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5314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硬化面积急剧增加,雨水径流引起的城镇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道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道路面积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一般为10% ~15%,某些城市甚至超过30% ~40%。城镇道路交通负荷大、占地面积多,其地表径流面源污染负荷远超过屋面、广场等硬化面积,成为城镇面源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同时,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匮乏,雨水资源的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协调城市发展中人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把握日益增加的道路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妥善处理道路建设对城市水环境等带来的污染和干扰,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地进行雨水综合利用,成为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城镇道路排水设计还是以“排”为主要思想,这种以简单排放为单一方式和目标的道路排水系统有以下问题:①道路排涝压力大:强降雨情形下,局部道路和立交桥下积水严重;②路面径流污染严重:含有较高污染物浓度的雨水径流和道路清洁水未经处理进入受纳水体,会对水质产生较大冲击,甚至引发水体黑臭;③雨水资源流失严重:路面及周边区域的雨水进入排水管网直接排走,造成大量雨水资源的流失;④城市水循环系统破坏严重:城镇硬化面积增加,阻断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进而破坏城市水循环系统。

传统的道路雨水径流滞留净化技术包括有旋流沉砂、过滤沉淀、雨水调蓄池和渗透/滤等,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雨水口截污效率低、过滤处理工艺能耗高、雨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低、占地面积大、功能单一、生态效果差。现有道路雨水径流的处理技术主要有:①环保雨水口;②道路绿化带下沉式处理。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道路雨水径流,但是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环保雨水口仅能阻拦大的颗粒物进入到雨水管线系统,但无法对重污染的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和净化处理;在道路坡度大的山地城市,仅通过路缘石豁口无法将道路雨水径流引流至下沉式绿地系统,下沉式绿地无法完全发挥雨水调蓄和净化作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利用系统,能够在实现城镇道路面源污染控制的同时,实现雨水资源的再利用,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包括截流式雨水口,与所述截流式雨水口通过水流连接管连接的生物净化系统,以及与所述生物净化系统通过T型穿孔排水管连接的清水收集池,所述截流式雨水口包括悬挂吊篮,所述悬挂吊篮上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生物净化系统包括植物层、位于所述植物层下方的种植土层、位于所述种植土层下方的砾石层以及位于所述砾石层下方的原土层,所述T型穿孔排水管的主管顺沿绿化带的纵向坡度铺设于所述生物净化系统的所述砾石层内;所述清水收集池的下部安装有液位计和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流连接管连接有灌溉系统;所述灌溉系统包括控制处理器,所述控制处理器通过水泵电器控制组件与所述水泵相连,且与液位计相连;当清水收集池内水位达到一定数值,可报警提示;进而启动水泵,进行抽水。

进一步的,所述T型穿孔排水管周围裹有透水土工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提供一种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利用系统,不仅有效控制了城镇道路的面源污染,而且将净化处理后的清洁雨水收集起来用作道路绿化带的日常灌溉用水和道路清洁用水;可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可以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截流式雨水口-生物净化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截流式雨水口-T型穿孔排水管-清水收集池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截流式雨水口;12-悬挂吊篮;13-溢流口;14-水流连接管;2-生物净化系统;21-植物层;22-种植土层;23-砾石层;24-原土层;25-T型穿孔排水管;3-清水收集池;31-液位计;32-水泵;4-灌溉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包括截流式雨水口1,与所述截流式雨水口1通过水流连接管14连接的生物净化系统2,以及与所述生物净化系统2通过T型穿孔排水管25连接的清水收集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式雨水口1包括悬挂吊篮12,所述悬挂吊篮12上部设置有溢流口13;所述生物净化系统2包括植物层21、位于所述植物层21下方的种植土层22、位于所述种植土层22下方的砾石层23以及位于所述砾石层23下方的原土层24,所述T型穿孔排水管25的主管顺沿绿化带的纵向坡度铺设于所述生物净化系统2的所述砾石层23内;所述清水收集池3的下部安装有液位计31和水泵32,所述水泵32的出水口通过水流连接管14连接有灌溉系统4;所述灌溉系统4包括控制处理器,且所述控制处理器通过水泵电器控制组件与所述水泵32相连,与液位计相连;当清水收集池3内水位高达一定数值,可报警提示,进而启动水泵,进行抽水。

