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93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掘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技术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挖掘机。



背景技术:

在国家基建的大环境下,水利工程中需要大规模开挖水渠,水渠呈倒梯形,原有的挖掘机在开挖水渠上十分不便,方形的挖斗不容易处理水渠底部与地面连接的斜边。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5100272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适用于梯形水渠施工的挖斗,由上平面、右立面、左立面、右斜面、左斜面、后立面、后斜面、下平面六个平面围合而成,形成一个梯形的、一端敞口的挖斗。

上述专利中的挖斗在将原有的小型水渠扩大时,挖斗在窄水渠内难以深入挖掘,梯形边反而影响挖斗的进入,需要方形斗先行开挖处理,使用效率低;另外,对于引水渠、灌溉渠和泄洪渠等等水渠,考虑到不同种类的水渠需要不同的流径,所需要的斜边也不同,单种型号挖斗难以满足多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水渠开挖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多角度开挖水渠功能挖斗的挖掘机,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挖掘机,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活动设置有挖掘臂,所述挖掘臂远离所述车身的一端设置有挖斗,所述挖斗包括主斗,所述主斗靠近所述挖掘臂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主斗和所述连接板连接处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主斗远离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两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斗,所述主斗远离所述连接板一端的内侧活动设置有移动座,所述挖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斗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车身内控制挖掘臂上的挖斗进行挖掘操作,根据水渠所需要的开挖情况,通过驱动组件控制转动斗在主斗上转动,使得转动斗与主斗的角度可以调节,使得水渠的挖掘能够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面对窄水渠需要扩大的情况,挖掘过程中多次调整挖斗,使得挖掘面逐渐增大,不再需要方形斗的加入,单斗可以完成整个操作,快捷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斗包括转动板和挡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主斗远离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两端铰接连接,所述转动板靠近所述连接座一侧且朝向所述连接板的方向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在所述主斗内活动的一端成弧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将转动板上的泥土挡留在转动斗上,起到收集泥土的作用,挡板的弧形端可以保证转动斗在转动的过程与主斗保持紧密的接触,防止部分泥土的流失。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靠近所述主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倒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在主斗内转动的过程中,泥土容易对转动斗的转动起到阻碍,第一倒角可以减少阻碍。

进一步的,所述主斗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挡板的弧形端适配的转动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斗可以在主斗的转动槽内进行转动,转动槽防止了泥土进入转动连接处内,减小了转动的阻碍。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和所述挡板连接处的内壁上设置有圆角;

其中,所述转动斗沿离所述主斗由近至远的方向上,所述圆角的曲率由小变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斗自身的长度过长,转动斗远离主斗的一端远离支撑点,当挖斗挖掘时承载过多泥土时,转动斗远离主斗的一端承受着极大的压力,通过圆角将泥土往主斗方向归拢,额外的泥土适当放落,减少转动斗的压力,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油缸,所述油缸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上,所述转动斗靠近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油缸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缸的活塞杆会推拉固定座,固定座与转动斗同时转动,调节转动斗的挖掘角度,油缸的运行更加稳定,而大部分挖掘机上都使用油缸驱动,能与挖掘机进行紧密的配合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主斗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活动设置有移动座,所述固定轴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移动座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主斗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渠中的大型石块较少,泥土较多,移动座在挖掘的过程中可以松动泥土,松动后的泥土盛放在挖斗内,在转移运输泥土的过程中,泥土能够更加轻松的掉落,大大减少了泥土沾附在挖斗内的情况,为了避免泥土内隐藏的石块可以对设备造成损坏,弹簧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当操作者感受到碰撞力后就能提前停止,再进一步观察情况,保护了设备的运行稳定和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远离所述固定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倒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挖掘过程中,移动座的远离固定轴一侧的面始终第一时间与泥土进行接触,第二倒角使得移动座方便切入泥土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挖掘臂通过连接孔与挖斗进行安装,挖斗与挖掘臂的分离方便了挖掘机挖斗的更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可调节挖斗使得挖掘机整体的适应性更强,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可以改变水渠挖掘的角度,面对窄水渠时,可以先行收拢转动斗进行挖掘,挖掘机在挖掘过程中逐渐打开转动斗知道水渠最终成型;面对宽水渠时,使用单边转动斗对水渠斜边进行修理和挖掘,减少了人工挖掘和回填的时间,使得挖掘能够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挖掘水渠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挖掘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挖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挖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志:1、主斗;2、连接板;3、连接座;4、移动座;5、转动板;6、挡板;7、第一倒角;8、圆角;9、转动槽;10、油缸;11、固定座;12、固定轴;13、弹簧;14、第二倒角;15、连接孔;16、加强筋;100、车身;101、挖掘臂;102、挖斗;103、转动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挖掘机,如图1所示,包括车身100、挖掘臂101和挖斗102,车身100上转动连接有挖掘臂101一端,挖掘臂101远离车身100的一端固定有挖斗102。如图2和图4所示,挖斗102包括主斗1,主斗1侧面成“L”字形,主斗1靠近挖掘臂101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自由端与主斗1另一端方向同向,主斗1和连接板2一体化设置。主斗1和连接板2连接处的外侧固定有连接座3,连接座3与主斗1外壁垂直,连接座3通过加强筋16与连接板2固定,加强挖斗102的稳定性,连接座3靠近连接板2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5,相对设置的连接孔15同轴线且成一组,连接座3上开设有多组连接孔15。挖掘臂101通过连接孔15与挖斗102进行螺栓固定安装,同时挖斗102与挖掘臂101可分离的拆装也方便了挖掘机挖斗102的更换。

