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平移开启的智能液压井盖。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井盖安装后,由于井盖的自重比较重,且体积较大,再加上常年累月的锈蚀及泥沙沉积堵塞问题,会出现打开困难或打不开的现象。另外国家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高度重视,并明确要求检查井盖要有井盖可以实现本地手动开启、关闭;本地自动开启、关闭;远程控制开启、关闭等功能;再者管廊建设是国家百年工程,里面的设施牵扯到水、电、气、通讯等等关乎民生的设施,自然要求不能让其遭到破坏,那么检查口的防盗、防入侵问题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现有技术去解决这些问题。再者在井口尺寸相同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增大井口的有效使用面积,以便人员方便出入和物料的投放。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多种井盖,例如:
CN104912107A公开了一种自动液压井盖,其由固定底座、导向装置、液压油缸、活动盖板、铰链、铰轴组成。工作时,活动盖板在导向装置上,通过液压油缸驱动实现开启、关闭。但并没有公开如何通过电气系统实现远程遥控控制。
CN105951887A公开了液压井盖,包括井盖,与井盖连接的回转轴,与回转轴连接的导向机构,与导向机构连接的液压系统以及与液压系统连接的控制系统。其中,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平台,固定平台,行程控制杆,液压杆和一端固定在井盖上的链条;行程控制杆和液压杆平行设置,
一端固定在导向平台上,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平台上,控制系统设有行程开关,行程控制杆与行程开关配合控制井盖的开启状态,在井盖上设有贯通连通孔,连通孔经液压管与液压系统连通。但其纯机械结构设置复杂,不易应用。
CN105971946A也公开了一种通过储能装置快速开启关闭的液压井盖,包括电磁控制和手动控制、高压储能器、油泵、油缸,可使用电磁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通过油泵使油缸工作,高压储能器在电池控制和手动控制均无法使用时使用代替电池控制和手动控制控制油缸的工作。但其结构设置非常复杂,成本过高,不易大规模应用。
CN205804411U公开了一种液压井盖,包括井盖,与井盖连接的回转轴,与回转轴连接的导向机构,与导向机构连接的液压系统以及与液压系统连接的控制系统。其中,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平台,固定平台,行程控制杆,液压杆和一端固定在井盖上的链条;行程控制杆和液压杆平行设置,一端固定在导向平台上,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平台上,控制系统设有行程开关,行程控制杆与行程开关配合控制井盖的开启状态,在井盖上设有贯通连通孔,连通孔经液压管与液压系统连通。但其结构同样复杂,制作工艺复杂。
CN205776398U公开了一种液压井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在井筒上;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一端与井筒连接,并能以连接点为中心旋转;所述连接支架另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连接支架中部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但其并没有自动开启功能,也没有报警功能。
上述井盖均没有涉及井盖的平移开启。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平移开启的智能液压井盖;本井盖不仅可以实现本地自动开启、关闭;远程控制开启、关闭;本地手动开启关闭,还具备防盗、非法入侵报警功能。其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开启角度近似于180度。大大增加了井口的有效利用面积。非常有利于人员出入物料的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平移开启的智能液压井盖;其不但可以实现自动开启、关闭,并具有良好的防水、防火、防盗及非法入侵报警功能。其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开启角度近180度,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井口的有效利用空间,方便人员出入,及物料的投入。
本实用新型是由底座1、井盖上盖6、平移机构3、铰接轴、油缸 10(或液压马达)、变角度机构2、井盖报警监控装置4及控制柜8组成。柜8内装有液压泵9给油缸10(或液压马达)供油,进而控制油缸10活塞杆的伸缩运动(或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转动);油缸10(或液压马达)驱动平移机构3完成井盖的开启与关闭;底座1与井盖上盖6通过平移机构 3以铰接轴的结构连接;
液压泵9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与油缸10的油路处于密闭状态,油缸活塞杆(或液压马达)无法动作,从而将井盖上盖6锁紧;当井盖遇到振动与非法开启时,井盖报警监控装置4接到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发出声光报警,并将此信息传送到中控系统或移动终端完成报警。
