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外部支撑侧翼的挖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3220发布日期:2018-07-07 20:2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钩岩石臂小臂结构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外部支撑侧翼的挖钩板。



背景技术:

夹片式挖钩岩石臂小臂作为一种新型的岩石臂小臂,拥有诸多的优点,其结构包括左夹板、右夹板和挖钩板,其中左夹板和右夹板用于夹持住挖钩板,挖钩板代替了传统挖钩岩石臂小臂上的挖钩和耳板,这样的结构简单,破岩效果好,挖钩板坏掉了易于更换,不用对挖钩岩石臂小臂的整体进行更换,因此降低了维修成本。

但是上述结构中的挖钩板由于需要夹持在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通常较薄,但是又要承受较大的冲击力,所以,耐用性不好,容易因为受到冲击而损坏,长此以往,维修成本相比于传统挖钩岩石臂小臂虽然仍会降低,但是降低的幅度就达不到人们的期望,目前有一种在左夹板和右夹板的下方增加挖钩板厚度的方法能提高挖钩板的耐用性,即在挖钩板的两侧增设支撑翼,但是这种支撑翼是挖钩板本身的结构,一旦坏掉也需要重新更换挖钩板,这样的维修成本并没有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外部支撑侧翼的挖钩板,解决现有挖钩板容易受到冲击而损坏的问题,同时解决挖钩板的支撑翼一旦坏掉就需要对整个挖钩板进行更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外部支撑侧翼的挖钩板,包括挖钩板本体和外部支撑侧翼,所述挖钩板本体下部的两侧设有向外凸起的支撑台,支撑台的顶部设有插接孔,外部支撑侧翼的底部设有和插接孔适配的插接杆,外部支撑侧翼的中部设有紧固通孔,紧固通孔处设有紧固螺栓,挖钩板本体两侧的中部设有与紧固螺栓对应设置的连接螺孔,所述外部支撑侧翼的前后两侧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沿滑槽上下滑动的升降杆,升降杆的顶部设有接触台,接触台的底部与外部支撑侧翼的顶部适配,接触台的顶部则与用于夹持挖钩板本体的夹板的底部相适配。

设置了外部支撑侧翼,将挖钩板用挖钩岩石臂小臂的左夹板和右夹板夹持好后,把外部支撑侧翼的插接杆插入支撑台的插接孔内,然后拧紧紧固螺栓,使紧固螺栓的螺杆插入连接螺孔内,这样就完成了对支撑侧翼的固定,此时调整外部支撑侧翼前后两侧滑槽内的升降杆的高度,即调整接触台的高度,使接触台的顶部与左夹板或右夹板的底部相接触,调整好后,对升降杆的高度进行固定,使接触台的顶部抵住左夹板或右夹板的底部,当挖钩板受力时,外部支撑侧翼能将一部分力传递给左夹板和右夹板,这样就使挖钩板更耐用,升降杆的高度能调节,就可以适应各种长度的挖钩板,而且如果挖钩板一侧的外部支撑侧翼坏掉了,只需要对这一侧坏掉的外部支撑侧翼进行更换,不用更换挖钩板和另一侧的外部支撑侧翼,这样就能将维修成本降至最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挖钩板本体的底部设有母齿。

由于挖钩板是不能直接用于挖掘的,因此在挖钩板的下方设置了母齿,在母齿上套接斗齿就可以进行破岩和刨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滑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滑动开口,滑动开口沿竖直方向设置,升降杆的下部设有水平的定位杆,定位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滑槽前后两侧的滑动开口,滑槽的滑动开口外设有定位杆固定机构。

通过沿着滑动开口移动定位杆来对升降杆的高度进行调整,冰雨定位杆固定机构来对其进行固定,这样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杆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杆两端的定位螺母。

将定位杆两端的定位螺母拧松即可移动定位杆,将定位杆两端的螺母拧紧,在两端的螺母与滑槽两侧壁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即可完成对定位杆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外部支撑侧翼的内部开有中空腔体,外部支撑侧翼的外侧设有填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填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与中空腔体的上部和中空腔体的下部连通,外部支撑侧翼的中空腔体内设有加固短柱。

在外部支撑侧翼的内部设置中空腔体,这样就能通过填料口向外部支撑侧翼中填充增重的物料,用于增加挖钩岩石臂小臂整体的重量,使其破岩效果更好,将增加挖钩岩石臂小臂重量的结构设置在了外部支撑侧翼内,这样就不会影响挖钩板的结构,使挖钩板更加耐用,而中空腔体内的加固短柱,则是为了使外部支撑侧翼的结构更加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接触台的顶部设有橡胶垫层。

