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附水体油污的筒形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8894发布日期:2018-07-24 21:5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油清理器材,特别是一种用于吸附水体油污的筒形吸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世界的水上油运输量日益突飞猛进。水上运输业的漏油事件也频频发生。给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巨大的威胁。治理海上、江上的溢油,漏油污染是目前全世界人们共同面对、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目前治理水上溢油事故的主要手段是先将溢油用充气式和浮子式橡胶围油栏或PVC围油栏先围住,然后再用其他能吸油的材料或设备对其进行处理。这种传统做法既非常费力、效率低,而且操作成本很大,且传统围油栏只能吸,不能收油,布控围油栏非常麻烦,围油栏的重量很重,在海上、江面上布放围油栏又具有很大危险性,且传统的吸油围栏、吸油绳、吸油索能承受的吸油重量很低,用吊车吊起时均会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吸附水体油污的筒形吸油装置,该装置具有由支撑体和浮力机构组成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内外均包覆吸油棉,从而增大吸油装置的吸附面积,提高吸油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吸附水体油污的筒形吸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体、浮力机构和外层吸油棉和内层吸油棉,所述浮力机构设置在支撑体上,所述外层吸油棉包覆在所述浮力机构的外侧,所述内层吸油棉设置在所述支撑体内;

所述支撑体由第一挡圈、第二挡圈和多根连接杆组成,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挡圈,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挡圈,所述浮力机构包括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设置在所述支撑体外侧,并且,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能够相互结合成一体,从而包裹所述支撑体,

所述内层吸油棉包括第一吸油基体和裙边,所述裙边与所述第一吸油基体连接,所述裙边具有若干通孔,所述外层吸油棉包括第二吸油基体和拉绳,所述拉绳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拉绳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吸油基体连接,所述第一吸油基体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内侧,所述第二吸油基体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所述拉绳的自由端穿过所述裙边的通孔并与所述支撑体固定。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和浮力机构构成圆筒形结构,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覆盖所述支撑体的连接杆部分,使所述支撑体的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暴露出来。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体与第二浮体通过扣合方式结合为一体,所述第一浮体具有母端结合口,所述第二浮体具有公端结合口,所述母端结合口为开设在所述第一浮体端部的凹槽,所述公端结合口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浮体端部的凸起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为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聚氯乙烯泡沫或环氧泡沫塑料。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为塑料材质。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油基体和第二吸油基体结构相同,均包括防漏层和吸油层,所述吸油层具有第一表层和与所述第一表层相对的第二表层,所述第二表层与所述防漏层粘接,所述吸油层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贯穿所述吸油层。

优选地,所述吸附孔的形状为锥形,并且,吸附孔的孔径由所述第一表层向所述第二表层渐缩。

优选地,所述防漏层为PE防漏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油基体的防漏层紧贴所述支撑体,所述第二吸油基体的防漏层紧贴所述浮力机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油装置包括由支撑体和浮力结构组成的支撑结构,以及设置在支撑结构内的内层吸油棉和设置在支撑结构外的外层吸油棉,支撑结构为筒形,能确保吸油装置能长时间浮于水面,发挥良好的吸油作用,在支撑结构内外包覆吸油棉,可以增大吸油装置的吸附面积,提高吸油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吸附水体油污的筒形吸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支撑体,2-浮力机构,3-外层吸油棉,4-内层吸油棉,41-裙边,31-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吸附水体油污的筒形吸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吸附水体油污的筒形吸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体1、浮力机构2和外层吸油棉3和内层吸油棉4,所述浮力机构2设置在支撑体1上,所述外层吸油棉3包覆在所述浮力机构2的外侧,所述内层吸油棉4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内;

所述支撑体1由第一挡圈、第二挡圈和多根连接杆组成,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挡圈,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挡圈,所述浮力机构包括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设置在所述支撑体外侧,并且,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能够相互结合成一体,从而包裹所述支撑体,

所述内层吸油棉4包括第一吸油基体和裙边41,所述裙边41与所述第一吸油基体连接,所述裙边具有若干通孔,所述外层吸油棉3包括第二吸油基体和拉绳31,所述拉绳31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拉绳31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吸油基体连接,所述第一吸油基体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内侧,所述第二吸油基体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所述拉绳31的自由端穿过所述裙边的通孔并与所述支撑体固定。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1和浮力机构2构成圆筒形结构,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覆盖所述支撑体的连接杆部分,使所述支撑体的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暴露出来。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体与第二浮体通过扣合方式结合为一体,所述第一浮体具有母端结合口,所述第二浮体具有公端结合口,所述母端结合口为开设在所述第一浮体端部的凹槽,所述公端结合口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浮体端部的凸起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为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聚氯乙烯泡沫或环氧泡沫塑料。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1为塑料材质。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油基体和第二吸油基体结构相同,均包括防漏层和吸油层,所述吸油层具有第一表层和与所述第一表层相对的第二表层,所述第二表层与所述防漏层粘接,所述吸油层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贯穿所述吸油层。

优选地,所述吸附孔的形状为锥形,并且,吸附孔的孔径由所述第一表层向所述第二表层渐缩。

优选地,所述防漏层为PE防漏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油基体的防漏层紧贴所述支撑体1,所述第二吸油基体的防漏层紧贴所述浮力机构2。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油装置包括由支撑体和浮力结构组成的支撑结构,以及设置在支撑结构内的内层吸油棉和设置在支撑结构外的外层吸油棉,支撑结构为筒形,能确保吸油装置能长时间浮于水面,发挥良好的吸油作用,在支撑结构内外包覆吸油棉,可以增大吸油装置的吸附面积,提高吸油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