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8058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



背景技术:

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又称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械(excavating machinery),又称挖土机,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例如在桥梁、道路的施工过程中,挖掘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从而。从近几年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的发展相对较快,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最重要的三个参数:操作重量(质量),发动机功率和铲斗斗容。

如公告号为“CN102561415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它包括驾驶室、铲斗、回转平台、行走装置和车架,车架设置在行走装置上,回转平台设置在车架和驾驶室之间,驾驶室通过前方的旋转手臂与铲斗连接;但是在雨天或潮湿环境中挖掘土壤时,混合有水的的土壤粘性较大会粘粘在铲斗内,当土壤中的水蒸发之后,会在铲斗内凝结成泥块,影响铲斗斗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粘附在铲斗表面的脏污的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包括机身、旋转手臂和通过旋转手臂连接在机身上的铲斗。所述铲斗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铲斗内设置有弹性层,所述铲斗上设置有贯穿铲斗厚度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螺纹穿设有拉手,所述拉手穿设进铲斗内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薄形磁铁,所述弹性层上设置有能与第一薄形磁铁配合的第二薄形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铲斗内的弹性层在第一薄形磁铁和第二薄形磁铁的配合下紧贴在铲斗内壁上,将拉手从第一通孔中拉出时,第一薄形磁铁和第二薄形磁铁逐渐远离,脱离磁力作用范围,弹性层在弹力的作用下回弹发生振动;由于弹性层贴附在铲斗开口处,而后在拉拽下贴附在铲斗表壁,所以淤泥脏污不会直接贴附在铲斗表面,而是贴附在弹性层上,而后释放弹力层,粘附在弹性层表面的脏污在弹力作用下将脏污振动去除;拉手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通孔内随着拉手在第一通孔内顺着螺纹向外转动时,第一薄形磁铁上的第一延伸部抵接在第一通孔上,使得第二薄形磁铁不能从第一通孔中通过,从而达到当拉手在第一通孔中向外旋出的过程中,增大第一薄形磁铁与第二薄形磁铁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第一薄形磁铁脱离第二薄形磁铁的磁力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薄形磁铁延伸有卡在第一通孔上的第一延伸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第二薄形磁铁上的第一延伸部卡在第一通孔处不能从第一通孔中通过,避免第二薄形磁铁在第一薄形磁铁的吸引下向第一通孔内运动,导致弹力层卡在第一通孔孔口处,久之将使弹力层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和穿设在第一通孔内的拉手在铲斗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薄形磁铁、第二薄形磁铁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铲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拉手以及设置在拉手上的第二薄形磁铁,在弹性层上与第二薄形磁铁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第一薄形磁铁,通过第一薄形磁铁和第二薄形磁铁的配合,将弹性层更好、更贴合的设置在铲斗上,不影响铲斗的正常作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薄形磁铁向下凹陷形成可供拉手伸入的第一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第二薄形磁铁表面的第一凹槽在第一薄形磁铁与其相配合的过程中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第一薄形磁体不会轻易的从第二薄形磁铁上滑脱。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薄形磁铁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二通孔,所述拉手上对用第二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穿设有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两端设置有能卡接在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上的卡嵌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柔性连接件穿设在第一凹槽内设置的第四通孔、设置在第一薄形磁铁上的第二通孔和设置在拉手上的第三通孔,并且在穿过的柔性连接件两端上再设置有卡嵌杆,当拉手从第一通孔中旋出后,需要将弹性层上的第二薄形磁铁重新吸附在第一薄形磁铁上时,可向外拉拽柔性连接件,从而将第一薄形磁铁重新吸附在第二薄形磁铁上。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连接件由PP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P,是聚丙烯的简称;由PP制成的绳子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强度,使用这种抗冲击强度较高的绳子可以避免在拖拽弹性层时断裂。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层由多根由SEBS涂覆而成的条形物经纬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EBS是氢化笨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简称,由于氢化笨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中不含不饱和双键,所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老化性;其次SEBS还具有高弹性和较强的可塑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在铲斗内的弹性层在第一薄形磁铁和第二薄形磁铁的配合下紧贴在铲斗内壁上,将拉手从第一通孔中拉出时,第一薄形磁铁和第二薄形磁铁逐渐远离,脱离磁力作用范围,弹性层在弹力的作用下回弹发生振动;由于弹性层贴附在铲斗表面,所以淤泥脏污不会直接贴附在铲斗表面,而是贴附在弹性层上,而后在弹性层的弹力作用下将粘附在弹性层表面的脏污去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是实施例中铲斗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设置在铲斗上的第一通孔;

