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0600发布日期:2018-08-17 20:4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桩。



背景技术:

现在城市发展迅猛,地下管线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市政桥梁也越来越多,而在一些老旧城区,在管线密集区域施工桥梁桩基础难以避免,但一些年代久远、埋深较深的管线,难以探明。在以往的施工案例中,曾多次出现桥梁桩基础施工破坏地下管线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破坏管线、提高施工安全性的桥梁桩。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桥梁桩,包括相互对接的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上部挖孔桩内嵌有上钢筋笼,下部钻孔桩内嵌有下钢筋笼,下钢筋笼向上部挖孔桩内部延伸,将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连成一个整体,上部挖孔桩的截面积大于下部钻孔桩的截面积。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下部钻孔桩的形状为圆直筒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部挖孔桩的形状为圆直筒形,上部挖孔桩的直径为下部钻孔桩的直径的1.5~2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部挖孔桩的形状为圆漏斗形,上部挖孔桩的顶部直径为下部钻孔桩的直径的1.5~2倍,上部挖孔桩的底部直径和下部钻孔桩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部挖孔桩的形状为方直筒形,上部挖孔桩的边长为下部钻孔桩的直径的1.5~2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钢筋笼向上部挖孔桩内延伸的长度不小于3m。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钢筋笼和下钢筋笼可制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部挖孔桩的深度不小于10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桥梁桩,包括相互对接的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由于上部挖孔桩的截面积大于下部钻孔桩,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之间通过钢筋笼连接,因此在施工时,须由人工挖出上部的桩孔,从而避免了对地下管线的损伤,避免因破坏地下管线而造成的施工事故,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圆直筒形的桥梁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圆漏斗形的桥梁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方直筒形的桥梁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圆直筒形的桥梁桩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圆漏斗形的桥梁桩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方直筒形的桥梁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桥梁桩,包括相互对接的上部挖孔桩1 和下部钻孔桩2,上部挖孔桩1部分,在成孔完成后,利用地质雷达在孔内进行地质扫描,以探查周边管线的地质情况,为周边桩基础施工提供环境参考,上部挖孔桩1内嵌有上钢筋笼3,下部钻孔桩2内嵌有下钢筋笼4,所述下钢筋笼 4向上部挖孔桩1内部延伸,将所述上部挖孔桩1和下部钻孔桩2连成一个整体,上部挖孔桩1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下部钻孔桩2的截面积,通过扩大上部挖孔桩1 的直径,增大了桥梁桩基础的承载力,减少了下部钻孔桩2的入岩深度,能有效缩短工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下部钻孔桩2的形状为圆直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部挖孔桩1的形状为圆直筒形,上部挖孔桩1的直径为下部钻孔桩2的直径的1.5~2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部挖孔桩1的形状为圆漏斗形,上部挖孔桩1的顶部直径为下部钻孔桩2的直径的1.5~2倍,上部挖孔桩1的底部直径和下部钻孔桩2的直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部挖孔桩1的形状为方直筒形,上部挖孔桩1的边长为下部钻孔桩2的直径的1.5~2倍。

上部挖孔桩1的形状可以根据所施工的桥梁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具体的,是由桥梁的形状、大小等因素决定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钢筋笼4向上部挖孔桩1内延伸的长度不小于3m,以保证上部挖孔桩1与下部钻孔桩2能牢固结合,保证桥梁桩的整体受力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当上部挖孔桩1的形状为圆漏斗形时,所述上钢筋笼3和下钢筋笼4可制成一个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部挖孔桩1的深度不小于10m,上部挖孔桩1的深度直接决定了对地下管线探测的深度和广度。

此桥梁桩采用上部挖孔桩1和下部钻孔桩2分别施工,再配合上、下钢筋笼搭接组合成一体的方式,给地下管线的探测提供了通道,使得施工的前期就能对后续的施工过程进行完善的规划,避免因破坏地下管线而造成的施工事故,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