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井降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594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井降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深基坑工程中,多需要利用管井降水来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深基坑坑底渗水,影响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管井降水大多需要通过抽水机械将水分抽出后,抽水机械抽出的水分中泥土等杂质较多,不方便二次利用,大多是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泥坑之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井降水装置,具有过滤水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井降水装置,包括井管、位于所述井管内的潜水泵、连通于所述潜水泵且穿出所述井管的出水管,还包括集水槽、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集水槽上方的第一滤水板、第一滤渣收集槽,所述出水管管口固定于所述滤水板上端,所述第一滤渣收集槽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滤水板下端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潜水泵通过出水管将井管内的水分排出,排出的水分泥浆等杂质含量较多,不能重复利用。出水管排出的泥水排放到第一滤水板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滤水板向下流动,水分通过第一滤水板后向下滴落到集水槽内,泥水中的杂质沿第一滤水板流入到第一滤渣收集槽内,通过重力和第一滤水板对泥水进行过滤,达到了过滤管井降水装置排出的水分、过滤结构简单、便于水分二次利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井降水装置还包括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滤水板和所述集水槽之间的第二滤水板,所述第二滤水板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滤水板下端下方,所述第二滤水板下端下方设置有第二滤渣收集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分从第一滤水板滴落到第二滤水板上进行第二次过滤,残渣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滤水板滑动至第二残渣收集槽内,水分直接通过第二滤水板后进入到集水槽内,对水分进行二次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滤水板滤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滤水板滤孔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水中大颗粒杂质通过第一滤水板进行过滤,小颗粒杂质通过第二滤水板进行过滤,分级过滤,避免第一滤水板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滤渣收集槽和所述第二滤渣收集槽位于所述集水槽上方,所述第一滤渣收集槽底壁为第三滤水板,所述第二滤渣收集槽底壁为第四滤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入到第一滤渣收集槽内的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三滤水板后滴落至集水槽内,流入到第二滤渣收集槽内的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至集水槽内,能够充分收集水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井降水装置还包括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溢流管连通于所述集水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槽内的水分中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至底部,集水槽内的水位上升至溢流管处时,上层的澄清液沿溢流管溢流至储水槽内进行储存,能够再次起到净化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能够对通过溢流管的水分起到过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井降水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一滤水板、第二滤水板均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滤水板和第二滤水板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起到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将潜水泵放置于井管内,通过出水管将井管内的水分排出,降低地下水位;其次,采用第一滤水板和第二滤水板对出水管排出的泥水进行两次过滤,在集水槽内的水分通过溢流管流入到储存槽内储存,达到了能对抽出的水分进行多次过滤、便于水资源的二次利用、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管;11、潜水泵;12、出水管;2、支架;21、第一滤水板;22、第二滤水板;3、第一滤渣收集槽;31、第三滤水板;4、第二滤渣收集槽;41、第四滤水板;5、集水槽;6、储水槽;7、溢流管;7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管井降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井管1、位于井管1内的潜水泵11,潜水泵11上安装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向上穿过井管1后位于外侧。井管1外的地面上设置有集水槽5和支架2,支架2上固定有倾斜设置的第一滤水板21,出水管12的管口固定在第一滤水板21的上端,第一滤水板21两侧向上弯折后形成折边,避免水分从第一滤水板21两侧流出。第一滤水板21下端设置有第一滤渣收集槽3,第一滤渣收集槽3固定于支架2上。泥水从出水管12流出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滤水板21向下运动,滤渣在第一滤水板21上向下运动至第一滤渣收集槽3,水分通过第一滤水板21后向下运动。

第一滤水板21下方设置有第二滤水板22,第二滤水板22固定在支架2上并且位于第一滤水板21和集水槽5之间。第二滤水板22上的滤孔直径小于第一滤水板21滤孔直径。第二滤水板22上端位于第一滤水板21下端的下方,第二滤水板22两侧也设置有向上弯折的折边。第二滤水板22下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滤渣收集槽4。水分通过第一滤水板21后滴落到第二滤水板22上,残余的残渣沿第二滤水板22运动至第二滤渣收集槽4内,水分穿过第二滤水板22后进入到集水槽5内。

第一滤渣收集槽3和第二滤渣收集槽4均位于集水槽5上方,第一滤渣收集槽3底板为第三滤水板31,第二滤渣收集槽4底板为第四滤水板41,第一滤渣收集槽3内的水分通过第三滤水板31后滴落到集水槽5内,第二滤渣收集槽4内的水分通过第四滤水板41后滴落到集水槽5内。管井降水装置还包括储水槽6,储水槽6通过溢流管7连通于集水槽5内,溢流管7上安装有滤网71,对水分再次进行过滤。集水槽5内的水分通过溢流管7溢流至储水槽6内进行储存,便于二次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