如图2和图4所示,主斗1远离连接板2一侧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斗,转动斗包括转动板5和挡板6,转动板5与主斗1远离连接板2一侧的两端铰接连接,转动板5靠近连接座3一侧且朝向连接板2的方向上固定有挡板6,挡板6与转动板5垂直,挡板6在主斗1内活动的一端成弧形,主斗1内壁上开设有与所挡板6的弧形端适配的转动槽9。通过挡板6将转动板5上的泥土挡留在转动斗上,起到收集泥土的作用,挡板6的弧形端可以保证转动斗在转动的过程与主斗1保持紧密的接触,防止部分泥土的流失,转动槽9防止了泥土进入转动连接处内,减小了转动的阻碍。挡板6靠近主斗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倒角7。挡板6在主斗1内转动的过程中,泥土容易对转动斗的转动起到阻碍,第一倒角7可以减少泥土的阻力。转动板5和挡板6连接处的内壁上设置有圆角8;其中,转动斗沿离主斗1由近至远的方向上,圆角8的曲率由小变大。考虑到转动斗远离主斗1的一端远离支撑点,转动斗自身的长度过长时,该端的承载能力十分差,当挖斗102挖掘时承载过多泥土时,转动斗远离主斗1的一端承受着极大的压力,通过圆角8将泥土往主斗1方向归拢,额外的泥土适当放落,减少转动斗的压力,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主斗1远离连接板2一端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座4,主斗1远离连接座3的一侧固定有多个固定轴12,固定轴12与连接板2平行,固定轴12固定在与连接板2垂直的平面上,固定轴12外侧套设有弹簧13,移动座4一端穿过固定轴12,弹簧13两端与移动座4和主斗1弹性连接,移动座4在与连接板2垂直的平面上活动。水渠中的大型石块较少,泥土较多,移动座4在挖掘的过程中可以松动泥土,松动后的泥土盛放在挖斗102内,在转移运输泥土的过程中,泥土能够更加轻松的掉落,大大减少了泥土沾附在挖斗102内的情况,为了避免泥土内隐藏的石块可以对设备造成损坏,弹簧13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当操作者感受到碰撞力后就能提前停止,再进一步观察情况,保护了设备的运行稳定和安全。移动座4远离固定轴12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倒角14。挖掘过程中,移动座4的远离固定轴12一侧的面始终第一时间与泥土进行接触,第二倒角14使得移动座4方便切入泥土内部。

如图4所示,挖斗10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斗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油缸10,油缸10一端同时也是油缸10的缸体一端铰接连接在连接座3远离连接板2的一端上,转动斗靠连接座3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座11,油缸10远离连接座3的一端同时也是油缸10的活塞杆的一端与固定座11铰接连接。通过油缸10的活塞杆推拉固定座11,固定座11与转动斗同时转动,调节转动斗的挖掘角度,油缸10的运行更加稳定,而大部分挖掘机上都使用油缸10驱动,能与挖掘机进行紧密的配合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操作人员在车身100内控制挖掘臂101上的挖斗102进行挖掘操作,根据水渠所需要的开挖情况,通过油缸10控制转动斗在主斗1上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斗与主斗1的角度可以调节,使用挖斗102对泥土进行挖掘即可,移动座4可以松动泥土。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节挖斗102使得挖掘机整体的适应性更强,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可以改变水渠挖掘的角度,面对窄水渠时,可以先行收拢转动斗进行挖掘,挖掘机在挖掘过程中逐渐打开转动斗直到水渠最终成型;面对宽水渠时,使用单边转动斗对水渠斜边进行修理和挖掘,减少了人工挖掘和回填的时间,使得挖掘能够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挖掘水渠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