图3是实施例中铲斗结构剖视图,用于体现设置在铲斗和弹性层上的第一薄形磁铁和第二薄形磁铁;

图4是实施例中铲斗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粘设在铲斗开口处的弹性层。

图中,1、机身;2、旋转手臂;3、铲斗;31、第一通孔;32、弹性层;33、拉手;331、第三通孔;34、第一薄形磁铁;341、第二通孔;35、第二薄形磁铁;351、第一凹槽;352、第四通孔;353、柔性连接件;36、第一延伸部;37、柔性连接件;371、卡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包括机身1、旋转手臂2和铲斗3,铲斗3和机身1分别连接在旋转手臂2的两端,在铲斗3开口处粘设有一层弹性层32,弹性层32是将SEBS涂覆干燥后切割成条状后经纬编织而成的,SEBS的制作方法详见申请公布号为“CN103740034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改良型SEBS配方。

如图2和图3所示,在铲斗3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贯穿铲斗3壁厚的第一通孔31,第一通孔31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在每一个第一通孔31上都螺纹连接有一根拉手33,在拉手33伸入进铲斗3内的端面上贴附有第一薄形磁铁34,在弹性层32上同样贴附有多块与第一薄形磁铁34磁性相反的第二薄形磁铁35,第二薄形磁铁35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36,第一延伸部36的表面与第二薄形磁铁35的表面平行,当拉手33从第一通孔31中旋出时,第一延伸部36抵接在第一通孔31上,随着拉手33的旋转增大第一薄形磁铁34和第二薄形磁铁35之间的距离,将第一薄形磁铁34与第二薄形磁铁35配合吸附,从而拉扯弹性层32使其贴附在铲斗3内壁上,第一薄形磁铁34和第二薄形磁铁35均采用磁力较强的汝磁铁。

如图1所示,第二薄形磁铁35的径长略大于第一薄形磁铁34的径长,在第二薄形磁铁35朝向第一薄形磁铁34的表面上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351,第一凹槽351的截面形成与第一薄形磁铁34的截面形状相同,将第一薄形磁铁34卡嵌在第二薄形磁铁35内,起到限位作用。

如图3所示,在第一凹槽351内设置有第四通孔352,第四通孔352贯穿整个第二薄形磁铁35和弹性层32,与之相对应的,在第一薄形磁铁3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41,在拉手33上设置有第三通孔331,将由PP制成的柔性连接件37依次穿过第四通孔352、第二通孔341和第三通孔331,并且在柔性连接件37的两端均系有一根长度长于第四通孔352径长的卡嵌杆371,PP的制作方法详见申请公布号为“CN105295192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稳定性PP。

使用方法:将拉手33伸入进第一通孔31中,并将第二薄形磁铁35配合吸附在第一薄形磁铁34上,而后将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投入使用,当便于清理铲斗表面脏污的挖掘机作业完毕铲斗上附着有脏污杂质时,将拉手33从第一通孔31中旋出,在旋出的过程中,第一薄形磁铁34和第二薄形磁铁35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并脱离磁力范围,弹性层32向外弹出,在弹性层32向外弹出且振动的过程中将附着在弹性层32表面的脏污去除;当去除完毕后,拉手33重新旋紧在第一通孔31中,拽动柔性连接件37,在柔性连接件37的拽动中,将第二薄形磁铁35重新吸附在第一薄形磁铁34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