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5395发布日期:2018-06-01 19:30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排水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和综合体建筑通常都设计有大型地下室,作为地下车库或其他商用。这类地下室的主要特点:一是面积大,一般占满除施工环道外的几乎整片场地;二是顶板标高低于室外地坪标高,以便在其上敷设室外管网,覆土修筑道路及进行绿化。

地下室顶板结构完成后,根据施工工序和场地安排(如顶板后浇带浇封后才能施工防水;地上结构施工期间,地下室顶板可作为施工料具运输、存放及加工、人员活动、通行场地),一般间隔一段时间,再施工上部防水层、外管网及回填土等。在这一过程中,地下室顶板范围形成一个大的洼坑,遇水即积存于内,尤其在雨季极易造成雨水回灌蓄积,导致无法进行正常施工,耽误工期,并对安全、文明施工带来影响,需投入大量设备、人力抽排水,其效率低,周期长,排除不彻底,清理极为困难。

可见,地下室顶板在覆土之前作为地上主体结构施工的主要工作面,其状态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进度与安全。鉴于下沉式地下室顶板的特殊性,施工期间易积水且水量大,按常规采用水泵向周边排除极其困难且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施工各项工作进行,因此亟需根据其特点寻求适用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地下室顶板施工期间排水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地下室顶板,特别是大面积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其采取内排水方式,多点就近收集排放,大大缩短排水路径和时间,并增加排量,能够迅速将地下室顶板上的积水彻底排除,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操作性强,排水效率高等特点,尤其对于降水频繁、排水量大的大面积地下室顶板,优势更加明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包括埋置于地下室顶板中的集水斗,所述集水斗底部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通过固定螺帽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通至地下室底板集水井,所述集水斗内部靠上安装有滤网;地下室顶板上的水经过所述滤网汇于所述集水斗中,经所述排水管流向地下室集水井;

所述集水斗包括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钢筒,所述钢筒外壁焊接有外止水环,所述钢筒内壁焊接有内止水环;所述内止水环靠近于所述钢筒上口设置,同时承托所述滤网;

所述底盘包括环形底板和竖直装焊于所述环形底板顶面孔口处的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管壁带有通长外螺纹;所述底盘以所述螺纹管朝上安装在所述集水斗的钢筒下口底部,并且所述底盘的环形底板与所述集水斗的钢筒点焊连接,连接接缝采用玻璃胶密封;

所述排水管顶部的接头端装有安装压环;

所述固定螺帽具有环形顶板与侧壁,环形顶板中部开设有圆孔,侧壁内壁带有通长内螺纹,该内螺纹与所述底盘的螺纹管的外螺纹匹配;

所述排水管穿过所述底盘的螺纹管,并将所述排水管接头端的安装压环坐落于所述螺纹管顶面;所述固定螺帽套在所述螺纹管外部并与所述螺纹管螺纹连接,同时所述固定螺帽的环形顶板压紧所述螺纹管顶面的所述排水管接头端使其固定。

其中,所述底盘的环形底板外径与所述集水斗的钢筒下口内径相同。

其中,所述滤网由二层钢丝网加支撑边环构成,所述钢丝网周边与所述支撑边环以铅丝绑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结构简单,取材便利,制作、安装、使用、维护简便易行,有效地解决了地下室顶板,特别是大面积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难题,克服了传统采用水泵抽排水投入大、效率低、周期长、排除不彻底、清理困难等弊端,能迅速及时并且随时地将地下室顶板上的地表水排除干净,保证顶板不积水,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和施工安全、文明。相比传统抽排水方式,大量节省排水器材和人工,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适于在建筑施工现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集水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固定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排水管与底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集水斗,11、钢筒,12、外止水环,13、内止水环;2、底盘,21、环形底板,22、螺纹管;3、排水管,31、安装压环;4、固定螺帽;5、滤网,51、钢丝网,52、支撑边环;6、地下室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包括集水斗1、底盘2、排水管3、固定螺帽4、滤网5。如图3和图4所示,集水斗1埋置于地下室顶板6中,底盘2安装在集水斗1底部,排水管3上端通过固定螺帽4安装固定在底盘2上,排水管3出口端通至地下室底板集水井。滤网5设置在靠近集水斗1上口部位,地下室顶板6上的水经过滤网5汇于集水斗1中,经排水管3流向地下室集水井。

