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矩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948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矩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矩形装置。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现有技术中,为了治理水土流失,提出过一些采用土工织物材料作为衬里的阻挡装置,但是衬里增加了结构的成本和复杂程度,并且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例如强烈的阳光、风、雨、雪、沙等恶劣条件下,土工织物材料容易老化,导致阻挡装置出现裂口、裂缝,使阻挡装置内部的填充物脱落泄露,起不到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矩形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简化结构、提高治理水土流失的矩形装置的抗老化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治理水土流失的矩形装置包括由左到右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矩形水土保持单元,相邻的矩形水土保持单元共用同一个隔板;每一个矩形水土保持单元由两个隔板和两个侧板组成,每一个隔板和侧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X形的排水槽,每一个矩形水土保持单元中均填充有土壤石块混合物;隔板和侧板均包括第一保护层、多个中间蜂巢状支撑层和第二保护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将多个中间蜂巢状支撑层夹在中间,多个中间蜂巢状支撑层在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之间由左到右依次紧密排列。

所述的第二保护层上还设置有多个互相平行的折叠预制线。

所述隔板和侧板之间的交合线与所述的多个互相平行的折叠预制线中的一条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治理水土流失的矩形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而且抗老化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治理水土流失的矩形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所述的治理水土流失的矩形装置的隔板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治理水土流失的矩形装置包括由左到右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矩形水土保持单元,相邻的矩形水土保持单元共用同一个隔板(例如图1中的第一隔板34和第二隔板5);每一个矩形水土保持单元由两个隔板和两个侧板组成(例如图1中的第一隔板34、第一侧板313、第二隔板35和第二侧板312),每一个隔板和侧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X形的排水槽,每一个矩形水土保持单元中均填充有土壤石块混合物。如图2所示,隔板和侧板均包括第一保护层401、多个中间蜂巢状支撑层403和第二保护层402,第一保护层401和第二保护层402将多个中间蜂巢状支撑层403夹在中间,多个中间蜂巢状支撑层403在第一保护层401和第二保护层402之间由左到右依次紧密排列。

作为优选,第一保护层401和第二保护层402均为机织聚丙烯板材制成,中间蜂巢状支撑层403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封闭的蜂巢状支撑层能够提供极好的弹性,不容易老化,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第二保护层402上还设置有多个互相平行的折叠预制线405。

所述隔板和侧板之间的交合线(例如图1中,第一隔板34与第一侧板313之间的第一交合线、第一侧板313与第二隔板35之间的第二交合线、第二隔板35与第二侧板312之间的第三交合线、第二侧板312与第一隔板34之间的第四交合线)与所述的多个互相平行的折叠预制线405中的一条重叠。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