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稳固液压打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4787发布日期:2018-09-14 20:3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建筑用稳固液压打桩设备。



背景技术:

液压打桩锤是为克服柴油锤噪声大、有污染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桥梁、工业、建筑的桩基础施工。其桩锤锤击系统中锤头上下往复运动,打击锤垫,传递冲击力到桩。

现有技术中,液压打桩锤锤头为一整块锻钢加工成圆柱形或者长方体形,由于打桩锤工作主要是利用锤头的重力势能,使得锤头重量较大。整块锤头加工对机床承载能力有特殊要求,加工成本高;更大的问题是,由于锤头的重力势能是通过与刚性锤垫的冲击产生应力波的形式传递给刚性桩帽,再传递给被打的桩,当被打的桩遇到坚硬地基致使桩难以打入地基时,锤头冲击产生的应力波峰值很高,传递的时间很短,这种能量传递的效率低,更容易把桩打坏。同时这个很高的应力波峰对锤头本身的零件也会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例如申请号201410673660.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打桩锤用组合锤头,用于桩基础施工中液压打桩锤的桩锤锤击系统,所述锤头包括一个内部中空的锤体,所述锤体的底部设置撞击头,顶部连接油缸活塞杆,所述锤体的中空腔体内部填充有金属颗粒填充物。所述锤体由若干个金属板叠加连接,其中位于底部的下板和位于顶部的上板封闭,位于中间的若干中间板为框形中空板,叠加后形成锤体的内部中空腔体。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改善锤头冲击时的应力波形,降低应力波的峰值至最低要求值并延长应力波在峰值状态的传递时间,在提高冲击能得传递效率和打桩速度的同时,降低打桩锤及桩所承受的冲击力,提高打桩锤的寿命,保护桩不被打坏。

本实用新型人发现,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填充在中空腔体内的金属颗粒填充物过于分散,其该惯性作用下向下压实时所产生的惯性冲击力过于分散,导致所能起到主要的打桩的冲击力较弱;填充在中空腔体内的金属颗粒填充物过于密集,之间所能存在空隙较小,导致通过惯性作用下向下压实时,金属颗粒填充物起到的惯性冲击力较小又因惯性冲击力的分散导致无法起到有效的打桩的冲击力。

例如申请号201410674856.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打桩锤防空打缓冲装置,在提锤油缸缸体底端固设有集成阀座,所述集成阀座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在活塞杆上套设有挡块和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在集成阀座底部,其内圈与活塞杆滑动配合,所述挡块的外圈和内圈分别与集成阀座的内壁和活塞杆滑动配合,挡块和导向套之间的缓冲腔在溢流阀的作用下建立起背压,由该背压作用在挡块的下端面积产生对挡块的向下运动阻力,最终使活塞杆停止向下运动,吸收锤头因空打而对设备造成的冲击,延长的设备使用寿命,保证施工安全。

上述专利也存在打桩遇到坚硬地基时不易致使桩打入地基时需要不断重复打桩操作较长的问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建筑用稳固液压打桩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建筑用稳固液压打桩设备,以解决现有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在打桩遇到坚硬地基时不易致使桩打入地基时需要不断重复打桩操作较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建筑用稳固液压打桩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建筑用稳固液压打桩设备,包括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油缸活塞杆、锤垫、桩、油缸连接座、固定压板、上环形块、下环形块、螺栓、固定插销、缓冲垫、上压板、缓冲保护垫、环形压块、钢丝网套、金属颗粒填充物、下压板、撞击头、锁紧螺母和固定螺栓;所述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缸活塞杆,且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底部接触锤垫,且锤垫的下方为桩;所述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由油缸连接座、固定压板、上环形块、下环形块、螺栓、固定插销、缓冲垫、上压板、缓冲保护垫、环形压块、钢丝网套、金属颗粒填充物、下压板、撞击头、锁紧螺母和固定螺栓共同组成;所述固定压板的下方设置有上压板,且上压板顶端面与固定压板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上环形块和下环形块;所述固定压板、上环形块、下环形块及上压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内壁固定设置有油缸连接座,且油缸连接座的上半部贯穿固定压板的外壁位于外方;所述上压板下方设置有下压板,且下压板顶端面与上压板底端面之间设置有八组所述环形压块;所述下压板底端面设置有撞击头;所述固定压板、上环形块、下环形块、上压板、环形压块、下压板及撞击头之间通过两根贯穿其内壁的所述固定插销相限位固定;所述固定压板、上环形块、下环形块、上压板、环形压块、下压板及撞击头之间通过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四根贯穿其外壁的螺栓螺纹固定相连接,且螺栓顶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将其锁紧成整体;所述上压板底部轴心位置通过两根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与环形压块内圈直径相一致的所述缓冲保护垫;所述下压板的顶部轴心位置也通过两根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与环形压块内圈直径相一致的所述缓冲保护垫。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底端面、下压板顶端面与八组所述环形压块的内端面之间形成一处中空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腔室内滑动连接有一组所述钢丝网套,且钢丝网套内设置有金属颗粒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网套填充状态下的高度低于中空腔室的高度,故钢丝网套顶部距离中空腔室的顶端之间设置有一段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网套填充状态下的直径大小略小于中空腔室的直径大小。