进一步的,所述T型穿孔排水管25周围裹有透水土工布。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利用系统,截流式雨水口1使污染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道路清洁水得到收集与处理,轻污染的后期雨水通过市政管网进入河道,补给河道的生态基流;收集到的初期雨水/道路清洁水,进入生物净化系统2,实现雨水的净化处理,减少对城市水环境的污染;净化后的清洁雨水通过T型穿孔排水管进入到清水收集池3,清洁水资源通过灌溉系统4用于道路绿化带灌溉用水和道路清洁用水。

如图2所示所述截流式雨水口1,传统雨水口的设计位置一般在某段道路的低凹点,对地表径流的收水效果最好。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或道路清洗水沿道路横坡和纵坡汇集到雨水口处,为实现重污染初期雨水和道路清洁水的收集和处理,在传统雨水口内部悬挂不锈钢吊篮12。为方便吊篮12内沉积物的清理,该吊篮12外边缘悬挂在传统雨水口的边缘,同时其外部尺寸距雨水口1内壁尺寸的距离为5cm,可人为手动自由取出和安装吊篮12。为不影响截流式雨水口1在强降雨情形下的排水能力,吊篮12的四壁设置有溢流口13,溢流口13一般低于吊篮12上边缘3cm;为保证吊篮12内收集的重污染初期雨水和道路清洁水能通过水流连接管14进入到生物净化系统2内进行净化处理,又考虑到道路、雨水口和绿地三者之间的高程关系,雨水口内部悬挂吊篮12的深度一般为25cm(即低于道路路面25cm)。水流连接管14和吊篮12底部平接,可采用硬质塑料管。

如图2所示所述生物净化系统2,生物净化系统2由上至下的顺序主要包括植物层21、种植土层22、砾石层23和原土层24,结合道路景观和植物的净化功能选择适宜的种植植物,植物种植于种植土上。为保证吊篮12收集的重污染初期雨水和道路清洁水能通过水流连接管14进入到生物净化系统2内进行净化处理,生物净化系统2要低于道路25cm。种植土层22一般为10-15cm,砾石层23一般为20-25cm, T型穿孔排水管25周围裹有透水土工布,设置于砾石层23内。

如图3所示所述T型穿孔排水管25,T型穿孔排水管25的主管顺沿绿化带的纵向坡度铺设于生物净化系统的砾石层23内,其支管和主管垂直相交并均匀分布在砾石层23内。T型穿孔排水管25的设计,收水效果更好,其支管和主管均可收集净化清洁水。雨水径流经过植物层21、种植土层22和砾石层23的逐级净化,进入到T型穿孔排水管25内,最终沿T型排水主管进入到清水收集池3内。

如图3所示所述清水收集池3,所述清水收集池3的下部安装有液位计31和水泵32,所述水泵32的出水口通过水流连接管14和灌溉系统4相连接。灌溉系统4内设置控制处理器和水泵电气控制组件,所述控制器通过水泵电气控制组件和水泵32相连,且与液位计31相连。当清水收集池3内水位达到一定数值,可报警提示;进而启动水泵32,进行抽水。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有效控制城镇道路的面源污染,而且将净化处理后的清洁雨水收集起来用作道路绿化带的日常灌溉用水和道路清洁用水。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可以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了施工简便、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运行维护简单,基建投资费用低等的优点。

施工简便:若传统雨水口的尺寸已定,可标准化预制悬挂吊篮,预制成品可直接用于施工;截流式雨水口的改造,不破坏已建道路,施工简便,对城镇道路交通影响小。截流式雨水口内的悬挂吊篮是活动式悬挂在传统雨水口的外壁,可人为自由取出和安装,便于清理吊篮内的沉积物,可大幅度减少传统雨水口的清淤频率和成本。

占地面积小: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T型穿孔排水管、清水收集池3和灌溉系统均位于道路绿化带内,不占用其他建设用地。

运行维护成本低:城镇道路雨水径流通过植物层、种植土层、砾石层等逐级净化,再通过T型穿孔排水管进入到清水收集池3内的水质较好,清水收集池3内几乎无泥沙沉积,后期维护简便且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