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逃生系统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0933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紧急逃生系统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急逃生系统以及一种具有所述紧急逃生系统的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工程车辆通常设有紧急逃生系统,包括逃生窗和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一方面,在正常使用时可以通过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将逃生窗打开相对较小的预定角度,并将逃生窗支撑在该位置不动,使驾驶舱与外界通气。另一方面,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解除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对逃生窗的约束,使得可以完全打开逃生窗,由此驾驶员可以逃生。

现有技术中,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常伸出至驾驶舱内,占用驾驶舱的空间,妨碍驾驶员的操作。而且,通常需要驾驶员用自己的力量推动该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费力且操作强度大。此外,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的受力部件常为塑料件,强度低,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紧急逃生系统,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占用空间大、操作强度大、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紧急逃生系统实现,所述紧急逃生系统包括:逃生窗,所述逃生窗具有固定框和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框旋转的活动框;开启机构,用于保持所述逃生窗的活动框关闭和打开所述活动框;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所述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包括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位置固定地连接在所述活动框的一个边框上,另一端以可选择性松开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固定框的对应方位的边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弹簧在所述逃生窗关闭时大致平行于所述逃生窗。通过采用大致平行于逃生窗布置的气弹簧,一方面节省了驾驶舱的空间,为在驾驶舱内布置其他零部件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所述气弹簧可以在打开逃生窗时起到助力作用,减轻驾驶员的操作强度。此外,受力部件、即气弹簧为钢铁材质,由此提高了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的使用寿命。

因为驾驶员更靠近逃生窗的固定框,所以不管是在逃生窗关闭时,还是在逃生窗正常使用时、即打开预定角度时,驾驶员都可以迅速地松开连接在固定框上的气弹簧,使逃生窗的整个活动框可以大角度地打开,从而逃生。当然,也可以设想的是,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以可选择性松开的方式连接在所述逃生窗的活动框上,另一端位置固定地连接在所述逃生窗的固定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位置固定地连接在所述活动框的下框上,另一端以可选择性松开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固定框的下框上,其中,所述下框为远离所述固定框和所述活动框之间的旋转轴的边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弹簧的一端可以通过球头机构连接在所述逃生窗的活动框上。所述球头机构允许所述气弹簧倾斜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可插拔的活动销连接在所述逃生窗的固定框上。

优选地,所述逃生窗的固定框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活动销和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具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并且与所述安装支架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有间隙,从而气动弹簧在与固定框的连接点处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活动销插入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的同轴的孔内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上的孔内,从而将所述气弹簧与所述逃生窗的固定框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活动销可以具有拉环。通过所述拉环能够方便地将所述活动销拔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弹簧可以具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限定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从所述气弹簧的缸体中伸出的最大位置。在正常使用逃生窗时,即当将逃生窗打开一个预定角度使驾驶舱内部与外界通气时,气弹簧可以伸长至最大位置,该最大位置因此与所述逃生窗的预定打开角度相对应,且在该最大位置时所述气弹簧的力足以支撑住所述逃生窗的活动框。由此,可以保证将所述逃生窗的活动框打开至预定角度,例如10度或30度,并将所述逃生窗的活动框稳定地支撑在该位置不动。在设计时,可以根据逃生窗在正常使用时要打开的角度,调整所述气弹簧的限位机构的位置,从而实现所希望的打开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所述气弹簧。由此,在正常使用时,提供左右对称的力,从而更稳定地帮助将所述逃生窗打开至预定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框的旋转中心凸出于所述逃生窗在关闭时所处的平面。通过这种方式,所述活动框打开和关闭的两个位置就像钟摆的两个折返点,由此减小了整个活动过程中所述气弹簧在所述活动框处的连接点和在所述固定框处的连接点之间的高度差,便于打开所述逃生窗。

优选地,所述开启机构具有把手,方便驾驶员操作。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紧急逃生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b分别以主视图和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紧急逃生系统,其逃生窗处于关闭状态;

图2a以与图1b相同的视角示出了其逃生窗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的紧急逃生系统,其逃生窗打开至预定角度;

图2b以另一视角的局部放大图示出了图2a中的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

图2c以侧视图示出了图2a中的紧急逃生系统;

图3a以与图1b相同的视角示出了紧急逃生时的紧急逃生系统,其逃生窗完全打开;