进一步的,两块所述缓冲保护垫上起到固定作用的两根所述固定螺栓在紧固状态下其顶端面低于所属所述缓冲保护垫的外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压块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八组,可进行增/减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保护垫的厚度为下压板总厚度的三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填充满金属颗粒填充物的钢丝网套设置在上压板底端面、下压板顶端面与八组所述环形压块的内端面之间所形成的中空腔室内,当撞击头与锤垫撞击时,因钢丝网套填充状态下的高度低于中空腔室的高度,故钢丝网套顶部距离中空腔室的顶端之间设置有一段空隙,从而在撞击头下降撞击时,钢丝网套临时与中空腔室的底端面相分离,然后中空腔室的顶端面给予钢丝网套较大的撞击力度,使得钢丝网套迅速撞击至中空腔室的底端面,这个撞击冲击以应力波的形式将其惯性能量传递给锤垫,再传递到被打的桩,通过该空隙及整合在一起填充在钢丝网套内的金属颗粒填充物的设置,利于在撞击头与锤垫撞击时形成更大的冲击力,实现二次打桩操作,更利于提高打桩的效率,利于遇到坚硬地基时通过二次打桩操作可加快打入地基操作,减少打桩时不断重复的打桩操作,进一步的,中空腔室的上下两端均为缓冲保护垫,通过缓冲保护垫缓冲保护,使得本实用新型钢丝网套在形成较大冲击力的同时,减少对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造成损坏的几率。

2.环形压块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八组,可进行增/减调整,通过改变环形压块的数量,以改变中空腔室的高度,利于撞击头下降撞击时,钢丝网套临时与中空腔室的底端面相分离,然后中空腔室的顶端面给予钢丝网套更大的的撞击力度,以利于提高打桩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状态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2-油缸活塞杆,3-锤垫,4-桩,101-油缸连接座,102-固定压板,103-上环形块,104-下环形块,105-螺栓,106-固定插销,107-缓冲垫,108-上压板,109-缓冲保护垫,110-环形压块,111-钢丝网套,112-金属颗粒填充物,113-下压板,114-撞击头,115-锁紧螺母,11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建筑用稳固液压打桩设备,包括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1、油缸活塞杆2、锤垫3、桩4、油缸连接座101、固定压板102、上环形块103、下环形块104、螺栓105、固定插销106、缓冲垫107、上压板108、缓冲保护垫109、环形压块110、钢丝网套111、金属颗粒填充物112、下压板113、撞击头114、锁紧螺母115和固定螺栓116;所述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1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缸活塞杆2,且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1底部接触锤垫3,且锤垫3的下方为桩4;所述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1由油缸连接座101、固定压板102、上环形块103、下环形块104、螺栓105、固定插销106、缓冲垫107、上压板108、缓冲保护垫109、环形压块110、钢丝网套111、金属颗粒填充物112、下压板113、撞击头114、锁紧螺母115和固定螺栓116共同组成;所述固定压板102的下方设置有上压板108,且上压板108顶端面与固定压板102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上环形块103和下环形块104;所述固定压板102、上环形块103、下环形块104及上压板108之间设置有缓冲垫107;所述缓冲垫107内壁固定设置有油缸连接座101,且油缸连接座101的上半部贯穿固定压板102的外壁位于外方;所述上压板108下方设置有下压板113,且下压板113顶端面与上压板108底端面之间设置有八组所述环形压块110;所述下压板113底端面设置有撞击头114;所述固定压板102、上环形块103、下环形块104、上压板108、环形压块110、下压板113及撞击头114之间通过两根贯穿其内壁的所述固定插销106相限位固定;所述固定压板102、上环形块103、下环形块104、上压板108、环形压块110、下压板113及撞击头114之间通过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四根贯穿其外壁的螺栓105螺纹固定相连接,且螺栓105顶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15将其锁紧成整体;所述上压板108底部轴心位置通过两根所述固定螺栓116固定安装有与环形压块110内圈直径相一致的所述缓冲保护垫109;所述下压板113的顶部轴心位置也通过两根所述固定螺栓116固定安装有与环形压块110内圈直径相一致的所述缓冲保护垫109。

