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水利工程用清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1368发布日期:2018-06-23 01:3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水利工程用清淤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水利工程用清淤机,属于清淤机领域。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

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影响面广。水利工程规划是流域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既有兴利除害有利的一面,又有淹没、浸没、移民、迁建等不利的一面。为此,制定水利工程规划,必须从流域或地区的全局出发,统筹兼顾,以期减免不利影响,收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最佳效果。②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投资多,技术复杂,工期较长。

清淤机清除养殖水域底层淤积物的机械。

但现有技术的清淤机在进行工作时无法使得设备内部的装置能够搅碎过大的淤泥,无法在加水使得淤泥软化防止内部堵塞,并且无法使得装置能够自主清洁,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水利工程用清淤机,以解决的清淤机在进行工作时无法使得设备内部的装置能够搅碎过大的淤泥,无法在加水使得淤泥软化防止内部堵塞,并且无法使得装置能够自主清洁,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水利工程用清淤机,其结构包括:支撑支架、安装柱、清淤传动装置、气阀、进水管、转动轴承座、把手杆架、横梁架,所述两个气阀相互平行并且通过垂直于内侧表面的支撑支架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横梁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支撑支架的上表面,所述转动轴承座垂直连接与气阀上表面的后侧并且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横梁架嵌入转动轴承座的内侧表面并与其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柱位于横梁架的上方同时与横梁架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清淤传动装置位于安装柱的竖向方向的延伸并且与其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水管设于清淤传动装置的上方并且两者相互贯通,所述把手杆架位于横梁架的下表面同时与其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清淤传动装置设有负压泵机装置、动力搅拌装置、加压调节装置、吸水传输装置、挤压卸料装置、混合转动装置;

