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底泥清挖异味屏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760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河道底泥清挖异味屏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底泥清挖异味屏蔽系统,其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河道由于、历史生产遗留原因导致的工业企业场地污染、受到周边工厂污水排放等原因导致周边环境的污染物累积,使得河水发黑发臭,自然河道环境整治迫在眉睫。在河道整治过程中,需要先节流使得待整治区域的底泥裸露,然后对河道内的底泥进行开挖修复。由于底泥污染导致清挖过程中有可能因二次污染造成污染范围的扩大,如,散发出恶臭味,严重影响周边的空气质量,对周边的住户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河道底泥开挖异味屏蔽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河道底泥开挖异味屏蔽系统,包括前后设有卷帘门的拱形棚支架和铺设在河道两岸的轨道,在所述拱形棚支架外围覆有棚膜、底部安装有与轨道配合的滚轮;所述棚膜上设有进风管和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包括内置在出风管内的活性炭罐和由泵驱动的风机,所述活性炭罐连接出风口和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棚膜将开挖区域密闭,避免异味扩散,有效保证周边环境的空气不受污染。利用风机对棚膜内部产生微负压,保证棚膜内部的空气不会扩散到大棚外,保证内部工作人员的正常呼吸,并利用活性炭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净化,祛除污染物后再排放到外部环境中,进一步保证了施工环境的空气质量不受开挖的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轨道铺设在河道两岸的桩上,且轨道为节与节拼接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轨道可以循环铺设,实现拱形棚支架在轨道上的迁移,降低轨道的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拱形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出风装置;11、出风管;12、泵;13、风机;14、活性炭罐;15、出风口;2、棚膜;3、拱形棚支架;4、卷帘门;5、进风管;6、滚轮;7、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河道底泥清挖异味屏蔽系统,包括前后设有卷帘门4的拱形棚支架3和铺设在河道两岸的轨道7,在所述拱形棚支架3外围覆有棚膜2、底部安装有与轨道7配合的滚轮6;所述棚膜2上设有进风管5和出风装置1,所述出风装置1包括内置在出风管11内的活性炭罐14和由泵12驱动的风机13,所述活性炭罐14连接出风口15和风机13。

本实用新型在建造时,先在河道两岸打桩,然后将轨道7铺设在桩上,且轨道7为若干节拼接而成。卷帘门4的长度可伸入河道底部与淤泥水平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对待开挖河道进行截流处理,待河道内的水被引开并露出底泥时,装载车和挖掘工人由一侧敞开的卷帘门4进入挖掘区域内,然后放下卷帘门4;挖掘完毕开启另一侧卷帘门4,运出即可。在挖掘过程中,设在出风管1内的风机13在泵12的带动下运行,使得棚膜2内形成微负压环境,实现了棚膜2内部的空气流通,同时排出的空气经过活性炭罐14的活性炭净化后排入周边环境中,做到对周边空气质量无影响。待挖完该区域时,可利用外力拉动拱形棚支架3前行,同时将后方的轨道7循环铺至前方的桩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