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扭转举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4639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防扭转举升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扭转举升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通过设于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上的至少一防扭转模组,达到系统作动时可主动补偿扭转运动的防扭转举升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对于海洋资源利用以及开发已经有一段悠久的历史。其中,关于水下作业的部分,自升式平台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

通过自升式平台,人们可以在海上进行资源采集或是建造工程等活动,凡举离岸风电、潮流发电、波浪发电及洋流发电的机具架设建筑,以及港口、堤防进行建设时的打桩、吊装、埋管、量测及钻探,或是将二氧化碳封存于海域、采集如天然气等水合物等等,皆可利用自升式平台使人员得在海上完成上述事项。

在自升式平台的运作当中,需要通过举升系统作为主要的作动机构系统。一般举升系统会被设置在自升式平台中许多需要垂直运动的部分,例如伸脚、预载、升台、降台、脱身等。

一般的举升系统约可分为齿条式(Rack&Pinion)、绞机式(Winch&wire rope)、洞销式(Pin&Hole)等形式,而依照不同的需求,其致动方式可以通过电动、或液压等方式进行作动。

然最方便的仍是通过液压致动配合洞销式(Pin&Hole)的举升系统,所谓的洞销式指的便是当举升系统中的滑块被致动升高到定点(通常是柱体上的孔洞)时,将动锁插入孔洞中固定,通过四边连续作动的方式将整个举升系统本体沿着柱体上的轨道拉升,借以带动平台上升。

传统的本体结构,虽然构造看似简单,但却存在缺乏稳定性的问题。其中,举升系统的扭转问题便属于其中一项难题。在现有的技术中,对于举升系统机构产生扭转的问题并未有详加的防范方式,多半仅使用被动式机构固定的方式来减缓。然这样的防护方式,没办法对付突如其来较大的应力,成为海上作业人员安全的一大隐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扭转举升系统,包含一第一滑块、多个第一动锁、多个第一枢纽、多个第一致动器、多个第二枢纽、一第二滑块、多个第二动锁、至少一防扭转模组以及至少二支撑架。

其中,该多个第一动锁设于该第一滑块中,该多个第一枢纽设于该第一滑块上。每一该多个第一致动器与每一该多个第一枢纽连接,而每一该多个第二枢纽则与每一该多个第一致动器连接。

该第二滑块与该多个第二枢纽连接,该多个第二动锁则设于该第二滑块中。所述至少一防扭转模组设于该第一滑块或该第二滑块上,而每个该至少一防扭转模组包含至少一蓄压器、至少一连通管、至少二压力阀以及至少四第二致动器。

所述每一该至少一连通管与每一该至少一蓄压器连接,而至少二压力阀与该至少一连通管连接,该至少四第二致动器则与该至少二压力阀连接。此外,所述每一该至少二支撑架与该至少四第二致动器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简述,目的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数种面向和技术特征作一基本说明。实用新型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表述,因此其目的不在特别列举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性或重要元件,也不是用来界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为以简明的方式呈现本实用新型的数种概念而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扭转举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扭转举升系统的动锁做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扭转举升系统的防扭转主动补偿机制运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防扭转举升系统;

100 第一滑块;

101 第一枢纽;

102 第一动锁;

200 第二滑块;

201 第二枢纽;

202 第二动锁;

300 第一致动器;

400 防扭转模组;

401 蓄压器;

402 连通管;

403 压力阀;

404 第二致动器;

500 支撑架;

T 塔柱;

A1~A3 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兹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扭转举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防扭转举升系统10是主要用于有独立框架的自升式平台当中。此种自升式平台在不举升时通常可作为一般的载具在海上航行,直至作业地点时,才将载具四角设有独立框架的房间内的举升系统放下,进行举升。

