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7673发布日期:2018-07-27 20:39阅读:46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桩。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中经常用到预制桩进行建筑的基层搭建,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桩包括木桩、混凝土桩、钢桩等,再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由于混凝土桩的强度及制造方便等优点,所以建筑施工领域采用较多的预制桩主要还是混凝土预制桩。

混凝土预制桩分为方桩和圆桩,由于方桩各面受力分布由于棱角的存在使其受力不均,圆桩的端部为圆锥形,从而造成端部受力均布在锥形面,对于打入预制桩的过程造成打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桩,其具有周向受力比较均匀且打入过程中也比较轻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预制桩,由混凝土浇注形成,内部有骨架结构,包括桩身、桩头和桩端,桩身外壁为圆周形,桩端处于桩头的一端,桩身处于桩头的另一端,所述桩头整体为锥形,小端面为方形,大端面为圆形,大端面与桩身的端面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预制桩形成的结构为桩身为圆柱形,这样在预制桩打入地面以下后,桩身的周向受力均匀,桩头整体为锥形,但是其小端面设置成方形,大端面设置成圆形,使桩头由方形过渡至圆形,从而使桩头在打入时,方形的棱边容易分开土层,从而使预制桩具有周向受力比较均匀且打入过程中也比较轻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端包括方板和三角板,方板的大小与桩头的小端面大小相同,三角板为等腰三角形状,底边固定于方板的板面,与底边对应的角背离桩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端的三角板强度比较高,而设置成等腰三角形的形状,桩端在扎入地下过程中,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侧受力均匀,定向能力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身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吊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装时通过吊起吊耳进行搬运以及竖立等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身为圆管形,桩身的内壁上嵌有内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注时内管为预制桩内部形成空心结构支架,内管安装在预制桩内部,减小预制桩使用材料以及预制桩的重量,同时内管后期保留在预制桩内能够增加预制桩的钢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骨架结构包括用于浇注桩身的多个竖向筋构件、内环筋和外环筋,竖向筋构件包括内竖筋和外竖筋,内竖筋与外竖筋均沿桩身的长度方向,内竖筋与外竖筋之间用连接筋形成一个整体,内环筋与外环筋中心线相同,多个竖向筋构件处于内环筋与外环筋之间,内环筋与内竖筋固定,外环筋与外竖筋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向筋构件焊接形成,由内竖筋和外竖筋平行放置,连接筋两端分别与内竖筋和外竖筋焊接,竖向筋构件焊接后再通过内环筋与外环筋使其形成圆柱形,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构件比较方便,不需要一次成形,可进行模块化装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筋与内竖筋之间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筋与内竖筋倾斜,在进行预制桩的打入时,连接筋倾斜时可承受一定的拉力或压力,使预制桩的强度加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骨架结构包括用于浇注桩头的头筋构件,头筋构件包括中心筋和4个均布在中心筋周围的斜向筋,斜向筋倾斜于中心筋且斜向筋与中心筋之间设置有连接斜向筋与中心筋的支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均布的4个斜向筋使桩头浇注时沿着斜向筋的位置布置模板,使其浇注的桩头4个棱边由4个斜向筋支撑,从而使桩头的棱边处的强度提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板背离三角板的表面与中心筋的端部焊接固定,中心筋处于方板的中心位置且斜向筋端部焊接于方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筋焊接方板的中心使桩端的受力正对中心筋且其周围的斜向筋连接在方板上,从而使桩端的受力比较均匀,强度也比较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使用时,预制桩形成的结构为桩身为圆柱形,这样在预制桩打入地面以下后,桩身的周向受力均匀,桩头整体为锥形,但是其小端面设置成方形,大端面设置成圆形,使桩头由方形过渡至圆形,从而使桩头在打入时,方形的棱边容易分开土层,从而使预制桩具有周向受力比较均匀且打入过程中也比较轻便;

2. 桩端的三角板强度比较高,而设置成等腰三角形的形状,桩端在扎入地下过程中,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侧受力均匀,定向能力比较高;

