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6118发布日期:2018-07-04 14:5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绿色施工以及节能降耗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必然措施,其中节约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大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雨水,包括高层养护流淌下的水都是自然排放,没有收集再利用,其严重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且在多雨季节雨水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作业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本系统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雨水收集再利用,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避免了雨水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建筑地下室结构预降区蓄水池和消防水池,所述蓄水池收集雨水和施工养护用水,所述消防水池经施工现场自来水补水,本系统还包括潜水泵、抽水泵、液位传感器、液位浮球和控制器,所述潜水泵设于所述蓄水池内并且输出端经管路连接至所述消防水池上部,所述抽水泵设于所述消防水池基础地面并且输入端经管路连接所述消防水池下部、输出端经管路接驳至建筑用水,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蓄水池并检测蓄水池水压,所述液位浮球设于所述消防水池内并检测消防水池液位,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潜水泵、抽水泵、液位传感器和液位浮球电连接。

进一步,本系统还包括第一闸阀、第一止回阀、第二闸阀和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一闸阀和第一止回阀串接后连接于所述潜水泵输出端与消防水池之间,所述第二闸阀和第二止回阀串接后设于所述抽水泵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抽水泵输出端经管路接驳至建筑各用水层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系统包括建筑地下室结构预降区蓄水池、消防水池、潜水泵、抽水泵、液位传感器、液位浮球和控制器,潜水泵设于蓄水池内并且输出端经管路连接至消防水池上部,抽水泵设于消防水池基础地面并且输入端经管路连接消防水池下部、输出端经管路接驳至建筑用水,液位传感器设于蓄水池并检测蓄水池水压,液位浮球设于消防水池内并检测消防水池液位,控制器与潜水泵、抽水泵、液位传感器和液位浮球电连接。本系统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雨水收集再利用,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避免了雨水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建筑地下室结构预降区蓄水池1和消防水池2,所述蓄水池1收集雨水和施工养护用水,所述消防水池2经施工现场自来水21补水,本系统还包括潜水泵3、抽水泵4、液位传感器5、液位浮球6和控制器7,所述潜水泵3设于所述蓄水池1内并且输出端经管路连接至所述消防水池2上部,所述抽水泵4设于所述消防水池2基础地面并且输入端经管路连接所述消防水池2下部、输出端经管路接驳至建筑用水,所述液位传感器5设于所述蓄水池1并检测蓄水池1水压,所述液位浮球6设于所述消防水池2内并检测消防水池液位,所述控制器7与所述潜水泵3、抽水泵4、液位传感器5和液位浮球6电连接。

优选的,本系统还包括第一闸阀31、第一止回阀32、第二闸阀41和第二止回阀42,所述第一闸阀31和第一止回阀32串接后连接于所述潜水泵3输出端与消防水池2之间,所述第二闸阀41和第二止回阀42串接后设于所述抽水泵4输出端。闸阀和止回阀的设置便于本系统的控制,确保本系统的安全运行。

优选的,所述抽水泵4输出端经管路接驳至建筑各用水层面8。方便高层建筑各层面的用水。

在建筑现场施工用水后,消防水池的水位下降,液位浮球向控制器发送补水信息,控制器联动潜水泵工作向消防水池补水,消防水池达到设定液面时液位浮球复位,潜水泵关闭;期间液位传感器检测蓄水池水压,当蓄水池液位不满足补水条件时,潜水泵无法工作。

本系统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特点,通常建筑地下室结构预降区设有蓄水池和消防水池,本系统利用蓄水池收集雨水和施工养护用水,在地下室设置一套完整的雨水收集自动利用系统,将雨水及高层养护水流淌下的水收集至蓄水池内,通过潜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输入消防水池,消防水池的水通过抽水泵接驳至建筑用水供高层建筑养护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