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粪桶下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8282阅读:1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粪桶下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粪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化粪桶下盖。



背景技术:

化粪桶主要用于农村户厕粪池改造,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而设计的化粪池。现有技术中的化粪桶包括化粪桶上盖和化粪桶下盖;其中,在化粪桶上盖的开口处设有第一连接端面,在化粪桶下盖的开口处设有第二连接端面,第一连接端面和第二连接端面均为平端面,在第一连接端面和第二连接端面上分别对应开设多个螺栓孔,在第一连接端面和/或第二连接端面上设有环形密封槽。此种结构的化粪桶安装过程如下:首先通过胶体将密封圈固定在环形密封槽内,然后将化粪桶上盖扣合在化粪桶下盖上,最后通过螺栓将化粪桶上盖与化粪桶下盖固定好。此种螺栓安装方式,由于需要在化粪桶下盖上开设多个螺栓孔,因此化粪桶下盖的整体性差,化粪桶上盖与化粪桶下盖的安装麻烦,化粪桶的密封效果差。此外,由于化粪桶下盖的侧面呈圆台形,因此当埋于地下时容易受到周围土壤的挤压力而被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化粪桶下盖,其结构简单,且免去了螺栓固定的诸多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粪桶下盖,包括下盖本体,下盖本体的顶部开口,在下盖本体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环形连接端面;在环形连接端面的外侧边沿处设有垂直于该环形连接端面的环形挡板;在环形连接端面的内侧边沿处设有向上凸出于该环形连接端面的环形压条,环形压条的高度低于环形挡板的高度,在环形压条与环形挡板之间设有环形槽。

优选地,下盖本体的顶部直径大于下盖本体的底部直径,且由下盖本体的顶部向下盖本体的底部方向,下盖本体的截面直径由大逐渐增小;下盖本体的下部侧面为向外凸出的弧面。

优选地,所述下盖本体的侧面设有若干条横向和纵向相互交织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化粪桶下盖,在其环形连接端面的外侧边沿以及内侧边沿处分别设有环形挡板和环形压条,且在环形挡板与环形压条之间形成环形槽。当需要安装化粪桶时,只需要先将上述环形槽内抹上混凝土及灰膏等,然后将化粪桶上盖扣合在化粪桶下盖上即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化粪桶下盖采用混凝土及灰膏与化粪桶上盖进行密封,因而省去了螺栓安装时的诸多不足之处,化粪桶的安装过程更加简便、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化粪桶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化粪桶下盖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化粪桶下盖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化粪桶下盖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B部放大图;

其中,101-下盖本体,102-环形连接端面,103-环形挡板,104-环形压条,105-环形槽,10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一种化粪桶下盖,包括下盖本体101,下盖本体101的顶部开口,在下盖本体101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环形连接端面102。

在环形连接端面102的外侧边沿处设有垂直于该环形连接端面的环形挡板103。环形挡板103可以有效阻止化粪桶上盖与化粪桶下盖安装过程中混凝土及灰膏等溢出。

在环形连接端面102的内侧边沿处设有向上凸出于该环形连接端面的环形压条104。环形压条104的高度低于环形挡板103的高度。在环形压条与环形挡板之间设有环形槽105。

通过设计上述环形槽105,便于利用混凝土及灰膏等实现对本实用新型中化粪桶下盖与化粪桶上盖的密封,从而使得化粪桶安装过程更加简便、密封性更好。

下盖本体101的顶部直径大于下盖本体101的底部直径,且由下盖本体101的顶部向下盖本体101的底部方向,下盖本体101的截面直径由大逐渐增小。

优选地,下盖本体101的下部侧面为向外凸出的弧面,如图1和图2所示,此种设计便于提高化粪桶下盖整体的抗压强度。其中,向外凸出是指向下盖本体101的外侧凸出。

在下盖本体101的侧面设有若干条横向和纵向相互交织的加强筋,例如加强筋106。优选地,加强筋106设置在下盖本体101的外侧面上,下盖本体101的内侧面为光滑面。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