如图5所示,集水斗1由钢制的钢筒11、外止水环12、内止水环13构成;钢筒11为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筒体结构,外止水环12焊接于钢筒11外壁的高向中部,内止水环13焊接于钢筒11内壁的高向上部,即靠近钢筒11上口的位置,内止水环13兼作滤网5的承托。

如图6所示,底盘2由环形底板21与螺纹管22构成,螺纹管22底端垂直装焊在环形底板21顶面孔口处。环形底板21为圆环形板件,其外径与集水斗1的钢筒11下口内径相同。螺纹管22的公称直径与环形底板21的孔径相同,螺纹管22的管壁带有通长外螺纹。底盘2按照螺纹管22朝上的方式安装在集水斗1的钢筒11下口底部,为便于拆卸周转,底盘2的环形底板21与集水斗1的钢筒11连接采用点焊连接,接缝使用玻璃胶密封。

排水管3采用PVC排水软管,长度根据需要确定。排水管3顶部的接头端装有安装压环31,安装压环31通过耐水强力粘胶裹装粘结在软管接头部位。

如图7所示,固定螺帽4用于排水管3与底盘2的连接,固定螺帽4采用钢板冲压加工成型,其具有环形顶板与侧壁,环形顶板中部开设有圆孔,侧壁内壁加工通长内螺纹,侧壁围成的内径及内螺纹与底盘2的螺纹管22的外径及外螺纹相匹配。

如图8所示,排水管3与底盘2连接时,先将排水管3穿过底盘2的螺纹管22,再将排水管3包裹有安装压环31的接头端坐落在螺纹管22顶面;将固定螺帽套在螺纹管上拧紧,并使固定螺帽的环形顶板压紧螺纹管顶面的排水管接头端将之固定。

如图9所示,滤网5设置于集水斗1的钢筒11内,由内止水环13承托,用以阻挡杂物进入。滤网为圆形,由二层钢丝网51加支撑边环52构成,钢丝网51周边与支撑边环52以铅丝绑固。

本实施例的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其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1)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制作:

(1)集水斗1:由钢筒11、外止水环12、内止水环13构成。其中:

钢筒11:采用5mm厚钢板卷焊而成,其呈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上口内径为300mm;下口内径为150mm,高度=地下室顶板6厚度;

外止水环12:采用4mm厚钢板加工,其内径为240mm,外径为440mm,截面宽度为100mm,装焊在钢筒11外壁高向中部。

内止水环13:采用4mm厚钢板加工,其外径为250mm,内径为150mm,截面宽度为50mm,装焊在钢筒11内壁距上口50mm处。

(2)底盘2:由环形底板21与螺纹管22构成;环形底板21为采用4mm厚钢板加工而成的环形板件,其外径为150mm,中间留设直径为100mm的圆孔;螺纹管22采用钢管加工,钢管公称直径为100mm,壁厚为5mm,长度为30mm,管壁带有通长外螺纹。螺纹管22垂直装焊在环形底板21设孔处。

(3)排水管3:采用管径65mm的PVC排水软管,长度根据需要确定;排水管3顶部接头端装有安装压环31,安装压环31采用4mm厚不锈钢加工,其内径为98mm,外径为110mm,截面宽度为6mm,使用耐水强力粘胶裹装粘结在管带接头部位。

(4)固定螺帽4:用于底盘2与排水管3连接,采用5mm钢板冲压加工成型;固定螺帽4包括环形顶板与侧壁,高度为30mm;环形顶板中部留设直径为90mm的圆孔;侧壁内壁上加工通长内螺纹,其内径及螺纹与底盘2的螺纹管22外螺纹匹配。

(5)滤网5:设于集水斗1的钢筒11内部、内止水环13顶面,用以阻挡杂物进入;滤网5为圆形,直径=内止水环13外径-20mm=230mm;滤网5由二层钢丝网51加支撑边环52构成,钢丝网51的钢丝直径不小于2mm,支撑边环52采用Ф6~Ф8钢筋弯制,钢丝,51周边与支撑边环52以铅丝绑固。