所述混合转动装置设于设备下表面的中央同时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搅拌装置垂直连接与混合转动装置下表面的左侧同时与其相贯通,所述负压泵机装置垂直嵌入动力搅拌装置的内部并且与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加压调节装置位于混合转动装置上表面的左侧端同时贯通混合转动装置的内部,所述挤压卸料装置设于混合转动装置的右上方同时通过管道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吸水传输装置设于挤压卸料装置的上表面两者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泵机装置设有接合器、固定底座、进泥管、管体、电源箱、负压风机、出泥管。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风机位于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并且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源箱设于负压风机的右侧表面同时与其电连接,所述负压风机位于管体的前表面同时垂直嵌入管体的内部与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进泥管位于管体内侧方的下端同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出泥管与进泥管相互平行与管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合器设于出泥管的后侧表面并且包裹着出泥管。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搅拌装置设有中心轴、螺旋浆、粉碎舱、刀具、传动轴、皮带轮轴、皮带、主动电机、主动轴、啮合齿轮,所述中心轴垂直设于粉碎舱内部底面的上端并且与粉碎舱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刀具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中心轴的左右两侧面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螺旋桨包裹着中心轴下表面的外端同时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轴为中心轴竖向往上的延伸并且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皮带轮轴垂直于传动轴的上表面并且啮合在一起,所述皮带轮轴通过位于其外侧表面的皮带配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主动轴垂直嵌入主动电机的内侧表面同时与主动电机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啮合齿轮垂直连接与主动轴的右侧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加压调节装置设有加压舱、钢绳带、橡胶垫、固定塞、壳体、输送管、螺纹座、螺纹杆、转动把手、顶动杆、中转齿轮、转动盘、锥齿轮、连杆架,所述锥齿轮与中转齿轮相互平行并且与中转齿轮啮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中转齿轮与转动盘为同心圆结构并且通过轴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杆架位于中转齿轮与锥齿轮的上表面三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杆贯通加压舱与位于加压舱内部的橡胶垫相互连接,所述橡胶垫与加压舱的内侧表面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钢绳带包裹着转动盘的外侧表面,所述输送管嵌入贯通加压舱的内部同时与加压舱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设于壳体的内部并且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塞包裹着螺纹杆的下表面与其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螺纹杆贯穿螺纹座的上表面并且与螺纹座采用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把手垂直与螺纹杆的上表面并且与螺纹杆焊接成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传输装置设有吸收泵、集水器、U型管、拉动绳、转动架、配合杆、限位架、滑动块、配合杆架、输送轮、输送绳、转动配合轮、辅助电机,所述吸收泵位于U型管的右侧表面并且与其相贯通,所述U型管设于集水器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拉动绳位于吸收泵的上表面并且与吸收泵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架的下表面设有拉动绳,所述转动架通过位于其后侧表面的配合杆安装在滑动块的上表面并且与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动块内嵌去限位架的内侧表面并且与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配合杆架位于配合杆的下方同时与滑动块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配合杆架下端安装在输送轮的前表面,所述输送轮与转动配合轮之间通过输送绳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辅助电机垂直与转动配合轮的下表面同时与转动配合轮啮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卸料装置设有挤压舱、密封架、轴座、顶杆、卸料管、板体、动杆架、顶动连杆、滑动轴架、龙门架、滚动滑座、挤压块、过滤层,所述顶动连杆位于动杆架的右侧表面并且通过贯通滑动轴架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轴架固定安装在龙门架右侧表面的中央,所述滚动滑座位于龙门架的左侧表面并且与龙门架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动杆架采用间隙配合与滚动滑座配合在一起并与前方的挤压块活动连接,所述过滤层设于挤压舱的左侧端面上,所述板体位于挤压块的下表面同时通过位于其下表面中央的轴座活动安装在挤压舱的底侧表面,所述顶动杆与龙门架的右侧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架与位于其右侧端面的顶动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卸料管垂直嵌入挤压舱下表面并且两者相互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转动装置设有混合舱、进料管、行星轮、出料管、密封转盘、太阳轮、支架板、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垂直嵌入混合舱上表面的左侧,所述进料管与出料管相互平行并且同时垂直嵌入混合舱下表面的中央,所述太阳轮设于混合舱内部的中央,所述支架板与太阳轮为等到的圆盘并且包裹着太阳轮的外侧,所述行星轮位于太阳轮内侧表面上两者采用啮合的方式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转盘包裹着太阳轮的外部并且与其焊接成一体化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水利工程用清淤机,先使得设备通电,然后将气阀放置在河道上,然后利用把手杆架进行推动,此时负压风机通电使得外部的淤泥通过进泥管进入管体的内部同时通过管体的输送通过出泥管进入粉碎舱的内部,此时的主动电机通电转动并且使得主动轴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并且带动主动轴上的皮带轮架转动,通过皮带的转动带动下使得下方的中心轴转动使得刀具与下方的螺旋桨转动将淤泥内部大块的污物进行进行搅碎,并且通过进料管进入下方的混合舱的内部,此时的啮合齿轮的转动带动下使得前方的锥齿轮进行转动并且带动连杆架转动,通过啮合的中转齿轮也转动起来并且通过连杆架的带动下使得内部的橡胶垫向下,并且在外侧的转动盘与输送绳的带动下使得下方的行星轮在太阳轮上进行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完成进料,此时在转动带动下使得淤泥通过出料管输送出来,并在输送进挤压舱的内部,同时辅助电机转动使得转动配合轮转动使得外侧的顶动连杆进行转动并且与顶动连杆进行推动并在推动过程中使得龙门架向前顶动柱滚动滑座的外侧面后停止,然后继续推动后使得动杆架向前通过滚动滑座的滑动下使得内侧的挤压块向前顶动将内部的淤泥的水通过挤压进入吸收泵的内部,并在支撑板的杠杆作用下在下降后使得密封架连通并且上翘出现进口使得干的淤泥排出,并在吸收泵在上方转动架与拉动绳的作用下将内部的水向上输送并集合在集水器的内部,通过固定塞进行水流的接通与密闭工作,再由污水加压进入内部继续混合搅拌软化完成工作,这样就可以达到清淤机在进行工作时能够使得设备内部的装置能够搅碎过大的淤泥,可以在加水使得淤泥软化防止内部堵塞,并且使得装置能够自主清洁,从而达到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水利工程用清淤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清淤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清淤传动装置的部件结构细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清淤传动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清淤传动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二。

