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29562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挡土墙是一种支承侧向土压力,防止土坡坍塌,保证路基稳定的支挡构造物,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及今后公路边坡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挡土墙排水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挡土墙的结构稳定性。尤其针对夏季暴雨高发期,墙背侧雨水大量渗入土体,形成很强的静水压力和膨胀压力,而挡土墙靠近墙背的土层经过夯实处理,透水性偏弱一些,使得渗入土体的雨水难以快速经过墙体上的排水孔排出,从而增大墙体受压发生倾斜、坍塌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土墙结构,可有效提高挡土墙的排水能力,提高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土墙基础和墙身,墙身包括墙面、墙背和墙顶;所述挡土墙基础包括位于墙背一侧的墙踵和位于墙面一侧的墙趾;位于墙背一侧的土体包括位于墙踵上方的夯实土层和位于夯实土层远离墙背一侧的原土层;夯实土层与墙背之间设有疏水层;墙身上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疏水层联通;墙面所在的一侧设有排水沟;所述原土层分布有若干竖向分布的集水孔,所述集水孔由碎石填充满,所述疏水层设有与集水孔联通的导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孔中通过碎石填满,一方面可以保持原土层的结构稳定性,同时碎石具有疏水的作用,原土层中的积水可以通过集水孔进行汇流,再通过导水管排入到疏水层中;疏水层与排水孔联通,再经排水孔排入排水沟。与传统单纯通过水在土体中渗透至排水孔处进行排水的方式,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同时在各个集水孔处对土体中积水进行汇集排放,大大提高了排水能力;在暴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缓解挡土墙承受的静水压力和膨胀压力,使得结构更稳定、安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用于填充集水孔的碎石外部包裹有尼龙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网具有耐腐蚀、高强度等特性,通过尼龙网包裹碎石,能够对碎石进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碎石不会在土体中蠕动错位,不易对集水孔的功能造成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管与集水孔联通的一端端口处设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土体中大块颗粒杂质进入导水管,可以防止导水管被堵塞。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孔和导水管均为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可以顺势排入排水沟,提高排水速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管沿着集水孔的高度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若干导水管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土体中的积水进行排放,当其中一根导水管损坏时且不会影响其它导水管的排水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管为由透水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管采用透水材料制成,不仅可以通过与集水孔联通的一端进水,同时可以利用管壁的透水能力进水,提高排水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疏水层与夯实土层之间设有由土工布构成的滤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水层可以过滤泥沙,使得积水渗过夯实土层至疏水层时,泥沙不易流入疏水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疏水层由卵石填充构成,所述排水孔与疏水层联通的一端端口处设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卵石填充构成的疏水层具有高效的疏水性能,便于雨水快速流动,方便排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同一排的排水孔水平位置相同,每排排水孔的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排排水孔的下方设置导水板,每个导水板可以对距离上一导水板之间部分的疏水层中的积水进行引流,使得积水更快速流入排水孔,提高排水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挡土墙基础施工;

步骤二,挡土墙墙身施工,包括在墙身内预留排水孔和在墙面所在一侧设置排水沟以及在墙背所在的一侧设置导水板;

步骤三,集水孔施工,在距离墙踵1-2m处沿着挡土墙长度方向均匀挖设若干集水孔,同时在墙踵上方垂直集水孔方向挖设与集水孔联通的导水管的安装孔;挖设集水孔与导水管的安装孔的过程中应谨慎小心,避免土体垮塌;集水孔的直径范围为10-20cm;导水管的安装孔的直径范围为5-8cm;

步骤四,碎石填充,在尼龙网制成的网袋中放入少量碎石,将网袋沉入集水孔底部,继续在网袋内填充碎石,将集水孔填满;

步骤五,由下至上对疏水层、滤水层、夯实土层以及导水管进行施工,导水管为穿入导水管安装孔内并与网袋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下至上对疏水层、滤水层、夯实土层以及导水管进行施工,便于控制工程施工质量,也更方便施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排水能力的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助于缓解暴雨导致挡土墙墙背侧静水压力、膨胀压力过大的问题,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身;2、挡土墙基础;3、排水孔;4、排水沟;5、路面;6、墙趾;7、墙踵;8、墙顶;9、疏水层;10、滤水层;11、夯实土层;12、原土层;13、集水孔;14、导水管;15、导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挡土墙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挡土墙基础2和墙身1。墙身1的墙面侧设置有排水沟4,在墙身1上预留有倾斜向下设置的排水孔3,排水孔3从墙面延伸至墙背。排水孔3为多排设置,每排间隔高度在50-100cm。

如图2所示,每排排水孔3的下方设置倾斜向上延伸的导水板15。

如图1所示,在墙身1的墙背侧依次设有疏水层9、滤水层10、夯实土层11、原土层12。疏水层9的厚度为20cm,与排水孔3联通;排水孔3与疏水层9联通的一端设有过滤网。疏水层9优选但不限于采用卵石填充构成。滤水层10为双层土工布。

如图1所示,夯实土层11位于挡土墙基础2的墙踵7上方;在原土层12距离墙踵7的1-2m处沿着挡土墙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集水孔13,集水孔13的底部高于最底排的排水孔3。集水孔13的直径优选为10-20cm,本实施例中以15cm为例。集水孔13中通过碎石进行填充,碎石的外侧通过尼龙制成的网袋进行包裹,以限制碎石蠕动。

如图1所示,在集水孔13沿着高度方向均匀分布有数根导水管14,导水管14朝向疏水层9倾斜向下设置,导水管14穿过原土层12、夯实土层11、滤水层10至疏水层9内。导水管14采用透水性材料制成,如多孔混凝土材料或聚合物纤维混凝土材料;导水管14朝向集水孔13的一端设置过滤网,且导水管14与集水孔13内的碎石抵接。

本实施例的排水工作过程如下:在降水量较大时,雨水渗入土体,一方面通过渗透作用至疏水层9处,进过导水板15引导至排水孔3处,从排水孔3排入排水沟4;另一方面,通过沿着挡土墙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集水孔13,对原土层12中雨水进行汇流,并经导水管14快速排入疏水层9,再从排水孔3排出,加快了原土层12中积水排放,缓解了暴雨天气,挡土墙承受过大静水压了和膨胀压力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是施工方法如下:

步骤一,挡土墙基础2施工,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多赘述。

步骤二,挡土墙墙身1施工,包括在墙身1内预留排水孔3和在墙面所在一侧设置排水沟4以及在墙背所在的一侧设置导水板15;导水板15为预制钢板,一端浇筑于墙身1内进行固定。

步骤三,集水孔13施工,在距离墙踵7的1-2m处沿着挡土墙长度方向均匀挖设若干集水孔13,同时在墙踵7上方垂直集水孔13方向挖设与集水孔13联通的导水管14的安装孔;挖设集水孔13与导水管14的安装孔的过程中应谨慎小心,避免土体垮塌;集水孔13的直径范围为10-20cm;导水管14的安装孔的直径范围为5-8cm;

步骤四,碎石填充,在尼龙网制成的网袋中放入少量碎石,将网袋沉入集水孔13底部,继续在网袋内填充碎石,将集水孔13填满;

步骤五,由下至上对疏水层9、滤水层10、夯实土层11以及导水管14进行施工,导水管14为穿入导水管14安装孔内并与网袋抵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