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板后浇带封闭引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6959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板后浇带封闭引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底板后浇带封闭引水装置。



背景技术:

南方地区地下水丰富,地下室进行底板后浇带封闭后,如果不适当进行降排水,往往会因为地下水压力作用,导致底板新浇筑的后浇带产生许多自上而下贯通的裂缝。地下水通过裂缝向外冒出,易导致地下室积水严重,给施工带来诸多的不便。为克服这一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底板后浇带封闭引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底板后浇带封闭引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后浇带浇筑完成后易开裂和排水过程较慢影响工期进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底板后浇带封闭引水装置,包括施工段,施工段内设置有集水井,施工段包括底板,底板的上部设置有装修层,底板的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基础垫层和地基,底板内设置有后浇带,后浇带内设置有空心圆钢管,圆钢管的顶部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的右端连接有出水口。

所述圆钢管通过连接弯头连接导流管,导流管位于装修层内,圆钢管的外侧设置有止水环。

所述止水环位于圆钢管中部靠上的位置,止水环和圆钢管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所述底板和后浇带的接触处设置有止水钢板。

所述底板内设置有两处底板钢筋,所述后浇带的底部设置在下部底板钢筋上。

本实用新型在浇筑后浇带前先将圆钢管放入,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圆钢管连接有导流管,地下水沿圆钢管、导流管、出水口流至集水井,可在排水过程中进行装修层的施工,在大大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地下水对后浇带的侵蚀,保证工程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圆钢管外侧设置有止水环,防止地下水顺着圆钢管和后浇带之间的空隙往外冒水,将地下水阻挡在止水环下部,底板和后浇带的接触处设置有止水钢板,避免地下水沿底板和后浇带的缝隙涌出;本实用新型在排出地下水后进行装修层的施工,避免后浇带出现裂缝影响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底板后浇带封闭引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I。

图中:1、施工段 2、集水井 3、后浇带 4、圆钢管 5、连接弯头6、导流管 7、出水口 11、底板 12、装修层 13、混凝土保护层 14、基础垫层 15、地基 16、底板钢筋 17、止水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板后浇带封闭引水装置,包括施工段1,施工段1内设置有集水井2,施工段1包括底板11,底板11的上部设置有装修层12,底板11的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13、基础垫层14和地基15,底板11内设置有后浇带3,后浇带3内设置有空心圆钢管4,圆钢管4的顶部连接有导流管6,导流管6的右端连接有出水口7。

所述圆钢管4通过连接弯头5连接导流管6,导流管6位于装修层12内,圆钢管4的外侧设置有止水环。

所述止水环位于圆钢管4中部靠上的位置,止水环和圆钢管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所述底板11和后浇带3的接触处设置有止水钢板17。

所述底板11内设置有两处底板钢筋16,所述后浇带3的底部设置在下部底板钢筋16上。

本实用新型能在底板后浇带封闭后,进行降排水的同时进行装修层的施工,减小地下水压力作用的同时加快了工期进度,防止后浇带裂缝的产生及地下室积水现象,保证工程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