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9536阅读:1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



背景技术:

板桩是一种建筑预制构件,相比传统的现场施工而言,采用板桩能够大大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工人的劳动量,提高工程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随着施工环境的不同,所需板桩的长度也随之改变,但板桩多为批量的同规格生产,所以长需要接桩来满足实际生产,但是现有的板桩接头连接复杂,操作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且连接不牢固。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装配速度快,连接牢固,结构简单,适应多种施工环境的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研发出一种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解决了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包括内螺纹连接箍、外螺纹连接筒、连接螺钉和连接爪钩,

所述内螺纹连接箍上部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内螺纹连接箍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抓接槽,所述内螺纹连接箍下部设有第一方形通孔;

下部为圆台形的所述外螺纹连接筒下部设有第一螺纹面,所述外螺纹连接筒上部设有第二方形通孔,所述外螺纹连接筒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抓接槽,所述第一螺纹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外螺纹连接筒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面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螺钉头部由左至右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三螺纹孔;

所述连接爪钩包括上爪钩和下爪钩,所述上爪钩头部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抓接槽,所述下爪钩头部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抓接槽。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螺纹孔为由上至下逐渐收缩的圆台形,所述第一抓接槽为倾斜倒置的U形。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抓接槽为倾斜的U形,所述外螺纹连接筒上端外侧表面设有六边形防滑纹。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螺纹连接箍中部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卡块。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螺纹连接筒下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卡块配合连接的定位板。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爪钩还包括连接螺套,所述连接螺套外侧面为六边形,所述连接螺套上部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连接螺套下部设有球形容纳腔。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爪钩的尾部设有第二螺纹面,所述上爪钩的尾部与所述连接螺套的所述第四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爪钩的尾部固定连接有球形连接件,所述球形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球形容纳腔内。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球形连接件的直径小于所述球形容纳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工人的劳动量,提高工程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连接速度快,连接牢固;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结构简单,连接容易,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外螺纹连接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内螺纹连接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所述连接螺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螺纹连接箍,2、外螺纹连接筒,3、连接螺钉,4、连接爪钩, 11、第一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3、第一抓接槽,14、第一方形通孔,21、第一螺纹面,22、第二方形通孔,23、第二抓接槽,24、第三螺纹孔,41、上爪钩,42、下爪钩,25、六边形防滑纹,15、限位卡块,26、定位板,43连接螺套,431、第四螺纹孔,432、球形容纳腔,411、第二螺纹面,421、球形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包括内螺纹连接箍1、外螺纹连接筒2、连接螺钉3和连接爪钩4,

所述内螺纹连接箍1上部设有第一螺纹孔11,所述第一螺纹孔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螺纹孔12,所述内螺纹连接箍1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抓接槽13,所述内螺纹连接箍1下部设有第一方形通孔14;

下部为圆台形的所述外螺纹连接筒2下部设有第一螺纹面21,所述外螺纹连接筒2上部设有第二方形通孔22,所述外螺纹连接筒2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抓接槽23,所述第一螺纹面2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螺纹孔24,所述外螺纹连接筒2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面2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1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螺钉3头部由左至右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12和所述第三螺纹孔24;

所述连接爪钩4包括上爪钩41和下爪钩42,所述上爪钩41头部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抓接槽23,所述下爪钩42头部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抓接槽13。

所述连接螺钉3既可以加强所述内螺纹连接箍1和所述外螺纹连接筒2的连接,又可以防止所述内螺纹连接箍1和所述外螺纹连接筒2发生相对转动。

所述连接爪钩4进一步加强了所述内螺纹连接箍1和所述外螺纹连接筒2 的连接,提高板桩连接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螺纹孔11为由上至下逐渐收缩的圆台形,所述第一抓接槽13为倾斜倒置的U形。

采用此结构,所述第一螺纹孔11和所述第一螺纹面21连接后,力学性能增加,提高板桩的抗压能力。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抓接槽23为倾斜的U形,所述外螺纹连接筒2上端外侧表面设有六边形防滑纹25。

所述六边形防滑纹25为所述内螺纹连接箍1和所述外螺纹连接筒2旋转连接时提高良好的受力点,安装快捷方便。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螺纹连接箍1中部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卡块15。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螺纹连接筒2下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卡块15配合连接的定位板26。

采用此结构,使得所述第一螺纹孔11和所述第一螺纹面21螺纹连接时快速定位,提高施工速度。

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爪钩4 还包括连接螺套43,所述连接螺套43外侧面为六边形,所述连接螺套43上部设有第四螺纹孔431,所述连接螺套43下部设有球形容纳腔432。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爪钩41的尾部设有第二螺纹面411,所述上爪钩41的尾部与所述连接螺套43的所述第四螺纹孔431螺纹连接。

所述上爪钩41的尾部与所述连接螺套43的所述第四螺纹孔431螺纹连接,可根据施工情况通过旋转所述连接螺套43来调整所述第四螺纹孔431与所述第二螺纹面411的连接长度来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爪钩42的尾部固定连接有球形连接件421,所述球形连接件421安装在所述球形容纳腔432内。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球形连接件421的直径小于所述球形容纳腔432的直径。

采用此结构,使得所述下爪钩42与所述连接螺套43的连接为可水平方向的转动,从而不限制所述连接螺套43的旋转,达到拉紧所述上爪钩41和所述下爪钩42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实心方桩加强板桩接头,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工人的劳动量,提高工程质量,连接速度快,连接牢固,提高连接后板桩的强度和稳定性,安全性能好。适用于不同工程和地质条件的施工需要,广泛应用于大江大河防洪减灾、内河及湖泊护岸的整治和加固、港口码头工程、堤坝抢险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公路铁路的路基护坡挡土、城市建筑基坑围护及作为永久性的地下连续墙等工程领域的板桩的接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法,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