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悬挑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744阅读:4213来源:国知局
条形基础悬挑梁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条形基础悬挑梁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首先需要在地面上设置基础,然后再在基础上进行建筑施工。在这种已有建筑边上新建多层建筑,需要对新老基础进行交替设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做法大多采用:新增上部框架柱,将上部框架柱向内移,再新做独立基础,使其避让原有建筑基础;或拆除原有建筑外墙及地坪,使新增框架柱下基础伸至原有建筑体内。

这些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易影响商业建筑的室内使用、原有建筑的使用,施工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条形基础悬挑梁结构,其具有减小对现有建筑环境的影响、施工简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条形基础悬挑梁结构,包括呈三角形设置的原有基础,所述原有基础之间间隔设置,还包括新增结构,所述新增结构包括位于地面上的条形基础、位于条形基础背离地面一侧的悬挑梁,所述原有基础将施工空间分为间隙和被原有基础圈出的商铺区域,所述条形基础靠近原有基础处设有位于相邻原有基础之间的间隙处的填充部,所述悬挑梁与条形基础垂直,所述悬挑梁向原有基础处延伸至原有基础的中心轴线处,所述悬挑梁与地面之间悬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有基础的空隙处设置新的基础,能够减小对原有基础的损伤,在施工过程中也无需对原有基础进行重新施工,降低施工复杂程度;在施工过程中,在新的基础上设置悬挑梁,能够以悬挑梁为承重点进行新的施工建筑,不易影响原有建筑的使用;相较于对原有建筑进行施工的施工方法,本方案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也较少。

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形基础与地面之间设置基础层,所述基础层采用2:1粘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土层的代表性物质为蒙脱石,这种粘土层的围观外形为两层四面体夹一层八面体,是膨润土的一种起主要作用的成分,适用于地基基础中。

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形基础与地面之间设置3:7灰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灰土层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够在空气潮湿或雨季对建筑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形基础中贯穿有钢筋,所述钢筋竖直设置,两端分别延伸至地面和悬挑梁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提高了条形基础与地面、悬挑梁之间的连接关系。

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形基础分为相互垂直的横向基础和纵向基础,所述原有基础包括与横向基础平行的第一基础组、与纵向基础平行的第二基础组,所述纵向基础延伸至第一基础组的中心轴线处,所述悬挑梁延伸至第二基础组的中线轴线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与纵向同时设置的基础能够向外延伸至原有基础的间隙中,以便增大基础的面积;面积增大后,相对的连接强度增大,悬挑梁的面积和连接强度增大后,利于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悬挑梁面向地面一侧设置承重砼柱,所述承重砼柱垂直于悬挑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垂直设置的砼柱能够提高悬挑梁与条形基础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悬挑梁所能承受的重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承重砼柱包括位于横向基础和纵向基础相交处的第一承重柱、位于悬挑梁靠近第二基础组处的第二承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承重柱同时起到承重和连接的作用,第二承重柱则起到减小悬挑梁局部受力过大造成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形基础面向地面一侧和面向悬挑梁一侧均设置为棱柱,面向地面一侧的棱柱尺寸大于面向悬挑梁一侧的棱柱尺寸,两棱柱尺寸之间通过棱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的尺寸越大,连接强度越高,同时,受到外力时,条形基础发生相对位移的可能性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悬挑梁与原有基础、条形基础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条形基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有基础;2、新增结构;21、条形基础;211、横向基础;212、纵向基础;22、悬挑梁;23、间隙;24、商铺区域;25、填充部;3、基础层;31、粘土层;32、灰土层;4、钢筋;5、第一基础组;6、第二基础组;7、承重砼柱;71、第一承重柱;72、第二承重柱;8、棱柱;9、棱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条形基础悬挑梁结构,如图1所示,设置在原有基础1的间隙23处。原有基础1大多为原有的建筑物基础,常见的建筑物基础为矩形,则原有建筑的一角即为两条相互垂直的基础,这两条相互垂直的基础呈三角形;每条基础均采用若干立方体状的原有基础1间隔布置形成。

如图1所示,原有基础1之间预留有间隙23,三角形分布的原有基础1所围出的区域则为商铺区域24。在商铺区域24处设置新增结构2,新增结构2包括位于地面上的条形基础21,条形基础21上方设置悬挑梁22。

如图1和2所示,条形基础21与地面相连处设置为棱柱8状,与悬挑梁22相连处同样设置为棱柱8状,但与地面相连的棱柱8的截面积大于与悬挑梁22相连的棱柱8部分的截面积。

如图1和2所示,条形基础21面向地面一侧设置基础层3,基础层3设置为2:1粘土层31。

如图1和2所示,为了提高条形基础21与地面和悬挑梁22的连接强度,在条形基础21中竖直设置钢筋4,钢筋4的两端从条形基础21两端延伸出,分别穿入地面和悬挑梁22中。

如图1和2所示,条形基础21分为横向基础211和纵向基础212,两者相互垂直。原有基础1则分为与横向基础211平行的第一基础组5、与纵向基础212平行的第二基础组6,其中横向基础211向第一基础组5之间的间隙23处延伸;纵向基础212和悬挑梁22向第二基础组6之间的间隙23处延伸,且悬挑梁22所延伸出的长度长于条形基础21所延伸出的长度。

如图1所示,条形基础21延伸至原有基础1的间隙23处的部分即为填充部25。

如图1和2所示,在悬挑梁22和条形基础21之间还设有承重砼柱7,承重砼柱7分为第一承重柱71和第二承重柱72,其中,第一承重柱7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悬挑梁22和条形基础21,第二承重柱7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悬挑梁22和地面。

实施例2:一种条形基础悬挑梁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基础层3采用3:7灰土层32。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