3. 均布的4个斜向筋使桩头浇注时沿着斜向筋的位置布置模板,使其浇注的桩头4个棱边由4个斜向筋支撑,以及中心筋焊接方板的中心使桩端的受力正对中心筋,从而使桩端的受力比较均匀,强度也比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预制桩的立体图;

图2是省略混凝土的预制桩立体图;

图3是桩端的立体图。

图中,1、桩端;11、方板;12、三角板;2、桩头;3、桩身;4、吊耳;5、内管;6、头筋构件;61、斜向筋;62、支筋;63、中心筋;7、连接盘;8、内环筋;9、竖向筋构件;91、外竖筋;92、内竖筋;93、连接筋;10、外环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预制桩,参考图1,由混凝土浇注形成且内部设置有骨架,由下向上依次为桩端1、桩头2和桩身3,桩身3为圆管形,中心位置为空心的嵌有内管5,浇注时内管5为预制桩内部形成空心结构支架,内管5安装在预制桩内部,减小预制桩使用材料以及预制桩的重量,同时内管5后期保留在预制桩内能够增加预制桩的钢度。

参考图1,桩身3上设置有多个吊耳4,且均布在桩身3竖直方向上,在吊装时通过吊起吊耳4进行搬运以及竖立等。

参考图1,桩头2整体为锥形,下端小端面为方形,上端的大端面为圆形,从小端面的方形过渡至大端面的圆形,大端面的圆形与桩身3的截面相同,桩端1固定在小端面处。

参考图2,预制桩内部设置的骨架包括用于浇注桩身3的多个内环筋8、外环筋10和竖向筋构件9,竖向筋构件9包括外竖筋91、内竖筋92和多个连接筋93,外竖筋91与内竖筋92均竖直设置,多个连接筋93处于外竖筋91与内竖筋92之间且均布在外竖筋91与内竖筋92的长度方向,一端焊接在内竖筋92上,另一端焊接在外竖筋91上,连接筋93倾斜于外竖筋91和内竖筋92。内环筋8与外环筋10同轴心设置,竖向筋构件9外于内环筋8与外环筋10之间,且内竖筋92与内环筋8焊接,外竖筋91与外环筋10焊接,内环筋8与外环筋10周向上至少均布6个竖向筋构件9,其中内环筋8与外环筋10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多个。

参考图2,预制桩内部设置的骨加包括用于浇注桩头2的头筋构件6,头筋构件6包括斜向筋61、支筋62和中心筋63,中心筋63竖直处于预制桩的中部,斜向筋61有多个倾斜于中心筋63布置,下端靠近中心筋63,且斜向筋61绕着中心筋63的轴线均布4个,斜向筋61与中心筋63之间设置有多个支筋62,支筋62一端焊接在中心筋63上,另一端焊接在斜向筋61上,使斜向筋61与中心筋63形成整体。

参考图2,在头筋构件6的下端焊接固定上桩端1,浇注混凝土后桩端1漏在混凝土的外部。配合图3,桩端1包括方板11和三角板12,方板11的大小与桩头2的小端面大小相同,三角板12为等腰三角形状,底边焊接在方板11的板面上,与底边对应的角朝下。方板11另一板面与头筋构件6焊接,中心筋63的下端焊接在方板11的中心,斜向筋61的下端也焊接在方板11的板面上。

参考图2,头筋构件6与多个竖向筋构件9之间设置有连接盘7,连接盘7为圆盘形,头筋构件6远离方板11的一端焊接固定在连接盘7的盘面,另一盘面上与多个竖向筋构件9焊接,头筋构件6的中心与多个竖向筋构件9形成的中心共线。

预制桩的制作过程:

1.焊接竖向筋构件9,由内竖筋92和外竖筋91平行放置,连接筋93倾斜于内竖筋92和外竖筋91,两端分别与内竖筋92和外竖筋91焊接;

2.焊接头筋构件6,由中心筋63与周向均布的4个斜向筋61,通过用支筋62焊接;

3.把多个竖向筋构件9利用内环筋8和外环筋10内外焊接形成预制桩桩身3骨架,与头筋构件6之间使用连接盘7焊接成一个整体;

4.头筋构件6的下端焊接上桩端1,把骨架进行浇注形成预制桩。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