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5353发布日期:2018-06-08 20:5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授权公告号为CN2058222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坡面防水土流失用编栅护坡结构,包括坡面,所述坡面间隔设置有多片挡件;所述挡件前侧开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上部安装有石子过滤层。

上述方案中,当降雨时,大量雨水沿着坡面流下,排水沟将雨水排放到河网或湖泊中,导致雨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护坡,具有收集和利用雨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护坡,包括坡体、倾斜设置于所述坡体上的坡面,所述坡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竖直排列的多个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端面设有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水箱且另一端位于所述坡面上的多个进水管,所述储水箱侧壁设有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水箱且另一端位于所述坡面上的多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内设有橡胶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时,雨水沿着坡面上的进水管流入坡体内的储水箱中,将部分雨水储存在储水箱内。储水箱侧壁设有排水管,当需要利用储水箱内的雨水时,将排水管内的橡胶塞从排水管内移除,雨水沿着排水管流出。具有收集和利用雨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体内设有下端位于所述空腔内且上端位于所述坡体外部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竖直设置且滑动连接于所述坡体,所述橡胶塞上设有弹性杆,所述储水箱上端面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杆上设有多个限位杆、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杆且另一端穿设过所述调节孔后固定于所述弹性杆上的连接杆,所述储水箱内壁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套设于所述弹性杆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上拉动调节杆,调节杆带动限位杆滑动,限位杆带动调节杆在储水箱上的调节孔内滑动,调节杆带动弹性杆以及橡胶塞沿着导向环内壁滑动,使得橡胶塞脱离进水管。当储水箱内的水排出后,向下推动调节杆,调节杆带动限位杆滑动,限位杆带动连接杆运动,连接杆推动弹性杆沿着导向环内壁运动,直至弹性杆上的橡胶塞插接排水管,将储水箱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体上端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固定于所述转轴外壁的齿轮,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坡体外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轴,转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运动,进而使得齿条带动调节杆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设有位于所述支撑座外部的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手轮使工人操作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外壁设有一圈抵触所述坡体上端的挡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挡圈用于抵触坡体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外壁设有竖直设置的导轨,所述坡体内壁设有供所述导轨滑移嵌入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上的导轨可沿坡体内壁的滑槽滑动,避免调节杆滑动时发生晃动、偏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面上设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下端与所述坡面形成凹角,所述进水管上端连通于所述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沿坡面流向进水管时,挡流板与坡面形成的凹角可以阻挡部分雨水,增加雨水的收集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箱底部倾斜设置且远离所述排水管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箱底部倾斜设置方便储水箱内的雨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内设有过滤芯,所述过滤芯一端侧壁设有锁定块,所述进水管上端内壁设有环形锁定槽、连通所述环形锁定槽上端且供所述锁定块嵌入所述环形锁定槽内的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芯穿设过进水管后,过滤芯上的锁定块嵌入进水管内壁的连接槽内,转动过滤芯,过滤芯上的锁定块嵌入与连接槽连通的环形锁定环内,将过滤芯固定在进水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面上设有多个丝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丝网避免水土流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降雨时,雨水沿着坡面上的进水管流入坡体内的储水箱中,将部分雨水储存在储水箱内。储水箱侧壁设有排水管,排水管内设有橡胶塞,当需要利用储水箱内的雨水时,将橡胶塞从排水管内移除,雨水即可沿着排水管流出。具有收集和利用雨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弹性杆、连接杆、限位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调节杆、导轨、滑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转轴、齿轮、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过滤芯、锁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坡体;11、空腔;13、滑槽;2、坡面;3、丝网;4、挡流板;5、储水箱;51、进水管;52、排水管;521、橡胶塞;53、弹性杆;54、调节孔;55、导向环;56、过滤芯;57、锁定块;58、连接槽;59、环形锁定槽;6、调节杆;61、挡圈;62、限位杆;63、连接杆;64、导轨;65、齿条;7、支撑座;71、转轴;72、手轮;73、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生态护坡,如图1、图2所示,包括坡体1、倾斜设置于坡体1上的坡面2、设置于坡面2上的多个丝网3。坡体1内设有空腔11,空腔11内设有竖直排列的多个储水箱5。储水箱5上端面设有多个进水管51,进水管51一端连通于储水箱5且另一端位于坡面2上,坡面2上设有挡流板4,挡流板4下端与坡面2形成凹角(图中未示出),进水管51上端连通于凹角(图中未示出)。储水箱5侧壁设有多个排水管52,排水管52一端连通于储水箱5且另一端位于坡面2上,储水箱5底部倾斜设置,储水箱5底部远离排水管52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排水管52内设有橡胶塞521。

