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砂层土质下集水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8142阅读:14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坑,尤其涉及一种流砂层土质下集水坑。



背景技术:

地下室底板等建筑设施为了满足建筑要求经常需要设置集水坑,集水坑可用于暂时存放需要排出的污水或者其他杂用水;在某些深基坑施工中,基底会遇到流砂土层,在开挖集水坑时,边坡(一般为45度或60度)往往不易形成,容易边挖边塌,最后挖成一个边坡没有棱角的大坑,在此情况下,为了最终成坑,需要进行处理,方能进行后续的防水、绑钢筋等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砂层土质下集水坑,要解决现有技术边坡不易形成,不易进行后续作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砂层土质下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截面为梯形,集水坑上边沿向四周延伸,集水坑内部及向四周延伸的边沿部位铺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流沙层上的六角网层、细石砼层、灰砂砖层、找平层和防水保护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细石砼层为在六角网层上拍打或喷射C20混凝土形成。

此外,所述灰砂砖层为MU10灰砂砖。

更加优选地,所述找平层为在灰砂砖层上铺设20厚DP砂浆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集水坑边坡以自然形态开挖至其不流动时对其进行处理,方便对集水坑进行后续的防水、绑钢筋等作业,提升了集水坑的结构连接性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加固功能,能进一步增强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砂层土质下集水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流沙层;2-六角网层;3-细石砼层;4-灰砂砖层;5-找平层;6-防水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一种流砂层土质下集水坑,如图1所示,集水坑截面为梯形,集水坑上边沿向四周延伸,集水坑内部及向四周延伸的边沿部位铺设有保护层,保护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流沙层1上的六角网层2、细石砼层3、灰砂砖层4、找平层5和防水保护层6,细石砼层3为在六角网层2上拍打或喷射C20混凝土形成,灰砂砖层4为MU10灰砂砖。找平层5为在灰砂砖层4上铺设20mm厚DP砂浆形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