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警示锥的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290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警示锥的井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警示锥的井盖。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下水道井盖都是一块简单的铁板,如果工作人员需要开启井盖进入下水道作业,为了防止不知情人员落入井中,就必须在井口旁设置警示标志(防护围栏或警示锥)或者由他人协助把守井口;这些措施都额外增加了下水道作业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

授权号为20220239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警示的井盖,通过在井盖下方缠绕反光带的方式来达到警示效果。但该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井盖体积较大,重量过重,井盖开启十分困难,相比传统安装警示标志的方法,反而给相关工作人员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警示锥的井盖,将警示锥与井盖结合,下井人员不用特意带来警示锥,也不用在没有警示锥的情况下让他人守在井口提醒路人;作业时,只需将井盖翻转过来,把三角锥立于井口旁,这样就能发出警告,避免路过的行人车辆由于没有注意到井盖打开误落井中,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带警示锥的井盖,包括警示锥和井盖,所述警示锥的锥面上设有反光带,警示锥通过基座安装于井盖背面,所述基座和井盖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井盖上设有条形提拉孔。

优选的,还包括锁链,锁链的一端通过安装座固定在井盖上,锁链的另一端设有锁紧螺栓,井壁上设有与锁紧螺栓相配合的固定桩。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座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的锁链与安装座相连的一端设有套环,套环套接于安装座的螺栓上。

优选的,所述的警示锥内设有倒锥形骨架。

优选的,所述的条形提拉孔内壁上设有向井盖中心凹陷的扣手。

优选的,所述的井盖上设有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的井盖正面表面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的井盖为中空井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将警示锥与井盖结合,下井人员不用特意带来警示锥,也不用在没有警示锥的情况下让他人守在井口提醒路人,减少井下作业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基座和井盖之间设有加强筋,整个设备坚固耐用;

(3)井盖上设有紧固件,紧固件通过连接件和固定装置相连,井盖和井口连接,既能防止作业时因无人看守井盖导致丢失,又能防止汛期井盖被下水道内外溢的水流冲离井口,产生安全隐患;

(4)警示锥内设有支架,增强警示锥的结构,避免警示锥在外力作用下或振动过程中和井盖脱离,设备性能可靠;

(5)条形提拉孔内壁上设有扣手,便于作业人员直接用手就能开启井盖,不必携带拉钩工具,设备使用方便;

(6)井盖上设有多个排水孔,增加井盖的排水能力,整个设备适用性强;

(7)井盖内设有空槽,设备重量小,操作方便;

(8)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警示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井盖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截面图;

图中,10-警示锥,11-反光带,12-支架,20-井盖,21-基座,22-加强筋,23-条形提拉孔,24-排水孔,25-扣手,26-空槽,30-安装座,31-锁链,32-固定装置,33-固定桩,34-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带警示锥的井盖,包括警示锥10和井盖20,所述警示锥10的锥面上设有反光带11,警示锥10通过基座21安装在井盖20背面,警示锥10内设有倒锥形骨架12(如图2);所述基座21和井盖20之间设有加强筋22,井盖20上设有条形提拉孔23,条形提拉孔23内壁上设有向井盖中心凹陷的扣手25,井盖20为中空井盖,其内部设有空槽26(如图3)。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井盖20上还设有安装座30,锁链31的一端通过套环34套接在安装座30的螺栓上,套环34被螺母紧压在井盖20表面,锁链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栓32与井壁上的固定桩33连接(如图4)。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井盖20上还设有排水孔24,井盖20正面表面上设有防滑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