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态坡岸铺设的混凝土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7613发布日期:2018-07-27 20:38阅读:11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生态坡岸铺设的混凝土砌块。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河道、水库等边坡防护形式有抛石、干砌块石、浆砌块石、钢筋混凝土面板等,其作用主要是抵御风浪冲击,防止坡面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等多个问题。

网格生态护坡,是由砖、石、混凝土砌块、现浇混凝土等材料形成网格,在网格中栽植植物,形成网格与植物综合护坡系统,既能起到护坡作用,同时能恢复生态、保护环境。网格生态护坡将工程护坡结构与植物护坡相结合,护坡效果非常好。

公告号为CN20261076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铰链式生态护坡混凝土砌块,其技术要点是:所述主体与水流方向垂直的两个侧面呈锯齿形结构以便与相邻的本体相啮合,所述主体与水流方向平行的两个侧面上设有用于灌注砂土的凹槽,所述主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穿装锚固绳的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

然而,该混凝土砌块虽能防止水土流失,抵抗水流的冲刷,但其相邻的主体之间依靠锚固绳连接,但锚固绳穿过连接孔安装费时费力,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态坡岸铺设的混凝土砌块,具有方便连接相邻本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生态坡岸铺设的混凝土砌块,包括呈矩形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设有对称的T形槽,相邻所述本体上的T形槽相连通构成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插接有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槽与连接块限制两个相邻本体沿本体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位移,使得本体铺设于坡岸上时,能够连接成一个整体,不容易松动,提高了整个网格生态护坡的稳定性,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将连接块插接于相邻本体连通的连接槽内,安装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定位块,所述本体远离定位块的一端设有供相邻本体上的定位块插接的定位槽,当定位块插接于定位槽内时,相邻所述本体上的两个T形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与定位槽限制两个相邻本体沿本体长度或宽度方向的部分位移,方便工人在将相邻的本体拼接于一起时,将两个T形槽连通成连接槽,方便插接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个贯穿本体上下表面的减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孔能够减轻铺设时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节约工厂加工制造的成本。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减重孔均匀分布于本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均匀分布的减重孔,使得整个本体的结构强度更高,受到水流冲击时,受力更均匀,本体不容易断裂。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底端面设有若干个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定位柱代替本体底端的平整面与铺设面接触,使得本体底面的定位柱嵌入铺设面内,增大了本体与铺设面之间的阻力,使得本体与铺设面的接触更牢固。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呈倒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锥形定位柱使得本体在铺设时,更容易嵌入铺设面,安装方便。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两个拆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装槽使得工人在铺设或拆卸本体时更容易抓取,拆装更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底端面呈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使得连接块更容易插接于连接槽内,安装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连接槽与连接块限制两个相邻本体沿本体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位移,使得本体铺设于坡岸上时,能够连接成一个整体,不容易松动,提高了整个网格生态护坡的稳定性,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将连接块插接于相邻本体连通的连接槽内,安装方便快捷;

2、定位块与定位槽限制两个相邻本体沿本体长度或宽度方向的部分位移,方便工人在将相邻的本体拼接于一起时,能够更容易的将两个T形槽连通成连接槽,插接连接块,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本体;2、T形槽;3、连接槽;4、连接块;5、定位块;6、定位槽;7、减重孔;8、定位柱;9、拆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生态坡岸铺设的混凝土砌块,参见图1和图2,包括矩形的本体1,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开有对称的T形槽2,且T形槽2与相邻本体1上的T形槽2相连通构成连接槽3,连接槽3呈工字型,连接槽3内插接有工字形的连接块4,连接槽3与连接块4限制两个相邻本体1沿本体1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位移,使得本体1在铺设于坡岸上时,能够连接成一个整体,不容易松动,提高了整个网格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将连接块4插接于相邻本体1连通的连接槽3内,安装方便快捷;连接块4的底端面呈圆角,圆角使得连接块4更容易插接于连接槽3内,安装更方便。

本体1的侧面一体成型有矩形的定位块5,定位块5的一侧与本体1长度方向的侧面平齐,本体1远离定位块5的一端开有供相邻本体1上的定位块5插接的定位槽6,当定位块5插接于定位槽6内时,相邻本体1上的两个T形槽2相连通,定位块5与定位槽6限制两个相邻本体1沿本体1长度或宽度方向的部分位移,方便工人在将相邻的本体1拼接于一起时,更容易将两个T形槽2连通成连接槽3,方便插接连接块4;本体1的上端面开有若干个减重孔7,若干个减重孔7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呈两排等间距分布,两排减重孔7的两侧开有两个矩形的拆装槽9,两个拆装槽9对称分布,拆装槽9使得工人在铺设或拆卸本体1时更容易抓取,拆装更方便。

本体1的底端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柱8,若干个定位柱8与若干个减重孔7相错位,定位柱8代替本体1底端的平整面与铺设面接触,使得本体1底面的定位柱8嵌入铺设面内,增大了本体1与铺设面之间的阻力,使得本体1与铺设面的接触更牢固;定位柱8呈倒锥形,倒锥形定位柱8使得本体1在铺设时,更容易嵌入铺设面,安装方便。

综上,在铺设护坡时,抓取本体1上的拆装槽9,将本体1上的定位柱8嵌于铺设面内,然后将相邻的本体1之间通过连接块4与连接槽3插接配合,使得整个护坡连接成一个整体,抵抗水流冲刷的效果更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铺设方便快捷。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