2)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安装

施工步骤:

第一步:集水斗1与底盘2组装

底盘2按螺纹管22朝上方式安装在集水斗1的钢筒11下口底部。为便于拆卸周转,底盘2的环形底板与集水斗1的钢筒11连接采用点焊连接,接缝使用玻璃胶密封。

第二步:集水斗1、底盘2组合体安装

集水斗1预埋在地下室顶板6混凝土中,安装步骤如下:

支设顶板模板,在模板上标记集水斗1位置;

绑扎顶板钢筋,顶板钢筋应避开集水斗1安装位置;

安装集水斗1、底盘2组合体。安装时将底盘2坐落在地下室顶板6的底模上,使集水斗1的钢筒11竖向中轴与底模垂直,上口与顶板顶标高找齐,校准后用铁钉沿周边将钢筒11下口固定在模板上,并通过与顶板钢筋焊连的定位筋加固,同时在其顶面设置压重,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上浮;

安装后使用编织袋等堵严集水斗11的钢筒11上口,以防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进入;

浇筑顶板混凝土,设置集水斗11部位混凝土以人工配合机械振捣,注意将集水斗1周边混凝土,特别是外止水环12下部的混凝土振实。浇捣混凝土过程中不得碰撞集水斗1,并置专人看护,发现偏移及时矫正。

混凝土浇筑完毕,复核集水斗1位置、标高,趁混凝土尚未凝固时进行修正;

地下室顶板6混凝土养护。

第三步:安装排水管3

排水管3安装在顶板底模拆除后进行,安装步骤如下:

(1)将排水管3从集水斗1的钢筒11上口穿入,通过底盘2的螺纹管22,自底盘2的环形底板21下面伸出,将包裹有安装压环31的接头端坐落在底盘2的螺纹管22顶面;

(2)将固定螺帽4从底盘2的螺纹管22上口套入,向下旋拧,压住排水管3接头端顶面,拧紧固定。

(3)排水管3出口端通至地下室底板集水井。

第四步:安装滤网5

将滤网5搁置在集水斗1的内止水环13顶面。

3)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使用

地下室顶板6上的水汇于集水斗1,经排水管3流向地下室集水井;滤网5阻挡杂物进入,防止阻塞集水斗1和排水管3。

4)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拆卸

排水系统在地下室顶板6防水施工前拆卸,步骤如下:

(1)揭去集水斗1上面的滤网5;

(2)切割底盘2的环形底板21与集水斗1的钢筒11连接焊点,将底盘2、排水管3、固定螺帽4整体拆卸;

(3)在地面将固定螺帽4、底盘2、排水管3分解。

集水斗1留置在地下室顶板6混凝土中。

5)地下室顶板6的集水斗1孔洞封闭

在集水斗1的钢筒11内壁满涂界面处理剂,采用较地下室顶板6设计混凝土高一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封。

综上所述可以知晓,本发明的地下室顶板施工排水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采取内排水方式,多点就近收集排放,可大大缩短排水路径和时间,并增加排量,可迅速将地下室顶板6上的积水彻底排除;

2)系统主要由集水斗1、底盘2、排水管3、固定螺帽4、滤网5组成,水经过滤网5进入集水斗1,由集水斗1进入排水管3,最后通过排水管3排向地下室集水井;其中,滤网5阻挡杂物进入,集水斗1起汇集水作用,排水管3承担输送;整个体系环环相扣,构思巧妙,设计科学合理;

3)各部件间连接采用可卸式,使用后,除集水斗1留置在地下室顶板6混凝土中外,其余件均可拆卸重复使用;

4)排水管3与底盘2连接采用中空螺纹管加固定螺帽4拧紧夹固方式,设计新颖,其完全达到连接牢固的严密效果,且拆、装方便;

5)排水管3采用软管,可方便灵活布置,中间无需采取固定措施,排管省力省时;

6)集水斗1设置外止水环12和内止水环13,可达到对其与混凝土结合面止水防渗效果;

7)结构简单,取材便利,制作、安装、使用、维护简便易行。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