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洗手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洗手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洗手池一般不能达到控水效果,如果忘记关掉水龙头,水可能会溢出,浸泡地板及家具,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 205839881 U于2016年12月28日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断水式洗手池,涉及厨卫设备领域,包括洗手池本体、自来水龙头和水管,所述水管安装在洗手池本体的拐角处,所述自来水龙头连接于水管的顶端,水管中部设有一个电磁阀,洗手池本体上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连接有电源控制器,电磁阀与电源控制器电连接,电源控制器还连接有一个控制器电源开关,该实用新型基于红外感应技术,选择相应的模式后,红外感应器工作并检测洗手池内的水位情况,当超出警戒水位时,电源控制器切断电磁阀的电源,电磁阀关闭,水流停止,从而达到节水和安全使用的目的。然而,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该实用新型结构复杂,由于洗手池周围湿度大,电路系统已生锈损坏,同时存在漏电风险;第二,该实用新型无法设置警戒水位高度。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自由调节设定水位高度的多功能洗手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自由调节设定水位高度的多功能洗手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洗手池,所述多功能洗手池包括洗手池本体,所述洗手池本体的底部最深处与排水管相通,所述洗手池本体与所述排水管连接处设有排污塞,所述洗手池本体侧壁上开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安装有圆柱形的塞子,所述塞子通过弹簧与调节板相连,所述塞子和调节板均被放置于圆柱形的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在与所述调节板相接触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板外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固定架在与所述塞子相接触的内壁分布有透水孔形成网格,所述网格被连接管所包围,所述连接管与排水管相通。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上述的多功能洗手池中,进一步的,所述塞子内侧设有与所述排水口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凸起,使所述凸起可被容纳于所述排水口内。
在上述的多功能洗手池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顶部设有扩大部,控水架被放置于所述扩大部上。
在上述的多功能洗手池中,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下方设有液封装置。
在上述的多功能洗手池中,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下方设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一条直径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挂在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使所述支撑杆可沿其中心轴转动。
在上述的多功能洗手池中,进一步的,所述洗手池本体上方设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水龙头通过蛇皮管与进水管相通。
在上述的多功能洗手池中,进一步的,所述洗手池本体被放置在高度可调的洗手池架上,所述排水管为柔性管,所述洗手池架由固定活塞、套筒和位于套筒内部的可移动气缸构成,所述可移动气缸内部充满有高压氮,可移动气缸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氮气进出的开关栓。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有通过弹簧与调节板相连的塞子,通过改变调节板与塞子的距离,可以改变弹簧对塞子的作用力,由于当水压大于弹簧对塞子的作用力时塞子打开,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以自由调节设定水位高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凸起,增加了塞子的密封性。
3、本实用新型设有控水架,可以将洗好的水果盘子等物品放在控水架上控水,水由连接管进入排水管,避免了移动没有控水的水果盘子等物品时,物品上水滴落至其他地方。
4、本实用新型设有液封装置或翻转板,避免排水管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上返。
5、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水龙头通过蛇皮管与进水管相通,扩大了水龙头的使用范围。
6、本实用新型的洗手池本体被放置在高度可调的洗手池架上,由于洗手池本体的高度可调节,方便小孩以及坐轮椅的老人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多功能洗手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液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翻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翻转板的俯视图;
图6是水龙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洗手池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洗手池本体;2、排水管;3、排污塞;4、排水口;5、塞子;6、弹簧;7、调节板;8、固定架;9、网格;10、连接管;11、凸起;12、扩大部;13、控水架;14、液封装置;15、翻转板;16、支撑杆;17、水龙头;18、蛇皮管;19、洗手池架;20、固定活塞;21、套筒;22、可移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洗手池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相反,当据称将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件。
图1给出了多功能洗手池的结构示意图,并且通过图2示出了控水架的结构示意图,并且通过图3示出了液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并且通过图4示出了翻转板的结构示意图,并且通过图5示出了翻转板的俯视图,并且通过图6示出了水龙头的安装示意图,并且通过图7示出了洗手池架的安装示意图,下面就结合图1至图7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多功能洗手池,所述多功能洗手池包括洗手池本体1,所述洗手池本体1的底部最深处与排水管2相通,所述洗手池本体1与所述排水管2连接处设有排污塞3,所述洗手池本体1侧壁上开有排水口4,所述排水口4上安装有圆柱形的塞子5,所述塞子5通过弹簧6与调节板7相连,所述塞子5和调节板7均被放置于圆柱形的固定架8内,所述固定架8在与所述调节板7相接触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板7外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固定架8在与所述塞子5相接触的内壁分布有透水孔形成网格9,所述网格9被连接管10所包围,所述连接管10与排水管2相通。
本实用新型设有通过弹簧6与调节板7相连的塞子5,通过改变调节板7与塞子5的距离,可以改变弹簧6对塞子5的作用力,由于当水压大于弹簧6对塞子5的作用力时塞子5打开,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以自由调节设定水位高度。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塞子5内侧设有与所述排水口4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凸起11,使所述凸起11可被容纳于所述排水口4内。
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当塞子5左侧受到水的压力大于塞子5受到向右的最大静摩擦力与弹簧6对其压力之和时,塞子5向右运动,进行自动排水,由于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压力乘以摩擦系数,因此,最大静摩擦力为恒定值,弹簧6对其压力等于弹簧6系数乘以形变量,水的压力等于塞子5的受力面积乘以水的密度乘以G乘以水面高度,由上可知,通过调节弹簧6的形变量,即通过调节板7外周的外螺纹使调节板7左右运动,可以使塞子5向右运动时的最低水面高度改变,进而可以自由调节设定水位高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凸起11,增加了塞子5的密封性。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中考虑,所述连接管10顶部设有扩大部12,控水架13被放置于所述扩大部12上。
本实用新型设有控水架13,可以将洗好的水果盘子等物品放在控水架13上控水,水由连接管10进入排水管2,避免了移动没有控水的水果盘子等物品时,物品上水滴落至其他地方。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8下方设有液封装置14。由于下水管的液封装置14为现有技术,因此不详细说明。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图5,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8下方设有翻转板15,所述翻转板15的一条直径上固定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两端挂在所述连接管10的内壁上,使所述支撑杆16可沿其中心轴转动。
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当水流到翻转板15上时,支撑杆16两侧的翻转板15受力不平衡,翻转板15翻转,进行排水,不需排水时,翻转板15避免排水管2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10上返。
本实用新型设有液封装置14或翻转板15,避免排水管2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10上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还可以针对多功能洗手池进行自由灵活的配置,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下面就对此进行举例性说明。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可以考虑所述洗手池本体1上方设有水龙头17,所述水龙头17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水龙头17通过蛇皮管18与进水管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水龙头17通过蛇皮管18与进水管相通,扩大了水龙头17的使用范围。
再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可以考虑所述洗手池本体1被放置在高度可调的洗手池架19上,所述排水管2为柔性管,所述洗手池架19由固定活塞20、套筒21和位于套筒21内部的可移动气缸22构成,所述可移动气缸22内部充满有高压氮,可移动气缸22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氮气进出的开关栓。
本实用新型的洗手池本体1被放置在高度可调的洗手池架19上,由于洗手池本体1的高度可调节,方便小孩以及坐轮椅的老人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提供一种可以自由调节设定水位高度的多功能洗手池。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