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叶种植田地的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8031发布日期:2018-08-10 23:24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排水领域,具体的是白三叶种植田地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白三叶,即白车轴草,又名白花三叶草、白三草、车轴草、荷兰翘摇等,多年生草本;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长期达6年,高10-30厘米。

主根短,侧根和须根发达,茎匍匐蔓生,上部稍上升,节上生根,全株无毛。掌状三出复叶;托叶卵状披针形,膜质,基部抱茎成鞘状,离生部分锐尖。

其适应性广,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6~25℃,抗热抗寒性强,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世界各国主要栽培牧草之一,在中国主要用于园林绿化中作为观赏、护坡及环保草坪用。

白三叶抗旱性较强,耐涝性稍差,普通的田地由于排水性能不足,不利于白三叶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排水,避免田地积水的白三叶种植田地的排水结构,利于白三叶生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白三叶种植田地的排水结构,包括田地本体和位于田地本体一侧的沿田地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主排水沟;以垂直于主排水沟延伸的方向为所述田地本体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田地本体的周向设置一周导水沟;沿田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数道种植垄,相邻种植垄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延伸至导水沟,所述导水沟与主排水沟相连通;所述凹槽槽底所处的高度高于导水沟的沟底所处的高度;所述导水沟的沟底所处的高度高于主排水沟的沟底所处的高度。

进一步的,沿田地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凹槽的槽底为由中间向两端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的,在凹槽的槽底铺设有一层透水滤布层,所述透水滤布层的两侧对应压于与凹槽相邻的两道种植垄底部;在透水滤布层上铺设有沙砾石层。

进一步的,在导水沟靠近主排水沟的一侧设置有一排泄水管,所述泄水管一端与导水沟相连通,另一端与主排水沟相连通。

进一步的,在导水沟设置泄水管的区域设置有沙砾石过滤层,所述泄水管的端部设置有过滤网且埋设于沙砾石过滤层中。

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倾斜向下延伸至主排水沟,且在伸入主排水沟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封堵泄水管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泄水管铰接,且铰接点位于泄水管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种植垄并在相邻种植垄之间形成凹槽,即种植垄用于种植白三叶,而种植垄的积水流入低处的凹槽;由于所述凹槽槽底所处的高度高于导水沟的沟底;故,流入凹槽的积水则排入导水沟,由于导水沟的沟底所处的高度高于主排水沟的沟底所处的高度,故,导水沟内的积水则排入主排水沟经过主排水沟排出,从而,避免种植垄含有大量积水,影响白三叶的生长。由于种植垄沿田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缩短了积水在凹槽内的流通路径,缩短了积水在凹槽内的流通时间,利于及时排出种植垄的积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3的F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田地本体1、主排水沟2、导水沟3、种植垄4、凹槽5、透水滤布层6、沙砾石层7、泄水管8、沙砾石过滤层9、过滤网10、端盖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白三叶种植田地的排水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田地本体1和位于田地本体1一侧的沿田地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主排水沟2;以垂直于主排水沟2延伸的方向为所述田地本体1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田地本体1的周向设置一周导水沟3;沿田地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数道种植垄4,相邻种植垄4之间形成凹槽5,所述凹槽5的两端延伸至导水沟3,所述导水沟3与主排水沟2相连通;所述凹槽5槽底所处的高度高于导水沟3的沟底所处的高度;所述导水沟3的沟底所处的高度高于主排水沟2的沟底所处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种植垄4并在相邻种植垄4之间形成凹槽5,即种植垄4用于种植白三叶,而种植垄4的积水流入低处的凹槽5;由于所述凹槽5槽底所处的高度高于导水沟3的沟底;故,流入凹槽5的积水则排入导水沟3,由于导水沟3的沟底所处的高度高于主排水沟2的沟底所处的高度,故,导水沟3内的积水则排入主排水沟2经过主排水沟2排出,从而,避免种植垄4含有大量积水,影响白三叶的生长。由于种植垄4沿田地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缩短了积水在凹槽5内的流通路径,从而缩短了积水在凹槽5内的流通时间,利于及时排出种植垄4的积水。

为了进一步加速凹槽5内的积水排入导水沟3,优选的,沿田地本体1的宽度方向,所述凹槽5的槽底为由中间向两端倾斜的斜面。

为了避免土壤流失,优选的,在凹槽5的槽底铺设有一层透水滤布层6,所述透水滤布层6的两侧对应压于与凹槽5相邻的两道种植垄4底部;在透水滤布层6上铺设有沙砾石层7。而沙砾石层7在积水沿凹槽5流淌时对土壤起到阻挡作用,使随着积水流入凹槽5的土壤沉积在透水滤布层6上,透水滤布层6锁住土壤的作用,减少土壤流失。

导水沟3与主排水沟2之间可以设置缺口进行连通,但是,设置缺口的方式对导水沟3沟壁的强度影响较大,故,通常一条导水沟3仅设置一处缺口,最多在该条导水沟3的首尾各设置一处缺口,缺口数量少不利于积水排出,为了利于导水沟3的积水排入主排水沟2,优选的,在导水沟3靠近主排水沟2的一侧设置有一排泄水管8,所述泄水管8一端与导水沟3相连通,另一端与主排水沟2相连通。通过设置一排泄水管8增多了积水的排出点,利于积水排出。

为了避免土壤、渣子等进入泄水管8,造成泄水管8堵塞,优选的,在导水沟3设置泄水管8的区域设置有沙砾石过滤层9,所述泄水管8的端部设置有过滤网10且埋设于沙砾石过滤层9中。沙砾石过滤层9起到锁住土壤和渣子的作用,过滤网10进一步将渣子隔绝在泄水管8外。

为了避免主排水沟2的水倒流入泄水管8,或者主排水沟2的渣子进入泄水管8,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泄水管8倾斜向下延伸至主排水沟2,且在伸入主排水沟2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封堵泄水管8的端盖11,所述端盖11与泄水管8铰接,且铰接点位于泄水管8的顶部。导水沟3的积水流入泄水管8中,对端盖11产生冲击,端盖11绕铰接点转动,泄水管8贯通,积水流入主排水沟2。当导水沟3内无积水流入泄水管8时,端盖11在重力作用下绕铰接点反向转动复位封堵住泄水管8的出水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