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863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围堰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



背景技术:

钢围堰是承台施工的挡水结构,桥梁深水基础施工中通常均需采用钢围堰,通常使用的围堰按结构可分为单壁式围堰和双壁式围堰两种。采用双壁钢围堰对水中墩承台进行施工时,由于水中墩承台支撑于钻孔桩上,因而需先对钻孔桩进行施工。对钻孔桩进行施工时,采用钢护筒进行施工;并且需在已下放到位的双壁钢围堰上搭设用于施工钻孔桩的钻孔平台。实际施工过程中,钻孔平台的平稳性和稳固性均至关重要,目前所采用的钻孔平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复杂、拆装不便、稳固性较差等多种缺陷,并且所搭设的钻孔平台与已下放到位的钢护筒之间一般均无任何连接关系,钢护筒上部通常需伸出至钻孔平台上方,因而钻孔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桩孔桩数量多且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碰撞到预先下放到位的钢护筒,造成钢护筒移位,同时钻孔平台直接支撑于双壁钢围堰上,容易造成双壁钢围堰上以为,因而影响钻孔桩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设置有护筒连接结构,双壁钢围堰以及位于双壁钢围堰内的所有钢护筒均通过护筒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并且上下两个支撑平台组成的组合式支撑平台支撑于护筒连接结构上,护筒连接结构为直接承重结构,双壁钢围堰与钢护筒的稳定性均能得到有效保证,整体结构简单、稳固且拆装简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于双壁钢围堰上的下支撑平台和支撑于所述下支撑平台上的上支撑平台;所述双壁钢围堰为下沉至河床上且用于施工水中墩的立方体形钢套箱,所述水中墩包括多根钻孔桩、支撑于多根所述钻孔桩上的水中承台和位于所述水中承台上的钢筋混凝土墩身;多根所述钻孔桩呈多排多列布设;所述下支撑平台和所述上支撑平台上均开有多个供用于施工钻孔桩的钢护筒穿出的通孔,多个所述钢护筒通过护筒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护筒连接结构包括多个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向连接梁,所述护筒连接结构中的所有横向连接梁分多排多列布设,每个所述横向连接梁均沿双壁钢围堰的长度方向布设;多个所述钢护筒呈多排多列布设,每排所述钢护筒均包括多个沿双壁钢围堰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钢护筒,每排所述钢护筒中相邻两个所述钢护筒的上部之间均通过一个横向连接梁进行连接,位于最左侧的一列所述钢护筒和位于最右侧的一列所述钢护筒中每个所述钢护筒与双壁钢围堰之间均通过一个横向连接梁进行连接;所述下支撑平台支撑于所述护筒连接结构上,所述下支撑平台包括多道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纵梁,每道所述纵梁和横向连接梁均呈垂直布设,每道所述纵梁均支撑于一列所述横向连接梁上;所述上支撑平台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且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向分配梁,每道所述横向分配梁均支撑于多道所述纵梁上;所述纵梁、横向连接梁和横向分配梁均呈水平布设。

上述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纵梁为贝雷梁。

上述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护筒连接结构上部与双壁钢围堰上部相平齐,每道所述纵梁的两端均支撑于双壁钢围堰上。

上述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护筒连接结构中位于最左侧的纵梁和位于最右侧的纵梁均为边侧纵梁,所述边侧纵梁的外侧均支撑于双壁钢围堰上。

上述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护筒连接结构还包括多道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纵向连接梁,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分多排多列布设,每道所述纵向连接梁均与横向连接梁呈垂直布设;每列所述钢护筒中相邻两个所述钢护筒的上部之间均通过一道纵向连接梁进行连接,位于最前侧的一排所述钢护筒和位于最后侧的一列所述钢护筒中每个所述钢护筒与双壁钢围堰之间均通过一道纵向连接梁进行连接。

上述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纵向连接梁呈水平布设,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与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上述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横向连接梁和纵向连接梁均为工字钢。

上述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其特征是:还包括搭设于所述上支撑平台上的平面钢板,所述平面钢板呈水平布设且其上开有多个供钢护筒穿出的通孔。

上述基于双壁钢围堰的钻孔平台,其特征是:还包括布设在所述上支撑平台四周外侧的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成本低,拆装方便。

2、搭设方便,投入人力物力较少。

3、使用效果好,双壁钢围堰以及位于双壁钢围堰内的所有钢护筒均通过护筒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并且上下两个支撑平台组成的组合式支撑平台支撑于护筒连接结构上,护筒连接结构为直接承重结构,双壁钢围堰与钢护筒的稳定性均能得到有效保证,整体结构简单、稳固且拆装简便。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过程中,双壁钢围堰与钢护筒的位置均不易发生移动,能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双壁钢围堰; 2—钻孔桩; 3—水中承台;

4—钢护筒; 5—横向连接梁; 6—纵梁;

7—横向分配梁; 8—纵向连接梁; 9—平面钢板;