图中:支撑支架-1、安装柱-2、清淤传动装置-3、气阀-4、进水管-5、转动轴承座-6、把手杆架-7、横梁架-8、负压泵机装置-31、动力搅拌装置-32、加压调节装置-33、吸水传输装置-34、挤压卸料装置-35、混合转动装置-36、接合器-311、固定底座-312、进泥管-313、管体-314、电源箱-315、负压风机-316、出泥管-317、中心轴-321、螺旋浆-322、粉碎舱-323、刀具-324、传动轴-325、皮带轮轴-326、皮带-327、主动电机-328、主动轴-329、啮合齿轮-3210、加压舱-331、钢绳带-332、橡胶垫-333、固定塞-334、壳体-335、输送管-336、螺纹座-337、螺纹杆-338、转动把手-339、顶动杆-3310、中转齿轮-3311、转动盘-3312、锥齿轮-3313、连杆架-3314、吸收泵-341、集水器-342、U型管-343、拉动绳-344、转动架-345、配合杆-346、限位架-347、滑动块-348、配合杆架-349、输送轮-3410、输送绳-3411、转动配合轮-3412、辅助电机-3413、挤压舱-351、密封架-352、轴座-353、顶杆-354、卸料管-355、板体-356、动杆架-357、顶动连杆-358、滑动轴架-359、龙门架-3510、滚动滑座-3511、挤压块-3512、过滤层-3513、混合舱-361、进料管-362、行星轮-363、出料管-364、密封转盘-365、太阳轮-366、支架板-367、进水管-36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水利工程用清淤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支撑支架1、安装柱2、清淤传动装置3、气阀4、进水管5、转动轴承座6、把手杆架7、横梁架8,所述两个气阀4相互平行并且通过垂直于内侧表面的支撑支架1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横梁架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支撑支架1的上表面,所述转动轴承座6垂直连接与气阀4上表面的后侧并且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横梁架8嵌入转动轴承座6的内侧表面并与其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柱2位于横梁架8的上方同时与横梁架8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清淤传动装置3位于安装柱2的竖向方向的延伸并且与其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水管5设于清淤传动装置3的上方并且两者相互贯通,所述把手杆架7位于横梁架8的下表面同时与其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清淤传动装置3设有负压泵机装置31、动力搅拌装置32、加压调节装置33、吸水传输装置34、挤压卸料装置35、混合转动装置36;

所述混合转动装置36设于设备下表面的中央同时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搅拌装置32垂直连接与混合转动装置36下表面的左侧同时与其相贯通,所述负压泵机装置31垂直嵌入动力搅拌装置32的内部并且与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加压调节装置33位于混合转动装置36上表面的左侧端同时贯通混合转动装置36的内部,所述挤压卸料装置35设于混合转动装置36的右上方同时通过管道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吸水传输装置34设于挤压卸料装置35的上表面两者相互垂直,所述负压泵机装置31设有接合器311、固定底座312、进泥管313、管体314、电源箱315、负压风机316、出泥管317,所述负压风机316位于固定底座312的上表面并且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源箱315设于负压风机316的右侧表面同时与其电连接,所述负压风机316位于管体314的前表面同时垂直嵌入管体314的内部与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进泥管313位于管体314内侧方的下端同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出泥管317与进泥管313相互平行与管体31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合器311设于出泥管317的后侧表面并且包裹着出泥管317,所述动力搅拌装置32设有中心轴321、螺旋浆322、粉碎舱323、刀具324、传动轴325、皮带轮轴326、皮带327、主动电机328、主动轴329、啮合齿轮3210,所述中心轴321垂直设于粉碎舱323内部底面的上端并且与粉碎舱323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刀具32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中心轴321的左右两侧面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螺旋桨322包裹着中心轴321下表面的外端同时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轴325为中心轴321竖向往上的延伸并且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皮带轮轴326垂直于传动轴325的上表面并且啮合在一起,所述皮带轮轴326通过位于其外侧表面的皮带327配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主动轴329垂直嵌入主动电机328的内侧表面同时与主动电机328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啮合齿轮3210垂直连接与主动轴329的右侧表面,所述加压调节装置33设有加压舱331、钢绳带332、橡胶垫333、固定塞334、壳体335、输送管336、螺纹座337、螺纹杆338、转动把手339、顶动杆3310、中转齿轮3311、转动盘3312、锥齿轮3313、连杆架3314,所述锥齿轮3313与中转齿轮3311相互平行并且与中转齿轮3311啮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中转齿轮3311与转动盘3312为同心圆结构并且通过轴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杆架3314位于中转齿轮311与锥齿轮3313的上表面三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杆3310贯通加压舱331与位于加压舱331内部的橡胶垫333相互连接,所述橡胶垫333与加压舱331的内侧表面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钢绳带332包裹着转动盘3312的外侧表面,所述输送管336嵌入贯通加压舱331的内部同时与加压舱331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336设于壳体335的内部并且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塞334包裹着螺纹杆338的下表面与其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螺纹杆338贯穿螺纹座337的上表面并且与螺纹座337采用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把手339垂直与螺纹杆338的上表面并且与螺纹杆338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吸水传输装置34设有吸收泵341、集水器342、U型管343、拉动绳344、转动架345、配合杆346、限位架347、滑动块348、配合杆架349、输送轮3410、输送绳3411、转动配合轮3412、辅助电机3413,所述吸收泵341位于U型管343的右侧表面并且与其相贯通,所述U型管343设于集水器342的上表面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拉动绳344位于吸收泵341的上表面并且与吸收泵341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架345的下表面设有拉动绳344,所述转动架345通过位于其后侧表面的配合杆346安装在滑动块348的上表面并且与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动块348内嵌去限位架347的内侧表面并且与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配合杆架349位于配合杆346的下方同时与滑动块348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配合杆架349下端安装在输送轮3410的前表面,所述输送轮3410与转动配合轮3412之间通过输送绳3411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辅助电机3413垂直与转动配合轮3412的下表面同时与转动配合轮3412啮合在一起,所述挤压卸料装置35设有挤压舱351、密封架352、轴座353、顶杆354、卸料管355、板体356、动杆架357、顶动连杆358、滑动轴架359、龙门架3510、滚动滑座3511、挤压块3512、过滤层3513,所述顶动连杆358位于动杆架357的右侧表面并且通过贯通滑动轴架359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轴架359固定安装在龙门架3510右侧表面的中央,所述滚动滑座3511位于龙门架3510的左侧表面并且与龙门架3510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动杆架357采用间隙配合与滚动滑座3511配合在一起并与前方的挤压块3512活动连接,所述过滤层3513设于挤压舱351的左侧端面上,所述板体356位于挤压块3512的下表面同时通过位于其下表面中央的轴座353活动安装在挤压舱351的底侧表面,所述顶动杆354与龙门架3510的右侧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架352与位于其右侧端面的顶动杆35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卸料管355垂直嵌入挤压舱351下表面并且两者相互贯通,所述混合转动装置36设有混合舱361、进料管362、行星轮363、出料管364、密封转盘365、太阳轮366、支架板367、进水管368,所述进水管368垂直嵌入混合舱361上表面的左侧,所述进料管362与出料管364相互平行并且同时垂直嵌入混合舱361下表面的中央,所述太阳轮366设于混合舱361内部的中央,所述支架板367与太阳轮366为等到的圆盘并且包裹着太阳轮366的外侧,所述行星轮363位于太阳轮366内侧表面上两者采用啮合的方式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转盘365包裹着太阳轮366的外部并且与其焊接成一体化结构。

