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砼浇筑顶部标高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4805发布日期:2018-09-14 20:39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中钻孔桩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的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水下砼浇筑顶部标高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砼灌注量日趋增大,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砼使用领域其中有10~30%用于±0.00以下工程。众多工程的基础设计往往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水下砼灌注。由于桩顶的设计标高往往在地面以下,砼灌注过程中因泥浆混合物的存在,导致混凝土面的真实标高较难正确定位控制。一般采取在设计标高上超灌一定高度混凝土的保守做法,造成砼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了项目的施工成本,引发了混凝土弃块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准确确定水下混凝土顶部标高,对提高混凝土浇筑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040040U公布了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标高控制器,其利用捞网捞出混凝土骨料来判断混凝土灌注高度。该技术的局限性在于:所提装置的端部仅布置一个捞网,工作效率较低,且难以判断捞网取得的骨料是混凝土顶面位置处的还是距离顶面一定深度处的,评判结果的可靠性与精度存在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下砼浇筑顶部标高控制装置,其设置多个骨料篮,能相互验证混凝土顶面的位置,工作效率高,确保混凝土面标高定位准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下砼浇筑顶部标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相互连接的端部杆、续接杆和顶部杆,所述端部杆上焊接有多个骨料篮,所述端部杆的上端与续接杆的下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续接杆的上端与顶部杆的下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顶部杆的顶端设有十字形的把手。

所述的端部杆上均匀焊接有多个骨料篮,其相邻骨料篮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骨料篮在端部杆上的方位相同。

所述的骨料篮呈斜椎体状,其上口大、下部呈锥尖状,且呈直线状的一侧与端部杆焊接相连。

所述的骨料篮由环向与斜向的细金属杆焊接而成。

所述的骨料篮上的孔径小于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最小粒径,且大于泥浆中颗粒材料的最大粒径。

所述的端部杆的上部一端设有中空的内置螺纹,所述续接杆的一端设有与端部杆内置螺纹配合的突出的螺纹杆,另一端也设有中空的内置螺纹;所述顶部杆的一端设有与续接杆内置螺纹配合的突出的螺纹杆。

所述的顶部杆与其上端的十字形的把手之间通过焊接形成整体。

所述的端部杆、续接杆、顶部杆的直径与长度均相同,且均由轻质、高强度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装置上设置多个骨料篮,利用各骨料篮捞出混凝土骨料来判断、相互验证混凝土灌注高度,减少人为影响因素,判断精度高。

2、本实用新型所提装置由各杆件首尾通过螺纹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简单,组装与拆卸方便,方便运输和保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端部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骨料篮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骨料篮仰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续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顶部杆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各构件组装前对应关系图。

图7本实用新型各构件组装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端部杆;2、骨料篮;3、内置螺纹;4、续接杆;5、螺纹杆;6、顶部杆;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水下砼浇筑顶部标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杆1、续接杆4与顶部杆6;所述端部杆1上均匀焊接有多个斜椎体状骨料篮2,骨料篮2上的孔径小于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最小粒径,端部杆1的上部一端设有中空的内置螺纹3;续接杆4的一端设有突出的螺纹杆5,另一端设有中空的内置螺纹3;顶部杆6的一端设有突出的螺纹杆5,另一端设有十字形的把手7。通过螺纹杆5拧入内置螺纹3中,可实现端部杆1、多个续接杆4与顶部杆6的首尾相互连接,从而形成水下砼浇筑顶部标高控制装置。

图2与图3给出了骨料篮2的结构示意图。骨料篮2呈斜椎体状,其上口大、下部呈锥尖状,呈直线状的一侧与端部杆1焊接相连。骨料篮2由环向与斜向的细金属杆焊接而成。骨料篮2上的最大孔径小于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最小粒径但大于泥浆中颗粒材料的最大粒径,该设计使得泥浆能透过骨料篮2,但混凝土中粗骨料进入骨料篮2后将被兜住,从而可以把粗骨料提至地面进行观察。

一般地,泥浆的颗粒粒径小于4.5mm,而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粒径大于5mm。故优选的,骨料篮2上的最大孔洞直径可取5mm,其可过滤泥浆而能兜住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当然,可根据需要制作不同孔洞尺寸的系列骨料篮2与端部杆1,供不同情况使用。

端部杆1上均匀焊接有多个斜椎体状骨料篮2,相邻骨料篮2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骨料篮2在端部杆1上的方位相同。图1给出了端部杆1布置三个骨料篮2的结构示意图。工作中,骨料篮2呈斜椎体尖状的一端向下插入混凝土中,由于各骨料篮2的方位相同,故端部杆1插入混凝土中的阻力较小。

端部杆1上的骨料篮2插入混凝土后,混凝土内的粗骨料将从骨料篮2的上部开口处滑入骨料篮2内部。一旦粗骨料进入骨料篮2后,其约束在锥状空间体内部,难以逃逸。

骨料篮2的尺寸不宜过大,尺寸过大后导致端部杆1下沉阻力大,所提装置受力大,容易受损。骨料篮2的尺寸应以能提取有效数量的粗骨料为目的。

续接杆4的一端设有突出的螺纹杆5,另一端设有中空的内置螺纹3,且螺纹杆5与内置螺纹3相互匹配,能相互通过螺纹连接形成整体。为了减少重量,续接杆4的内部可设计成中空状。图4给出了续接杆4的结构示意图。

顶部杆6的一端设有突出的螺纹杆5,另一端设有十字形的把手7,各构件通过焊接形成整体。图5给出了顶部杆6的结构示意图。把手7方便操控所提装置。

所述的端部杆1、续接杆4、顶部杆6的直径与长度均相同,且均由轻质、高强度金属材料制成。各杆件可设计成标准长度,通过计算所用杆件的数量,即可反推骨料位置距离桩孔口的距离。

可根据混凝土浇筑量估算混凝土深度后,选择一个端部杆1、一定数量的续接杆4与一个顶部杆6的首尾相互连接形成水下砼浇筑顶部标高控制装置,如图7所示。工作过程中应保持装置的铅直线状。若骨料篮2接触混凝土后,其阻力发生变化,通过感知阻力的变化判断端部杆1是否接触混凝土。

判断端部杆1上的第一个骨料篮2接触到混凝土顶面后,应使装置继续向下插入混凝土中一定的深度,较理想的状态是,至少两个骨料篮能浸入混凝土中,但最上部的骨料篮仍在混凝土顶面之外。

所提装置底部插入混凝土后,不宜上下来回抽动,但可以左右来回旋转,使得浸入混凝土内部的骨料篮2周边的粗骨料在震动作用下能进入骨料篮2中。把装置提离至地面后,根据各骨料篮2中是否捞出粗骨料,综合确定混凝土面的具体标高。

确保至少两个骨料篮2能浸入混凝土中,但最上部的骨料篮仍在混凝土顶面之外,是为了相互验证该位置处确实已填充混凝土,减少判断误差。混凝土顶面的具体标高,应处于有粗骨料的骨料篮与无粗骨料的骨料篮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设置多个骨料篮,利用各骨料篮捞出混凝土骨料来判断、相互验证混凝土灌注高度,减少人为影响因素,判断精度高;各杆件首尾通过螺纹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简单,组装与拆卸方便,方便运输和保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