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HC管桩作支撑体系格构柱穿越主体结构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136发布日期:2018-07-11 01:3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HC管桩作支撑体系格构柱的连接器,涉及使用该连接器替代PHC管桩部分节段使得在该节段区域内的钢支撑、混凝土支撑及构筑物主体结构安全可靠穿越,从而实现替代传统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钢立柱的支撑体系。可应用于目前建筑领域内的各类市政、房建基坑工程。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居住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土地资源日益匮乏,人们逐渐将注意力投入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各种建构筑物纷纷向地下延伸,伴随而来的就是深基坑工程数量的增加。对于大型深基坑工程来说可采取的围护体形式多种多样,有SMW工法桩、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支撑形式是千变万化,有混凝土支撑、钢管支撑、型钢支撑等,但其中起到围护体系稳定的关键部分——格构柱的形式基本仍然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立柱的形式。主要缺点是:(1)环境污染大:由于格构柱底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形式,而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废弃的泥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2)场地条件多:无论是灌注桩的钢筋笼还是钢立柱均需要在现场进行加工拼装,因此,需要准备相应的加工场地、吊装运输设备等。(3)施工进度慢:相较于PHC管桩而言,钻孔灌注桩的成桩速度仅为预制桩的1/20,且随着的桩径、桩长增加,功效差距越发扩大。(4)质量控制难:钻孔灌注桩成孔孔径、垂直度、沉渣厚度、混凝土浇筑以及钢筋笼及钢立柱现场加工安装等质量关键点多,控制难度大。(5)施工工艺缺陷:混凝土支撑及结构中的主筋遇到钢立柱无法穿越,导致钢筋断开,即使采用补强措施仍存在隐患。此外,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时侵入钢立柱内部多余混凝土需要人工凿除,费时费工,且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结构渗漏。(6)施工工艺复杂:前期桩基施工中包含钻孔、清孔、钢筋笼及钢立柱吊装、水下混凝土浇筑,后期土方开挖及结构制作阶段包含桩头浮渣凿除、钢筋调直锚固等多道工序,进而导致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程序变得较为繁琐。(7)施工费用高:钻孔灌注桩以及钢立柱施工成本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桩,同时,上述桩型仅单纯作为格构柱使用,在实际基坑围护工程中应用的数量较少,使得单价进一步提高,施工费用增加。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PHC管桩作支撑体系格构柱穿越主体结构的连接器,克服环境污染大、场地条件多、施工进度慢、质量控制难、施工工艺缺陷等一系列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PHC管桩作支撑体系格构柱穿越主体结构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为厚壁无缝钢管,厚壁无缝钢管管内灌注填充料,厚壁无缝钢管上端填充料内预埋吊装件,所述厚壁无缝钢管上下端管壁设置剖口,所述厚壁无缝钢管侧壁开孔,放置纵向预留接驳器和横向预留接驳器,以及桩顶锚筋纵向预留接驳器和桩顶锚筋横向预留接驳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厚壁无缝钢管侧壁设置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以及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所述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还设置有桩顶锚筋纵向预埋接驳器,所述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还设置有桩顶锚筋横向预留接驳器,对应的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上层纵向预留钢筋,对应的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下层纵向预留钢筋,对应的桩顶锚筋纵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桩顶锚筋纵向预留钢筋,对应的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上层横向预留钢筋,对应的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下层横向预留钢筋,对应的桩顶锚筋横