当降雨时,雨水沿着坡面2向下流,雨水沿着坡面2上的进水管51流入坡体1内的储水箱5中,当降雨量较大时,大量雨水沿坡面2流下,坡面2上的挡流板4与坡面2之间形成凹角(图中未示出),凹角(图中未示出)将部分雨水挡住后,雨水沿进水管51流入储水箱5内,将雨水储存在储水箱5内。储水箱5侧壁设有排水管52,排水管52内设有橡胶塞521,当需要利用储水箱5内的雨水时,将橡胶塞521从排水管52内移除,雨水即可沿着排水管52流出。

如图2、图3所示,坡体1内设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杆6,调节杆6滑动连接于坡体1,调节杆6下端位于空腔11内且上端位于坡体1外部,调节杆6外壁设有一圈抵触坡体1上端的挡圈61。橡胶塞521上设有弹性杆53,储水箱5上端面设有调节孔54(参见图5),调节杆6上设有多个限位杆62,限位杆62上设有连接杆63,连接杆63一端固定于限位杆62且另一端穿设过调节孔54后固定于弹性杆53。储水箱5内壁设有导向环55,导向环55套设于弹性杆53外壁。调节杆6外壁设有竖直设置的导轨64,坡体1内壁设有供导轨64滑移嵌入的滑槽13。

如图4所示,坡体1上端设有支撑座7,支撑座7上设有与支撑座7转动连接的转轴71,转轴71上设有位于支撑座7外部的手轮72,转轴71上设有固定于转轴71外壁的齿轮73,调节杆6位于坡体1外部的一侧设有与齿轮73啮合的齿条65。

当需要排出雨水时,转动手轮72,手轮72带动转轴71转动,转轴71带动转轴71上的齿轮73转动,齿轮73带动与齿轮73啮合的齿条65运动,齿条65拉动调节杆6以及调节杆6上的导轨64沿坡体1内的滑槽13滑动。调节杆6带动限位杆62滑动,限位杆62带动连接杆63在储水箱5上的调节孔54内滑动,连接杆63拉动弹性杆53以及橡胶塞521沿着导向环55滑动,直至橡胶塞521脱离进水管51后,将雨水排出。

当雨水排出后,松开手轮72,调节杆6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推动限位杆62、连接杆63、弹性杆53以及橡胶塞521运动,当橡胶塞521嵌入出水管内时,调节板上的挡圈61抵触坡体1上端,将调节杆6固定。

如图5、图6所示,进水管51内设有过滤芯56,过滤芯56一端侧壁设有锁定块57,进水管51上端内壁设有环形锁定槽59、连通环形锁定槽59上端且供锁定块57嵌入环形锁定槽59内的连接槽58。

将过滤芯56穿设过进水管51,将过滤芯56侧壁的锁定块57对准进水管51内壁的连接槽58,推动过滤芯56沿连接槽58滑动,当锁定块57滑移到与连接槽58连通的环形锁定槽59内时,转动过滤芯56,过滤芯56上的锁定块57嵌入环形锁定环内,将过滤芯56固定在进水管51内。

工作原理:当降雨时,雨水沿着坡面2上的进水管51流入坡体1内的储水箱5中,将部分雨水储存在储水箱5内。储水箱5侧壁设有排水管52,当需要利用储水箱5内的雨水时,将排水管52内的橡胶塞521从排水管52内移除,雨水即可沿着排水管52流出。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