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4179发布日期:2018-06-15 23:05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驳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河、湖、池塘等水系,在城市缓解内涝、缓解热岛效应中有重要的作用。河岸作为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也是地表水与地下水动态交换过程的载体。在城市发展中,大多数河、湖、池塘等水系的河岸会建设驳岸,用于保护河岸、阻止河岸崩塌或冲刷,并保护园林中水体的设施。

在现有技术中,河道驳岸一般为钢筋混凝土驳岸或块石浆砌驳岸,硬质河岸阻断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横向联系,对水系中的生态环境和岸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隔绝,不利于保持水系和岸边地下水的水压平衡,对驳岸形成破坏。此外,硬质驳岸不能对水系产生缓冲及净化,降低了河流的自身净化能力,加重了水体污染,给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很大危害。

授权公告号为CN 205369155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其采用混合有园林废弃物混凝土制成的透水性砖块实现水体交换,但园林废弃物腐蚀之后形成的孔洞影响透水性砖块的整体强度,并且园林废弃物腐烂过程会污染水质,影响驳岸的生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包括:

底部区,其固定于河床内;所述底部区设有护脚混凝土块;所述护脚混凝土块上铺设有一浮叶植物种植层;

缓坡区,所述缓坡区表面固定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上覆盖有阶梯式碎石层,所述阶梯式碎石层上设有多个方形石笼,所述方形石笼呈阶梯状叠放,所述方形石笼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网格外框、透水层与砾石层;所述透水层填设于所述网格外框中,所述砾石层铺设于所述透水层顶部;所述透水层采用透水砖,所述透水砖间设有缓冲间隙,所述透水砖包括砖体、六个透水槽与流通室;所述流通室位于所述砖体中央处,其为六面体结构,所述流通室连通六个透水槽;所述透水层沿所述方形石笼高度方向设有一过滤层;所述方形石笼顶面砾石层露出部分设有一弧形种植部,所述弧形种植部内覆盖有植被种植层;

顶部区,其位于所述缓坡区顶部;所述顶部区表面设有复土层。

优选的是,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基座与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组成三角形,所述加强基座固定于三角形各顶点;所述加强组件呈连续三角形分布。

优选的是,所述透水槽均设有一网筛。

优选的是,所述砖体表面设有多处洼洞。

优选的是,所述植被种植层沿河道向上依次设为沉水植物层与挺水植物层。

优选的是,所述沉水植物层种植有金鱼藻、狐尾藻植物;所述挺水植物层种植有荷花、黄菖蒲、千屈菜与芦竹植物。

优选的是,所述网格外框的金属材料包括铁丝、钢丝或合金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网格外框设有均匀排列的加强筋。

优选的是,所述复土层上设有顶部植护层;所述顶部植护层种植有紫薇、迎春植物。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海绵体生态驳岸采用填设有透水砖的方形石笼叠放形成阶梯型河岸,透水砖透水性好,水体通过方形石笼透水砖与河岸土壤发生交换,为植物生长提供水源,且阶梯型方形石笼组合具有较强的抗冲刷能力,保护河岸,有利于水土护持,防止驳岸塌方和水土流失,并且透水砖间的空隙与砖块表面的洼洞给小型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另外,方形石笼里的过滤层有利于过滤水体,植被净化水质且具有生态观赏性,提高河流自身净化能力,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砾石层顶部的弧形种植部有利于土壤保持,避免雨水冲刷土壤从而破坏植被种植层,砾石层有利于植物根系扎根,利于植物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海绵体生态驳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石笼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水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水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部区,11-护脚混凝土块,12-浮叶植物种植层,2-缓坡区,21-加强组件,211-加强基座,212-加强筋,22-阶梯式碎石层,3-顶部区,31-复土层,311-顶部植护层,4-方形石笼,5-网格外框,6-透水层,61-过滤层,7-砾石层,71-弧形种植部,8-透水砖,81-砖体,82-流通室,83-透水槽,9-植被种植层,91-沉水植物层,92-挺水植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包括:

底部区1,其固定于河床内;所述底部区1设有护脚混凝土块11;所述护脚混凝土块11上铺设有一浮叶植物种植层12;

缓坡区2,所述缓坡区2表面固定有加强组件21,所述加强组件21上覆盖有阶梯式碎石层22,所述阶梯式碎石层22上设有多个方形石笼4,所述方形石笼4呈阶梯状叠放,所述方形石笼4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网格外框5、透水层6与砾石层7;所述透水层6填设于所述网格外框5中,所述砾石层7铺设于所述透水层6顶部;所述透水层6采用透水砖8,所述透水砖8间设有缓冲间隙,所述透水砖8包括砖体81、六个透水槽83与流通室82;所述流通室82位于所述砖体81中央处,其为六面体结构,所述流通室82连通六个透水槽83;所述透水层6沿所述方形石笼4高度方向设有一过滤层61;方形石笼4顶面砾石层7露出部分设有一弧形种植部71,所述弧形种植部71内覆盖有植被种植层9;

顶部区3,其位于所述缓坡区2顶部;所述顶部区3表面设有复土层31。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坡区2表面的加强组件21加强固定河岸土壤,堆砌的阶梯式碎石层22进一步稳固河岸,水流通过所述透水砖8透水槽83与河岸土壤发生交换,所述透水砖8砖体81每一面都设有透水槽83,有利于水体流通,实现全方位透水,有利于实现河流生态系统水流的横向联系;方形石笼4使得工程结构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堆砌形成的阶梯型方形石笼4组合具有较强的抗冲刷能力,保护河岸,有利于水土护持,防止驳岸塌方和水土流失;方形石笼4里的过滤层61过滤来自河岸土壤、河道的水体,有利于使得河流水流与土壤地下水保持干净,所述植被种植层9具有生态观赏性且净化水质,提高了河流自身净化能力,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所述砾石层7有利于植物根系扎根,利于植物生长;表面方形石笼4砾石层7顶部的弧形种植部71内覆盖植被种植层9,弧形种植部71有利于土壤保持与固定,防止雨水冲刷土壤从而破坏植被。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加强组件21包括加强基座211与加强筋212;所述加强筋212组成三角形,所述加强基座211固定于三角形各顶点;所述加强组件21呈连续三角形分布。采用这种方案,组成三角形的加强筋具有良好的稳固性,使得加强组件21取得更牢固地固定土壤效果。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透水槽83均设有一网筛。采用这种方案,防止水体中的垃圾杂质进入所述透水砖,堵塞透水槽83与流通室82,影响透水砖8的透水性。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砖体81表面设有多处洼洞。采用这种方案,为小型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有利于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提高驳岸对河流的缓冲与调节能力。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植被种植层9沿河道向上依次设为沉水植物层91与挺水植物层92。采用这种方案,使得驳岸景观具有过渡性,且丰富水生植物多样性,净化水质,有利于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沉水植物层91种植有金鱼藻、狐尾藻植物;所述挺水植物层92种植有荷花、黄菖蒲、千屈菜与芦竹植物。采用这种方案,提高水生植物多样性,使得生态驳岸具有更优生态观赏性。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网格外框5的金属材料包括铁丝、钢丝或合金材料。采用这种方案,铁丝、钢丝等柔韧性好且具有强度,抵抗河流冲刷。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网格外框5设有均匀排列的加强筋。采用这种方案,增强所述方形石笼4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复土层31上设有顶部植护层311;所述顶部植护层311种植有紫薇、迎春植物。采用这种方案,有利于提高生态驳岸整体的生态观赏性,且顶部植护层311扎根于驳岸顶部,有利于固化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