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桩顶锚筋横向预留钢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均为结构钢筋套筒,直径优选为25~30mm,桩顶锚筋纵向预留接驳器和桩顶锚筋横向预留接驳器为桩顶锚筋套筒,直径优选为18~22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器主体为Φ500的16mm壁厚厚壁无缝钢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填充料为混凝土或砂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吊装件为Φ16的吊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厚壁无缝钢管上下端管壁设置40°~50°剖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上端与上段格构柱电焊连接,下端与下段格构柱电焊连接,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直接与底板内部钢筋对接,同时在连接器侧壁桩顶锚筋预埋接驳器上安装桩顶锚筋,以便作为工程桩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适用范围广、施工简便、可靠性高,同时,由于采用该种连接器可将传统钻孔灌注桩+钢格构柱的模式变更为PHC管桩+连接器的模式,取消钻孔灌注桩及钢立柱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速度、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各类资源消耗。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PHC管桩组合形成一种可以替代钻孔灌注桩+钢立柱的支撑构件,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本连接器之后可直接将PHC管桩作为格构柱基础及桩身,无需单独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泥浆,同时,采用静压法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大大降低。(2)采用本连接器之后,格构柱的材料仅为PHC管桩及连接器,无需多余的加工场地进行加工安装。(3)采用PHC管桩使得桩基施工速度大大加快,且如果结构桩基础也为同一类桩基形式,可共享同一机械设备,减少设备进场种类和数量。(4)PHC管桩及连接器均在厂家厂房内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工制作精度高、质量好。(5)连接器内预先埋设有接驳器,可直接与混凝土支撑及结构内钢筋连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避免混凝土凿除工序,减少质量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俯视图。图6为图4的侧剖图。图7是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俯视图。图9为图7的侧剖图。图10为PHC管桩格构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混凝土支撑处的剖面图之一。图12为混凝土支撑处的剖面图之二。图13为混凝土支撑处的剖面图之三。图14为预留接驳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钢支撑处的剖面图之一。图16为钢支撑处的剖面图之二。图17为钢支撑处的剖面图之三。图18为底板连接段的的剖面图之一。图19为底板连接段的的剖面图之二。图20为底板连接段的的剖面图之三。图中包括:1、厚壁无缝钢管,2、填充料,3、吊装件,4、纵向预留接驳器,5、横向预留接驳器,6、纵向预留钢筋,7、横向预留钢筋,8、中层纵向预留接驳器,9、中层横向预留接驳器,10、中层纵向预留钢筋,11、中层横向预留钢筋,101、第一道支撑,102、第二道支撑,103、第三道支撑,104、底板结构,105、A型连接器,106、B型连接器,107、C型连接器,108、预留接驳器,109、混凝土支撑结构,110、混凝土支撑结构内部钢筋,111、电焊连接,112、上段格构柱,113、预埋钢筋,114、细石混凝土,115、结构钢筋套筒,116、接驳器保护盖,117、黄油,118、横向钢支撑底部钢系梁,119、纵向钢支撑底部钢系梁,120、支撑钢牛腿,121、钢管外侧抱箍钢板,122、横向钢支撑,123、横向钢支撑限位卡箍,124、纵向钢支撑,125、纵向钢支撑限位卡箍,126、钢支撑十字接头,127、桩顶锚筋预埋接驳器,128、下排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PHC管桩作支撑体系格构柱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为厚壁无缝钢管1,厚壁无缝钢管1管内灌注填充料2,厚壁无缝钢管上端填充料内预埋吊装件3,所述厚壁无缝钢管上下端管壁设置剖口。本产品具有如下特点:①上下两端可与PHC管桩常规连接;②连接器可安装钢牛腿、钢系梁等承重构件用作钢支撑支点;③连接器可保证钢筋连续穿越,无需断开;④连接器可安装止水构件并作为永久结构。为达到上述特点,本连接器设计方案如下:①材料选用为满足与PHC管桩正常对接连接器主体材料选择无缝厚壁钢管,可以与成品PHC管桩端板进行焊接,同时,满足连接器可与钢牛腿、钢系梁、止水构件通过焊接方式组合连接。