10—防护栏; 11—下连接横梁; 12—限位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于双壁钢围堰1上的下支撑平台和支撑于所述下支撑平台上的上支撑平台;所述双壁钢围堰1为下沉至河床上且用于施工水中墩的立方体形钢套箱,所述水中墩包括多根钻孔桩2、支撑于多根所述钻孔桩2上的水中承台3和位于所述水中承台3上的钢筋混凝土墩身;多根所述钻孔桩2呈多排多列布设;所述下支撑平台和所述上支撑平台上均开有多个供用于施工钻孔桩2的钢护筒4穿出的通孔,多个所述钢护筒4通过护筒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护筒连接结构包括多个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向连接梁5,所述护筒连接结构中的所有横向连接梁5分多排多列布设,每个所述横向连接梁5均沿双壁钢围堰1的长度方向布设;多个所述钢护筒4呈多排多列布设,每排所述钢护筒4均包括多个沿双壁钢围堰1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钢护筒4,每排所述钢护筒4中相邻两个所述钢护筒4的上部之间均通过一个横向连接梁5进行连接,位于最左侧的一列所述钢护筒4和位于最右侧的一列所述钢护筒4中每个所述钢护筒4与双壁钢围堰1之间均通过一个横向连接梁5进行连接;所述下支撑平台支撑于所述护筒连接结构上,所述下支撑平台包括多道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纵梁6,每道所述纵梁6和横向连接梁5均呈垂直布设,每道所述纵梁6均支撑于一列所述横向连接梁5上;所述上支撑平台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且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向分配梁7,每道所述横向分配梁7均支撑于多道所述纵梁6上;所述纵梁6、横向连接梁5和横向分配梁7均呈水平布设。

本实施例中,每道所述纵梁6底部与对其进行支撑的各横向连接梁5之间均通过多个限位卡12进行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限位卡12沿横向连接梁5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

每道所述横向分配梁7均通过所述上支撑平台中的各横向分配梁7之间均通过限位卡12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护筒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下连接横梁11,多个所述下连接横梁11分多排多列布设,每个所述下连接横梁11均沿双壁钢围堰1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下连接横梁11与横向连接梁5呈平行布设,每个所述横向连接梁5的正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下连接横梁11;每排所述钢护筒4中相邻两个所述钢护筒4的中上部之间均通过一个下连接横梁11进行连接,位于最左侧的一列所述钢护筒4和位于最右侧的一列所述钢护筒4中每个所述钢护筒4与双壁钢围堰1之间均通过一个下连接横梁11进行连接。

位于最左侧的一道所述纵梁6为左侧纵梁,所述左侧纵梁的左侧底部支撑于双壁钢围堰1上,位于最右侧的一道所述纵梁6为右侧纵梁,所述右侧纵梁的右侧底部支撑于双壁钢围堰1上。所述左侧纵梁和所述右侧纵梁与双壁钢围堰1之间均通过沿纵梁6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多个限位卡12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钻孔桩为。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梁6为贝雷梁。

实际施工时,所述纵梁6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支撑梁。

本实施例中,所述护筒连接结构上部与双壁钢围堰1上部相平齐,每道所述纵梁6的两端均支撑于双壁钢围堰1上。

所述护筒连接结构中位于最左侧的纵梁6和位于最右侧的纵梁6均为边侧纵梁,所述边侧纵梁的外侧均支撑于双壁钢围堰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护筒连接结构还包括多道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纵向连接梁8,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8分多排多列布设,每道所述纵向连接梁8均与横向连接梁5呈垂直布设;每列所述钢护筒4中相邻两个所述钢护筒4的上部之间均通过一道纵向连接梁8进行连接,位于最前侧的一排所述钢护筒4和位于最后侧的一列所述钢护筒4中每个所述钢护筒4与双壁钢围堰1之间均通过一道纵向连接梁8进行连接。

并且,所述纵向连接梁8呈水平布设,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8与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5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连接梁5和纵向连接梁8均为工字钢。

实际施工时,所述横向连接梁5和纵向连接梁8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型钢。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搭设于所述上支撑平台上的平面钢板9,所述平面钢板9呈水平布设且其上开有多个供钢护筒4穿出的通孔。

所述平面钢板9上均开有多个供用于施工钻孔桩2的钢护筒4穿出的通孔。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布设在所述上支撑平台四周外侧的防护栏10。

实际施工过程中,待双壁钢围堰1和钢护筒4均下放到位后,先对所述护筒连接结构进行搭设,再在所述护筒连接结构搭设所述下支撑平台,最后在所述下支撑平台搭设所述上支撑平台即可。所述上支撑平台与所述下支撑平台组成组合式支撑平台,该组合式支撑平台支撑于护筒连接结构上,护筒连接结构为直接承重结构,由于双壁钢围堰以及位于双壁钢围堰内的所有钢护筒均通过护筒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因而护筒连接结构、双壁钢围堰以及位于双壁钢围堰内的所有钢护筒整体受力,并且所承受作用力经护筒连接结构后再传递至双壁钢围堰和钢护筒,双壁钢围堰与钢护筒的稳定性均能得到有效保证,施工过程中双壁钢围堰与钢护筒的位置均不易发生移动,能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