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9740发布日期:2018-06-02 06:2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土地基加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软土地基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广泛分布,其高压缩性和低抗剪强度的不良工程特性使得在其在用于工程之前必须得到处理,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围海造地工程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来源的淤泥的大量堆积更是突出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而目前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法包括强夯法、真空预压、堆载预压等,这些方法以力学加固和土体固结为基本机理,处理的速率与土体的渗透性密切相关,故在低渗透性的软粘土地基中费时长久,甚至不能达到预期的加固目的;化学法包括水泥搅拌桩法、电渗法、注浆法、微生物注浆法等,这些方法中部分方法虽然加固效果明显,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风干固结加固软土地基装置,可以直接对拟加固范围内的软土通过水分蒸发和温度变化,较快、较好地将软土硬化,达到软土地基加固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包括设于预加固的软土外围的止水帷幕、伸入软土中的若干风干管和风干管配设的水气泵,所述水气泵配设的管道通入所述风干管;所述风干管管壁设有若干通孔。

优选方案为:若干风干管呈梅花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插入软土中的风干管来改变软土土体温度并且加速软土中的水分蒸发,进而到达地基加固的效果和作用,利用风干固结加固软土的原理,在加固范围外侧做一圈止水帷幕,通过进行吹气或抽气(在初期将管底水抽出)使深部软土通过水分蒸发和温度变化,实现其土体硬化,再结合土体上部地基处理方案,可以更快的达到地基加固的作用,从而达到节约工程造价、提高加固效果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工程经济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干管层面的平面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装置,一包括设于拟加固的软土地基上的软土外围的止水帷幕4、伸入软土中的若干风干管1和风干管配设的水气泵2,水气泵2配设的管道3通入风干管1的底部;其中,风干管1的管壁设有若干通孔,伸入软土中的若干个风干管1呈梅花形布置。

在软土的上部,主要由于大气循环以及温度的变化,以及上体中水分的蒸发,导致上部土体广泛分布有一层硬度较大的土层,相比下覆软土地基,其密实度较大、压缩性和抗剪强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刚度,能够承担一部分外部荷载,被称之为硬壳层。常规试验显示硬壳层较下部软土呈现出含水量和饱和度低、孔隙比小、干密度及天然密度均较大、比重较小的现象。因此,通过在软土层搭建大气及温度互通的通道,使深部软土通过水分蒸发和温度变化,实现其水分蒸发和土体硬化,可以达到较好的地基加固效果和作用,目前通过自然风干的方式,其水分蒸发速率较慢,但通过进行吹气或抽气可以达到较好的风干效果。

具体实施时,先在软土地基加固范围外侧做一圈止水帷幕4,然后将加固范围内的风干管成梅花形布置,利用水气泵2先将风干管1底下的水抽出,然后利用水气泵2对风干管1内进行吹气或抽气使加固范围内深部软土通过水分蒸发和温度变化,从风干管1中取走软土土体中的水分,加速土体中水分蒸发,实现其土体硬化,可以较快的较好的达到地基加固效果和作用,这样可以在后期结合不同的土顶部处理方案增强软土加固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专利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