本发明混合转动装置36指的是利用太阳轮与行星轮走出不同的轨迹来使得内部的装置能够混合与进出料。

在进行使用时,先使得设备通电,然后将气阀4放置在河道上,然后利用把手杆架7进行推动,此时负压风机316通电使得外部的淤泥通过进泥管313进入管体314的内部同时通过管体314的输送通过出泥管317进入粉碎舱323的内部,此时的主动电机328通电转动并且使得主动轴329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并且带动主动轴329上的皮带轮架326转动,通过皮带327的转动带动下使得下方的中心轴321转动使得刀具324与下方的螺旋桨322转动将淤泥内部大块的污物进行进行搅碎,并且通过进料管362进入下方的混合舱361的内部,此时的啮合齿轮3210的转动带动下使得前方的锥齿轮3313进行转动并且带动连杆架3314转动,通过啮合的中转齿轮3312也转动起来并且通过连杆架3314的带动下使得内部的橡胶垫333向下,并且在外侧的转动盘3312与输送绳332的带动下使得下方的行星轮363在太阳轮366上进行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完成进料,此时在转动带动下使得淤泥通过出料管364输送出来,并在输送进挤压舱351的内部,同时辅助电机3413转动使得转动配合轮3412转动使得外侧的顶动连杆358进行转动并且与顶动连杆358进行推动并在推动过程中使得龙门架3510向前顶动柱滚动滑座3511的外侧面后停止,然后继续推动后使得动杆架357向前通过滚动滑座3511的滑动下使得内侧的挤压块3512向前顶动将内部的淤泥的水通过挤压进入吸收泵341的内部,并在支撑板356的杠杆作用下在下降后使得密封架352连通并且上翘出现进口使得干的淤泥排出,并在吸收泵341在上方转动架345与拉动绳344的作用下将内部的水向上输送并集合在集水器342的内部,通过固定塞334进行水流的接通与密闭工作,再由污水加压进入内部继续混合搅拌软化完成工作。

本发明解决清淤机在进行工作时无法使得设备内部的装置能够搅碎过大的淤泥,无法在加水使得淤泥软化防止内部堵塞,并且无法使得装置能够自主清洁,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达到清淤机在进行工作时能够使得设备内部的装置能够搅碎过大的淤泥,可以在加水使得淤泥软化防止内部堵塞,并且使得装置能够自主清洁,从而达到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