②强度验算为满足沉桩时的施工以及支撑体系产生各种荷载,对于连接器选用钢管强度进行验算,内容包括PHC管桩桩身受压弯极限承载力以及连接处焊缝强度验算。以PHC-500-AB-100作为桩身,各层竖向力偏心距取350mm计算,其桩身承受的弯矩M=0.35•N,。计算结果:PHC-500-AB-100在考虑偏心350mm下的极限偏心承载力为750KN。为保证连接器与PHC管桩之间连接焊缝强度大于桩身强度,焊缝强度验算结果显示,连接器焊缝需采用剖口焊接,坡口尺寸宽高各高于12mm时,其抗剪强度大于PHC管桩桩身抗剪强度,此时焊缝强度与桩身等强,确保焊缝安全。因此,以PHC500-AB-100的管桩为例,连接器选用壁厚16mm的无缝厚壁钢管,且两端采取剖口形式,可以满足上述各项荷载要求。若设计荷载值发生变化,可以通过调整PHC管桩直径以及桩长、连接器直径以及壁厚等参数以满足施工荷载要求。③埋件设置为满足混凝土支撑及结构钢筋连续穿越连接器区域,在连接器制作时,按照设计图纸钢筋规格及分布情况,在连接器管壁相应位置两侧开孔并放入接驳器,中间用与设计图纸要求相同的钢筋连接。④辅助构件为提高连接器自身强度及内部钢筋耐久性,连接器完成预埋件安装后空腔内灌入与设计图纸要求的等强度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同时,为便于施工吊装,在连接器一端设置有起吊构件。(3)产品构造根据使用部位不同本产品分为A、B、C等3个类型,并具有各自的构造特点及适用范围。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C型连接器。型号适用范围构造特点A仅适用于水平支撑为钢支撑的围护体系厚壁无缝钢管、长度1000mm、上下端设置剖口,管内空腔灌浆B适用A范围及水平支撑为混凝土支撑的围护体系包含A型特点外,钢管侧壁开孔,放置接驳器,中部钢筋连接C适用A、B范围以及格构柱需穿越主体结构的区域包含B型特点外,钢管长度根据结构尺寸调整,根据结构配筋在钢管侧壁的各方向、高度增加开孔及接驳器数量图1~3为本实用新型A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连接器主体为Φ500的16mm壁厚厚壁无缝钢管1,厚壁无缝钢管1管内灌注填充料2,所述填充料为混凝土或砂浆,厚壁无缝钢管上端填充料内预埋吊装件3,所述吊装件为Φ16的吊筋。所述厚壁无缝钢管上下端管壁设置45°剖口,。A型连接器仅适用于水平支撑为钢支撑的围护体系。图4~6为本实用新型B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厚壁无缝钢管侧壁开孔,放置纵向预留接驳器4和横向预留接驳器5,对应的纵向预留接驳器4之间连接纵向预留钢筋6,对应的横向预留接驳器5之间连接横向预留钢筋7。所述纵向预留接驳器4和横向预留接驳器5均为结构钢筋套筒,直径优选为25~30mm。B型连接器适用及水平支撑为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的围护体系。图7~9为本实用新型C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厚壁无缝钢管侧壁设置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以及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所述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层中层纵向预留接驳器8,所述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层中层横向预留接驳器9,对应的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上层纵向预留钢筋,对应的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下层纵向预留钢筋,对应的中层纵向预留接驳器8之间连接中层纵向预留钢筋10,对应的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上层横向预留钢筋,对应的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下层横向预留钢筋,对应的中层横向预留接驳器9之间连接中层横向预留钢筋11,其中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均为结构钢筋套筒,直径优选为25~30mm,中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中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为桩顶锚筋套筒,直径优选为18~22mm。C型连接器适用及水平支撑为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的围护体系或者格构柱需穿越主体结构的区域。所述中层纵向预留接驳器8为桩顶锚筋预埋接驳器,所述中层纵向预留钢筋10为预留桩顶锚筋,通过安装桩顶锚筋使得格构柱成为工程桩使用。如图10所示,PHC管桩格构柱包括位于第一道支撑101和第二道支撑102之间的第一段格构柱,第二端支撑102和第三道支撑103之间的的第二段格构柱,第三道支撑103和底板104之间第三段格构柱,以及底板以下的底部基础,其中第二道支撑为混凝土支撑,第一段格构柱与第二段格构柱之间通过B型连接器106连接,第三道支撑102为钢支撑,第二段格构柱与第三段格构柱之间通过A型连接器105连接,第三段格构柱和底部基础之间通过C型连接器107连接。如图11~图13所示为混凝土支撑处的连接示意图。