其中在保持其它零部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油缸10及变角度机构2替换为液压马达输出轴直接驱动翻转机构仍然可以实现上述运动。非正常开启的情况下,井盖上盖6发生倾斜或者振动,安装于井盖下方的井盖报警监控装置4会发出声音报警,同时会将信号上传致中控系统或移动终端告知井盖被非法开启。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平移开启的智能液压井盖,其主要由底座1,变角度机构 2,平移机构3,井盖报警监控装置4,井盖方向控制机构5,井盖上盖 6,油管7,控制柜8,和油缸10组成。
优选地,平移机构3通过铰接轴一端与底座1连接,另一端与井盖上盖6连接,变角度机构2附着于平移机构3上,同时又以铰接轴的形式与油缸的活塞杆连接。
优选地,井盖方向控制机构5通过铰接轴分别与底座1与井盖上盖 6连接,油缸10驱动变角度机构2带动平移机构3沿铰接点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井盖上盖6脱离或复位底座1。
优选地,井盖方向控制机构5通过铰接轴分别与底座1和井盖上盖 6连接,平移机构3做圆周运动时使井盖方向控制机构5处于从动状态来控制井盖上盖与底座安装基面始终处于平行状态并与底座上沿呈180 度角。
优选地,油缸10通过油管7与控制柜8相连接。控制柜8内部装有液压泵9,和井盖控制系统。
优选地,液压泵9并列设置电动液压泵和手动液压泵,井盖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和电控系统,井盖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液压泵的启动与停止,同时控制油路的流动方向,进而驱动油缸10工作。
优选地,井盖报警监控装置4和控制柜8与中控系统或移动终端连接,连接方式选自wifi方式、NFC方式、RFID方式或蜂窝方式。
更优选地,井盖开启的运动状态为井盖被平行于底座安装基面而移开井口最终与底座上表面呈近似于180度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可自动开启与关闭,并能使开启角度近似于180度、省时省力、最大限度提高井口的有效利用空间便于逃生。
无电状态下可手动开启,便于断电时人员逃生。
油缸(或液压马达)自锁可起到防盗功能,井盖防盗监控系统在非法入侵时完成现场警示,并向平台报告非法入侵信息,可有利于管廊内部的防盗与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闭合状态井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开启状态井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平移开启的智能液压井盖包括:底座1,变角度机构2,平移机构3,井盖报警监控装置4,井盖方向控制机构5,井盖上盖6,油管7,控制柜8,液压泵9,油缸10等组成。
平移机构3通过铰接轴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井盖上盖6连接,变角度机构2附着于平移机构3的铰接轴上,同时又同时又以铰接轴的形式与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井盖控制机构5通过铰接轴分别与底1和井盖上盖6连接。井盖报警监控装置4附着于井盖上盖6的下面,油缸10 安装在底座1上,通过油管7与控制柜8相连接。控制柜8内部装有液压泵9,其平行设置有电动液压泵和手动液压泵,控制柜8内部还有井盖控制系统,井盖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和电控系统,井盖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液压泵的启动与停止,同时控制油路的流动方向,进而驱动油缸油缸10工作。
井盖的开启过程中井盖始终与底座所安装的基面成平行状态。
工作过程如下:按下控制柜8上的开启按钮液压泵9开始给油缸10 供油,油缸活塞杆开始上升,活塞杆推动变角度机构2做圆周运动,变角度机构2带动与之相连的平移机构3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将井盖上盖6 举起使其脱离井座1,与此同时井盖方向控制机构5控制井盖上盖6在翻转过程中井盖表面始终与底座安装基面处于平行状态。井盖上盖6平移到位后,井盖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液压油泵停止为油缸10供油,井盖完成开启过程;摁下控制柜8上的关闭按钮后,液压泵9开始给油缸10 供油,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缩回,平移机构3反方向旋转带动井盖向下回落,直至井盖上盖6与底座1完全闭合,井盖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油泵9 停止为油缸供油,井盖完成关闭过程。
井盖报警监控装置4和控制柜8与中控系统或移动终端连接,连接方式选自wifi方式、NFC方式、RFID方式或蜂窝方式。井盖报警监控装置4可将信息反馈给中控系统或移动终端;中控系统或移动终端可远程控制控制柜10。
其中在保持其它零部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油缸10及变角度机构2替换为液压马达输出轴直接驱动翻转机构仍然可以实现上述运动。
在井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液压泵9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油缸10 的进出油口与液压泵9处于切断状态,此时油缸10即无法进油也无法回油处于自锁状态,在油缸10自锁力的状态下,井盖上盖6无法打开,起到了一定的防盗作用;另外非正常开启的情况下,井盖上盖发生倾斜或者振动,安装于井盖下方的井盖报警监控装置会发出声音报警,同时会将信号上传致监控平台告知井盖被非法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