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导气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388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水导气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循环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蓄水导气胆。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城市发展迅猛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地表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造成自然雨水的流失,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原有的自净功能已逐渐丧失。造成地表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环境自净功能也随之减退,同时产生了城市内涝,雨水洪灾等恶劣的灾害性环境发生,出现了严重的雾霾气候,造成了自然灾害频繁出现。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蓄水导气胆,集减小城市内涝、消散雾霾和防治土壤盐碱化于一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蓄水导气胆,包括由保水透水材质制成的蓄水胆主体,所述蓄水胆主体的中心处设置有贯通其底部和顶部的导气管道,所述导气管道为锥形并向上逐渐收拢,所述导气管道的上部凸出该蓄水胆主体的顶部,所述导气管道的顶部设置有防水防尘盖,所述导气管道的外壁在靠近该防水防尘盖的位置处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出气口,所述蓄水胆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水室,并且该储水室位于蓄水胆主体的外壁与导气管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胆主体的底部凸设有若干支撑腿。

进一步地,所述保水透水材质为陶瓷颗粒透水砖。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胆主体的外壁包括设置在上部的圆锥段,所述圆锥段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圆锥段的下方为方形结构的方形段。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胆主体的顶部为弧顶,所述弧顶的截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弧顶、导气管道、圆锥段、方形段、防水防尘盖和支撑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防尘盖的直径大于导气管道顶部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纱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解决地表对环境自净功能的提升和消除雾霾的作用,解决雨水和急降雨完全蓄存及雨水净化的作用,同时杜绝雨洪灾害、城市内涝,具有土地整理和造田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蓄水导气胆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多个蓄水导气胆的紧密排布后的俯视图。

图中:

1、蓄水胆主体;2、弧顶;3、导气管道;4、储水室;5、出气口;6、圆锥段;7、防水防尘盖;8、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蓄水导气胆,包括由保水透水材质制成的蓄水胆主体1,所述蓄水胆主体1的中心处设置有贯通其底部和顶部的导气管道3,所述导气管道3为锥形并向上逐渐收拢,所述导气管道3的上部凸出该蓄水胆主体1的顶部,所述导气管道3的顶部设置有防水防尘盖7,所述导气管道3的外壁在靠近该防水防尘盖7的位置处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出气口5,所述蓄水胆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水室4,并且该储水室4位于蓄水胆主体1的外壁与导气管道3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蓄水胆主体1的底部凸设有若干支撑腿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透水材质为陶瓷颗粒透水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蓄水胆主体1的外壁包括设置在上部的圆锥段6,所述圆锥段6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圆锥段6的下方为方形结构的方形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蓄水胆主体1的顶部为弧顶2,所述弧顶2的截面为圆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弧顶2、导气管道3、圆锥段6、方形段、防水防尘盖7和支撑腿8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水防尘盖7的直径大于导气管道3顶部的管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5上设置有纱罩。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蓄水胆主体1一体成型,其包括弧顶2、导气管道3、圆锥段6、方形段、防水防尘盖7和支撑腿8,导气管道3用于增强地源地气的上升力度。

蓄水胆主体1由陶瓷颗粒透水砖制成,其具有很高的孔隙率,特别是有较多的连通孔,透水率是普通透水砖透水标准的两倍,能应付60mm/h的降雨量,即使下暴雨,雨水也能迅速渗入,渗入后的水流入储水室4内储存。储存在储水室4内的水不断蒸发,水蒸气不断地从蓄水胆主体1的外壁和弧顶2散发出去,而水分中的盐则下沉存留至储水室4内,储水室4的高度应大于当地最大降雨量,蓄水胆主体1的外形结构由方形结构和圆锥形结构共同组成,方形结构方便多个蓄水胆主体1紧密排布,圆锥形结构保证了弧顶2的大小比方形结构小,从而避免了由于弧顶2过大导致影响蓄水胆主体1排布的问题。

出气口5上设置有纱罩用于防止异物进入透气孔。

在使用时,将多个蓄水导气胆紧密排布后埋设在植被种植土层或透水砖下,在植被种植土层或透水砖下铺设透水沙粒层,与外部环境良好的融合在一起,蓄水导气胆的弧顶2具有强大的透水功能,其具有很高的孔隙率,特别是有较多的连通孔,透水率20mm\s是普通透水砖透水标准的2倍,能对60mm\s的强降雨量的雨水进行完全的渗入、储存。位于蓄水导气胆顶端的防水防尘盖7高于地面,防水防尘盖7下方设有倾斜向上的出气口5,出气口5配有纱罩遮蔽,防治异物进入,蓄水导气胆设有导气管道3,导气管道3的下部为倾斜角度不断扩大的多层圆台结构,导气管道3的底部的开口最大,便于汇集地气和气体,向上逐渐缩小,形成烟囱型抽气通道,加快气体上升的力和速度,有效的增加气体上升推动霾层上升的效率,在紧密排布后,由于蓄水胆主体1的底部具有多个支撑腿8,可使导气管道3的底部高出支撑腿8底部水平面一段距离,这种方式利于地气和气流的汇集上升。在导气管道3的底部和支撑腿8底部水平面之间设置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与导气管道相连通,通气管道用于通入净化后的空气,从而实现地气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如下功能:

1)解决雾霾:雾霾浮于离地面1000米的范围内,因环境气流流通受限、地表水位下降,地表自净功能衰退,而无法使雾霾团层在低空中有效的吹散,而本实用新型第一可通过导气管道使地源地气的上升力度增强,第二可通过通风管道15吸入净化后的自然风,实现从地面向空中输送气流,有效吹散低空中的轻度雾霾。通风管道15与设置在地表的空气净化设备相连通,如果遇到严重雾霾时,还可通过增大空气净化设备内的风机功率来增加通风管道15内的进风量,使雾霾上升或进入平流气流层的功能。

2)雨水收集:降雨时雨水通过植被种植土层或透水砖后再通过透水沙粒层进入储水室4内,储水室4的外侧(即蓄水胆主体1的外壁)有透水功能,从而形成地源二层蓄水层(第一层为地下水),激活地表生理性能,提升地气上升能力,加强地表环境自净功能。很好的解决城市洪涝,内涝自然灾害,因储水室4有超常蓄存能力,彻底解决了雨水径流和径流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可以有效解决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无法达到雨水全部蓄存的目的及洪涝灾害防控和地表雨水径流的二次污染。

3)土地整理:有效解决现有盐碱土地无法种植的问题,盐碱土地的形成是由于土壤和地下水含盐碱过高,在强烈的地表蒸发作用下,把水中的盐分也带入了地表,水被蒸发后,土壤盐碱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并积聚土壤表层,盐碱就留在了地表及地面浅层土壤中,这样积累的盐碱多了,又没有足够的淡水稀释并将其排走,就造成了土壤的盐碱化。本实用新型的储水室4实现了在水被蒸发过程中将盐碱截留的功能,避免了盐碱被带入植被种植层的浅层土壤中的问题,所有盐碱均留在了储水室4,且有充足的淡水进行稀释。

综上所述,借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解决地表对环境自净功能的提升和消除雾霾的作用,解决雨水和急降雨完全蓄存及雨水净化的作用,同时杜绝雨洪灾害、城市内涝,具有土地整理和造田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