图3b以另一视角示出了图3a中的紧急逃生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b分别以主视图和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工程车辆的紧急逃生系统。所述紧急逃生系统包括逃生窗2、开启机构3和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1。逃生窗2具有相对于工程车辆固定的固定框4和可相对于固定框4旋转的活动框5。在图1a至图1b中,逃生窗2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开启机构3用于:锁定所述逃生窗的活动框5,保持所述活动框5与所述固定框4闭合;并且在需要时可解除对所述活动框5的锁定,使所述活动框5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框4旋转。所述开启机构3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常见的门窗闩锁机构等等,在此不再对此多做描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开启机构3具有把手9,便于驾驶员打开和关闭所述逃生窗2。

所述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1具有气弹簧6,在如图1a至图1b所示的关闭状态中,即在所述逃生窗2关闭时,所述气弹簧6大致平行于所述逃生窗2布置。所述气弹簧2的一端通过球头机构位置固定地连接在所述活动框5的下框上并且另一端通过可插拔的活动销7连接在所述逃生窗的固定框4的下框上。活动销7具有拉环10,通过该拉环可以将活动销7拉出。

在正常使用时,转动并轻推把手9,可以解除对所述活动框5的锁定,使所述活动框5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框4旋转。此时,所述气弹簧6可伸长至最大位置,所述活动框5在所述气弹簧6的推动下向外开启一个预定角度、例如10度后停止并被支撑在该位置不动。由此,驾驶舱与外界连通,如在图2a至图2c中所示。所述气弹簧具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限定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从所述气弹簧的缸体中伸出的最大位置,该最大位置即与所述逃生窗2的预定打开角度相对应,且在该最大位置时所述气弹簧的力足以支撑住所述逃生窗2的活动框5,由此确保所述活动框5被气弹簧推到预定的位置并稳定地保持在该位置处。

需注意的是,在所述逃生窗2关闭时,气弹簧在所述固定框4上的连接点A和在所述活动框5上的连接点B处于同一平面上,而当所述逃生窗2打开时,所述气弹簧6伸长,最终使所述逃生窗2打开例如10度,此时连接点B比连接点A点的水平位置要高。为了克服连接点A与连接点B在逃生窗正常打开状态下的水平高度差,采用了如下措施:

首先,如在图2c中所示,所述活动框5的旋转中心C凸出于整个逃生窗在关闭时所处的平面,所述活动框5关闭和打开后的两个位置(如图2c中左右两条虚线所示)就像钟摆的两个折返点,由此减小了整个活动过程中连接点A与连接点B之间的高度差。

其次,在连接点B处采用球头机构连接,通过球头的倾斜摆动,可以允许一定量的高度差。

最后,在连接点A处采用活动销连接,所述逃生窗的固定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活动销和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的安装支架8,所述安装支架8具有上支撑板82和下支撑板81,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支架8的上支撑板82和下支撑板81之间并且与所述安装支架8的上支撑板82和下支撑板81之间有间隙,从而允许所述气弹簧6在连接点A处有上下移动的空间。

通过上述三项措施,可以克服连接点A与连接点B在开启状态下的水平高度差,顺利地打开逃生窗。

图3a至图3b分别以不同的视角示出了紧急逃生状态下的紧急逃生系统。在此情况下,拉动所述拉环10,将所述活动销7拔出,由此所述气弹簧6在所述固定框4上的约束消失,整个活动框5可以开启至80度以上,驾驶员可以逃生。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以及具有该逃生窗支撑及释放机构的紧急逃生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工程车辆,例如建筑工程车辆中的装载机等。

如在图1a至图1b中所示,在逃生窗关闭时,所述气弹簧6大致平行于所述逃生窗2布置。所述气弹簧2的一端通过球头机构位置固定地连接在所述活动框5的下框上并且另一端通过可插拔的活动销7连接在所述逃生窗的固定框4的下框上。

如在图2a至图2c中所示,在正常使用时,转动并轻推把手9,可以解除对所述活动框5的锁定,使所述活动框5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框4旋转。此时,所述气弹簧6伸长,所述活动框5在所述气弹簧6的推动下向外打开至预定角度、例如10度后停止并被支撑在该位置不动。由此,驾驶舱与外界连通。

如在图3a至图3b中所示,在紧急逃生时,拉动所述拉环10,将所述活动销7拔出,由此所述气弹簧6在所述固定框4上的约束消失,整个活动框5可以开启至80度以上,驾驶员可以通过逃生窗逃生。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急逃生系统的逃生窗可保持关闭,或可打开至相对较小的预定角度用于与外界通气,或可打开至较大角度用于逃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