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闸闸墩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0784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闸闸墩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墩保护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水闸闸墩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开始进入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社会。水文学、水力学、应用力学等基础学科的长足进步,各种新型建筑材料、设备、技术,如水泥、钢材、动力机械、电气设备和爆破技术等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而人口的大量增长,城市的迅速发展,也对水利提出了新的要求。19世纪末,人们开始建造水电站和大型水库以及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水利建设向着大规模、高速度和多目标开发的方向发展。

我国50,60年代建造的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经济能力、施工工艺所限,以及一些水库年久失修,在大坝定期检查中往往发现一些工程泄洪设施如溢洪道闸墩会存在如下问题:根据现有规范,溢洪道闸墩混凝土强度偏低,不满足结构耐久性要求;溢洪道闸墩存在较多裂缝,限裂钢筋配置不足,根据现有规范配筋验算不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根据现有规范演算,溢洪道拉锚钢筋配置不足,不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闸闸墩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闸闸墩保护结构,包括若干连接单元和冲击板,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底座,底座采用高强度钢板,底座上阵列设有四根支撑柱,对角的支撑柱上设有垂直间隔连接设有连接板,同一边的支撑柱之间连接有框板,框板与闸墩侧面抵接,框板之间填充有混凝土,支撑柱顶部设有连接平台,连接平台上前后对称设有减震结构,减震结构包括下层板和上层板,所述下层板上端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中层板,中层板上端设置有上层板,上层板顶部与冲击板抵接,中层板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上层板上表面开设有与支撑块相对应的限位槽,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若干支撑螺栓固定连接,支撑螺栓上套设有有用于支撑下层板的高强度的第一弹簧,中层板内侧设有水平限位块,下层板外围设置有高强度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端与中层板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通过锚栓固定在闸墩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平台为与框板契合的矩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平台中心设有圆孔用于填充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中层板外侧与预埋钢板和冲击板通过L形锚固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加固闸墩后,减小了水流对闸墩的冲击,同时采用模块化的连接单元便于损坏后的更换,提高了闸墩刚度,可满足闸墩承载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水闸闸墩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闸闸墩保护结构中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水闸闸墩保护结构,包括若干连接单元和冲击板7,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底座1,底座1通过锚栓固定在闸墩侧面上,底座1采用高强度钢板,底座1上阵列设有四根支撑柱11,对角的支撑柱11上设有垂直间隔连接设有连接板12,同一边的支撑柱11之间连接有框板14,框板14与闸墩侧面抵接,框板14之间填充有混凝土13,支撑柱11顶部设有连接平台2,连接平台2为与框板14契合的矩形结构,且连接平台2中心设有圆孔用于填充混凝土13,连接平台2上前后对称设有减震结构,减震结构包括下层板3和上层板5,所述下层板3上端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中层板4,中层板4上端设置有上层板5,上层板5顶部与冲击板7抵接,中层板4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1,上层板5上表面开设有与支撑块41相对应的限位槽51,上层板5与下层板3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若干支撑螺栓31固定连接,支撑螺栓31上套设有有用于支撑下层板3的高强度的第一弹簧32,中层板4内侧设有水平限位块52,下层板3外围设置有高强度的第二弹簧33,第二弹簧33上端与中层板4下表面固定连接,中层板4外侧与预埋钢板6和冲击板7通过L形锚固螺栓42固定连接。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