B型连接器106包括壁厚16mm的厚壁无缝钢管1,厚壁无缝钢管1内灌注细石混凝土114,B型连接器106侧壁预留接驳器108,B型连接器106内设置与所述预留接驳器109连接的预埋钢筋113,B型连接器106的上端与上段格构柱112电焊连接111,下端与下段格构柱电焊连接。施工时,B型连接器106侧壁预留接驳器108直接与混凝土支撑结构109的内部钢筋对接,完成钢筋安装。图中110为混凝土支撑结构内部钢筋。图14为预留接驳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预留接驳器为结构钢筋套筒115,其中内侧端与预埋钢筋连接,外侧端设置接驳器保护盖116,且该预留接驳器靠外侧段内涂黄油117。如图15~图17所示为钢支撑处的连接示意图。A型连接器105包括壁厚16mm的厚壁无缝钢管1,厚壁无缝钢管1内灌注细石混凝土,A型连接器105的上端与上段格构柱电焊连接111,下端与下段格构柱电焊连接。施工时,采用在所述A型连接器上以焊接方式安装钢牛腿、钢系梁等,完成支撑构件安装。如图所示,在所述A型连接器105的底部以焊接方式安装横向钢支撑底部钢系梁118和纵向钢支撑底部钢系梁119,在A型连接器105外部安装钢管外侧抱箍钢板121并设置支撑钢牛腿120和与横向钢支撑底部钢系梁118和纵向钢支撑底部钢系梁119的底部连接,横向钢支撑122设置在横向钢支撑底部钢系梁上,所述横向钢支撑122通过横向钢支撑限位卡箍123固定在连接器的侧面,所述横向钢支撑限位卡箍123的底部设置在横向钢支撑底部钢系梁118上,所述横向钢支撑限位卡箍123的侧面与连接器的侧面电焊焊接;纵向钢支撑124设置在纵向钢支撑底部钢系梁119上,所述纵向钢支撑124通过纵向钢支撑限位卡箍125固定在连接器的侧面,所述纵向钢支撑限位卡箍125的底部设置在纵向钢支撑底部钢系梁119上,所述纵向钢支撑限位卡箍119的侧面与连接器的侧面电焊焊接,所述纵向钢支撑124和横向钢支撑122之间通过钢支撑十字接头126连接。如图18~图20所示为底板连接段的连接示意图。C型连接器107包括壁厚16mm的厚壁无缝钢管1,厚壁无缝钢管1内灌注细石混凝土114,C型连接器107侧壁预留接驳器108以及桩顶锚筋预埋接驳器127,C型连接器107内设置与所述预留接驳器109连接的预埋钢筋113以及与所述桩顶锚筋预埋接驳器127连接的预留桩顶锚筋,C型连接器107的上端与上段格构柱112电焊连接111,下端与下段格构柱电焊连接。施工时,预留接驳器108直接与底板内部钢筋127对接,同时在连接器侧壁桩顶锚筋预埋接驳器127上安装桩顶锚筋可使其作为工程桩使用。128为下排钢筋。所述C型连接器107用于以PHC管桩作为格构柱且格构柱穿越主体结构部位,图示为穿越底板结构,所述C型连接器107侧壁设置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以及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所述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还设置有纵向桩顶锚筋预埋接驳器,所述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还设置有横向桩顶锚筋预埋接驳器,对应的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上层纵向预留钢筋,对应的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下层纵向预留钢筋,对应的纵向桩顶锚筋预埋接驳器之间连接纵向预留桩顶锚筋,对应的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上层横向预留钢筋,对应的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之间连接下层横向预留钢筋,对应的横向桩顶锚筋预埋接驳器之间连接横向预留桩顶锚筋;所述连接器设置在上段格构柱112和下段格构柱之间,所述上段格构柱和下段格构柱均为PHC管桩,所述连接器的侧部分别设置横向主体结构和纵向主体结构;上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纵向预留接驳器分别与对应的纵向主体结构中的结构钢筋连接,上层横向预留接驳器和下层横向预留接驳器分别与对应的横向主体结构中的结构钢筋连接;所述桩顶锚筋预埋接驳器安装桩顶锚筋使得格构柱成为工程桩。本连接器A、B、C三种型号可根据在不同工况、不同部位单独或组合使用,配合PHC管桩替代钻孔灌注桩+钢立柱成为深基坑围护体系一部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将原先钻孔灌注桩及钢立柱部分替换成PHC管桩及连接器,施工工艺简化,施工成本大大降低;(2)成桩过程中,不产生泥浆及外运处置,能节省部分费用,同时,大大降低对周边的环境污染;(3)若深基坑工程的桩基基础形式采用PHC管桩时,使用本连接器,将PHC管桩作为格构柱,施工时可以使用同种施工机械,减少现场施工机械种类及数量,同时,降低机械进出场费用,提高机械使用率;(4)本连接器可满足静压法施工作业条件,施工时,采用静压法施工可大大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本连接器在成桩施工时安装十分简便,与普通PHC接桩工艺相同,与钻孔灌注桩相比,施工速度提高至原先的10余倍;(6)本连接器以及配合使用的PHC管桩均在生产厂家厂房内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工制作精度高、质量好。同时,现场无需布置安装加工场地,可减少场地占用面积;(7)连接器主体采用可焊材料,使得在基坑开挖至连接器标高后可在连接器外部方便焊接钢牛腿、钢系梁等支撑以及止水构件。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