在接触台的顶部设置橡胶垫层,降低了接触台顶面与左夹板或右夹板底面接触时摩擦、碰撞时产生的噪音,而且也使接触台与左夹板或右夹板的底面接触的更严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

1.设置了外部支撑侧翼,将挖钩岩石臂小臂的维修成本降至了最低。

2.结构简单,外部支撑侧翼能适应各种长度的挖钩板。

3.升降杆的高度调节和固定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4.在外部支撑侧翼的内部设置了中空腔体,在不破坏挖钩板结构的基础上,能使挖钩岩石臂小臂的破岩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挖钩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部支撑侧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1:

图1、图2、图3示出了一种带外部支撑侧翼的挖钩板,包括挖钩板本体1和外部支撑侧翼2,所述挖钩板本体1下部的两侧设有向外凸起的支撑台11,支撑台11的顶部设有插接孔111,外部支撑侧翼2的底部设有和插接孔111适配的插接杆21,外部支撑侧翼2的中部设有紧固通孔,紧固通孔处设有紧固螺栓22,挖钩板本体1两侧的中部设有与紧固螺栓22对应设置的连接螺孔12,所述外部支撑侧翼2的前后两侧设有滑槽3,滑槽3内设有沿滑槽3上下滑动的升降杆4,升降杆4的顶部设有接触台5,接触台5的底部与外部支撑侧翼2的顶部适配,接触台5的顶部则与用于夹持挖钩板本体1的夹板的底部相适配。

设置了外部支撑侧翼,将挖钩板用挖钩岩石臂小臂的左夹板和右夹板夹持好后,把外部支撑侧翼的插接杆插入支撑台的插接孔内,然后拧紧紧固螺栓,使紧固螺栓的螺杆插入连接螺孔内,这样就完成了对支撑侧翼的固定,此时调整外部支撑侧翼前后两侧滑槽内的升降杆的高度,即调整接触台的高度,使接触台的顶部与左夹板或右夹板的底部相接触,调整好后,对升降杆的高度进行固定,使接触台的顶部抵住左夹板或右夹板的底部,当挖钩板受力时,外部支撑侧翼能将一部分力传递给左夹板和右夹板,这样就使挖钩板更耐用,升降杆的高度能调节,就可以适应各种长度的挖钩板,而且如果挖钩板一侧的外部支撑侧翼坏掉了,只需要对这一侧坏掉的外部支撑侧翼进行更换,不用更换挖钩板和另一侧的外部支撑侧翼,这样就能将维修成本降至最低。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母齿6,所述挖钩板本体1的底部设有母齿6。

由于挖钩板是不能直接用于挖掘的,因此在挖钩板的下方设置了母齿,在母齿上套接斗齿就可以进行破岩和刨动。

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够对滑槽3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滑槽3的前后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滑动开口31,滑动开口31沿竖直方向设置,升降杆4的下部设有水平的定位杆41,定位杆41的两端分别穿过滑槽3前后两侧的滑动开口31,滑槽3的滑动开口31外设有定位杆固定机构。

通过沿着滑动开口移动定位杆来对升降杆的高度进行调整,冰雨定位杆固定机构来对其进行固定,这样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

具体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3的基础上对固定机构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定位杆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杆41两端的定位螺母7。

将定位杆两端的定位螺母拧松即可移动定位杆,将定位杆两端的螺母拧紧,在两端的螺母与滑槽两侧壁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即可完成对定位杆的固定。

具体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外部支撑侧翼2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外部支撑侧翼2的内部开有中空腔体,外部支撑侧翼2的外侧设有填料口23和出料口24,所述填料口23和出料口24分别与中空腔体的上部和中空腔体的下部连通,外部支撑侧翼2的中空腔体内设有加固短柱。

在外部支撑侧翼的内部设置中空腔体,这样就能通过填料口向外部支撑侧翼中填充增重的物料,用于增加挖钩岩石臂小臂整体的重量,使其破岩效果更好,将增加挖钩岩石臂小臂重量的结构设置在了外部支撑侧翼内,这样就不会影响挖钩板的结构,使挖钩板更加耐用,而中空腔体内的加固短柱,则是为了使外部支撑侧翼的结构更加稳固。

具体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橡胶垫层,所述接触台5的顶部设有橡胶垫层。在接触台的顶部设置橡胶垫层,降低了接触台顶面与左夹板或右夹板底面接触时摩擦、碰撞时产生的噪音,而且也使接触台与左夹板或右夹板的底面接触的更严密。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