因此,本实用新型图1中所示的机构仅显示防扭转举升系统10本身,实质上防扭转举升系统10会和运作房间中的独立框架连接,并通过所述独立框架作为施力点,达到主动补偿式的防扭转功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扭转举升系统10主要包含第一滑块100、多个第一动锁102、多个第一枢纽101、多个第一致动器300、多个第二枢纽201、第二滑块200、多个第二动锁202、至少一防扭转模块400以及至少二支撑架500。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100及第二滑块200为六角柱状,更精确来说是中间挖有符合塔柱T横切面形状的中空六角柱状。实际上可依照塔柱T的构型或特殊需求选用如八角柱或其他类型的多边形甚至是圆形,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限制。

其中,多个第一动锁102设于第一滑块100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动锁102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动锁202也同为三个)。为使受力均匀,该三个第一动锁102的夹角设置为120度角,而该些第一动锁102可同时插入或拔出塔柱T上的孔洞中,以控制第一滑块100对于塔柱T的抓放。

而多个第一枢纽101同样也设于第一滑块100上。第一枢纽101除了方便组件的拆卸之外,也提供了一定的运动自由度,用来承受部分应力,避免在安全线度之下造成防扭转举升系统10的损坏。

而每个第一致动器300与每个第一枢纽101连接,同时每个第二枢纽201也与每个第一致动器300连接。通过此机构,可将第一滑块100以及第二滑块200有效的连接成一个防扭转举升系统10的本体。

所述第二滑块200与该多个第二枢纽201连接,第二枢纽201的功效是同于前述第一枢纽101,该第二枢纽201及前述第一枢纽101彼此连接有第一致动器300,用来协同整个防扭转举升系统10的作动。

同于前述关于第一动锁102的作动方式,所述多个第二动锁202设于第二滑块200中。在此可先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扭转举升系统的动锁做动示意图。

图2中举以第一动锁102的运动方式为例,当第一滑块100需固定时,第一动锁101便会沿着箭头A1的方向插入塔柱T中,在第一滑块100稳固之后,同样地置换到第二滑块200时,第二动锁202便会抽离塔柱T,让第二滑块200因为第一致动器300的伸缩而自由套于塔柱T上举升运动。通过上述运动的周而复始,达到举升自升式平台的功效。

接着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扭转举升系统的防扭转主动补偿机制运作示意图。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扭转模组400是设于第一动锁102的外围。然实际上,防扭转模组400可以单个或多个的方式各自设于多个第一动锁102或多个第二动锁202的外围,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限制。

而为了让防扭转模组400能够实现补偿整个防扭转举升系统10的扭转运动,所述防扭转模块400设于第一滑块100或第二滑块200上,且每个防扭转模组400包含至少一蓄压器401、至少一连通管402、至少二压力阀403以及至少四第二致动器404。本实施例提及的第一致动器300及第二致动器404皆采用液压致动器,以用于应付较大的举重、承重力量需求。

而所述连通管402与蓄压器401连接,压力阀403则与连通管402连接,另四个第二致动器404则与压力阀403连接。本实施例采用蓄压器401通过连通管402、压力阀403与四个第二致动器404连接的原因为:蓄压器401可利用气体的可压缩的特性为液压系统储存压力产生的能量,以达到维持系统正常运作、保持工作稳定性、延长工作寿命、降低噪音等功效。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蓄压器401可以用来吸收液压系统中所承受的力量并予以调节,该特性在本实施例的扭转应力产生时可以发挥调节第二致动器404的作用。

因此,如图3所示,所述至少二支撑架500与四个第二致动器404连接。由图3可得知,本实施例中,四个第二致动器404的数量为偶数,且第二致动器404之间两两相应设于同一直在线。配合液压致动以及蓄压器401的应用,当防扭转举升系统10整个系统受到扭转应力时,第二致动器404变为沿着箭头A2的方向伸缩,并由蓄压器401去承受调节变化过快的扭转应力。

在此前提之下,通过第二致动器404沿着箭头A2方向伸缩的变化差异,可以让两个支撑架500产生沿着箭头A3方向且互相保持平行的转动,用来补偿整个防扭转举升系统10受到的扭转应力,降低举升时发生的意外或设备损毁等问题。

而为使两个支撑架500可以有施力点对整个防扭转举升系统10达到补偿的作用,支撑架500可与整个举升空间中的框架或是房间墙壁等物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限制。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