其中,所述上压板108底端面、下压板113顶端面与八组所述环形压块110的内端面之间形成一处中空腔室。

其中,所述中空腔室内滑动连接有一组所述钢丝网套111,且钢丝网套111内设置有金属颗粒填充物112。

其中,所述钢丝网套111填充状态下的高度低于中空腔室的高度,故钢丝网套111顶部距离中空腔室的顶端之间设置有一段空隙,利于钢丝网套111的滑动及后续的冲击操作。

其中,所述钢丝网套111填充状态下的直径大小略小于中空腔室的直径大小,利于钢丝网套111的滑动及后续的冲击操作。

其中,两块所述缓冲保护垫109上起到固定作用的两根所述固定螺栓116在紧固状态下其顶端面低于所属所述缓冲保护垫109的外端面,避免固定螺栓116顶部对钢丝网套111造成损伤。

其中,所述环形压块11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八组,可进行增/减调整,利于调整中空腔室的高度,加大钢丝网套111的冲击力度。

其中,所述缓冲保护垫109的厚度为下压板113总厚度的三分之一。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油缸活塞杆2提起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1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快速下落,在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1快速下降过程中处于上压板108底端面、下压板113顶端面与八组环形压块110的内端面之间形成的中空腔室内的填满金属颗粒填充物112的钢丝网套111,因钢丝网套111填充状态下的高度低于中空腔室的高度,钢丝网套111顶部距离中空腔室的顶端之间设置有一段空隙,故钢丝网套111的底端面与中空腔室的底端面相分离,快速下降后撞击头114首先撞击到锤垫3,撞击头6与锤垫1间产生冲击应力波,通过应力波的形式,撞击头114将其冲击能传递给锤垫3,锤垫3再将冲击能以应力波形式传递到被打的桩4,实现桩4的下沉;同时中空腔室的顶端面将会撞击到钢丝网套111的顶端面给予钢丝网套111一个冲力,使得钢丝网套111的底端面迅速撞击至中空腔室的底端面,这个撞击冲击以应力波的形式将其惯性能量传递给锤垫3,再传递到被打的桩4,通过该空隙及整合在一起填充在钢丝网套111内的金属颗粒填充物112的设置,利于在撞击头114与锤垫3撞击时形成更大的冲击力,实现二次打桩操作,进一步的,中空腔室的上下两端均为缓冲保护垫109,通过缓冲保护垫109缓冲保护,使得本实用新型钢丝网套111在形成较大冲击力的同时,减少对液压打桩机锤头机构1造成损坏的几率;

环形压块11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八组,可进行增/减调整,通过改变环形压块110的数量,以改变中空腔室的高度,利于撞击头114下降撞击时,钢丝网套111临时与中空腔室的底端面相分离的间距加长,然后中空腔室的顶端面给予钢丝网套111更大的的撞击力度,以利于提高打桩的效率。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