钢筋笼中心和桩位中心一致。两节钢筋笼搭接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每节钢筋笼均挂牌标注桩号、编号以确保无误。制作中要求主筋平直,箍筋圆顺,尺寸准确,主筋与箍筋连接牢固,钢筋工将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担任,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证件。

5、导管就位

导管下放时,确保轴线垂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或碰撞孔壁,并应在灌注混凝土前进行升降试验;导管底部至孔底间距控制在0.4m左右

6、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灌注前要首先准确计算出首批混凝土方量。由一人统一下令灌注,灌注速度循序渐进,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应不小于1m,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米。

混凝土运至灌注地点时,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要求,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混凝土拌合物上升到骨架底部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灌注速度。

灌注完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1.0米,高出部分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后凿除,凿除时防止损毁桩身。

灌注将近结束时,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灌注高度是否正确,如实填写灌桩记录表。

7、桩基检测

待桩基达到28d龄期后,对其进行超声检测,检测频率100%。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