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7465发布日期:2018-08-28 22:00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化行业的防爆窨井盖。



背景技术:

在石化行业中,地下管网有一部分是排污设施,在这些管道内混杂有各种水的混合物,如油污、雨水、可燃气体等成分。现场需要排水、清淤的需要留有不少和地面相通的井口。由于对于排污设施内部介质成分较复杂,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火灾或爆炸,直接威胁生产的安全。现有大多数石化行业在井口使用普通的球墨铸铁井盖,井盖上部铺上沙子,以此来让地面的明火不进入井内和井内的有害物不泄漏到地面的方法来处理。这种方法存在较多弊端,首先是井内可燃物的起火并不一定是外部明火所致,其次真要起火爆炸,现有井盖会被强气流炸飞,明火马上蔓延出来,威胁现场人员和设备。国内石化行业由于此项问题多次出现事故,引起连锁起火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原有窨井盖的不足,防爆窨井盖可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此种窨井盖按照防爆密封的要求进行设计,完全隔离窨井内部介质和外部的通路,窨井盖有闭锁结构,方便现场的安装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防爆井盖,包括井座、井盖及锁闭装置,井座固定在地面上,井盖套压井座上且部分井盖延伸到井座内部,两者的连接部设有多个锁闭装置,锁闭装置包括转轴、推杆、锁舌;井座的侧表面设有安装锁舌的锁槽,锁槽内设有锁舌,锁舌的外端部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转轴,转轴固定在井座上,使锁舌能够绕其轴线旋转。井盖的下表面设有两个推杆,两个推杆分别分布在锁舌的两侧;井盖在锁舌的匹配位置设有锁合腔,当锁舌的轴线通过井盖的圆心时,锁舌进入锁合腔。

井盖在井座接触的柱状面的上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O形密封圈。

井座的上表面在与井盖的接触面上设有燕尾密封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井座与井盖之间设有锁闭装置,完成了其两者的锁死,而且设有密封圈,完全隔绝了窨井与外界的联系,非常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锁舌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锁舌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燕尾密封圈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转轴、锁舌、推杆的配合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一种防爆井盖,包括井座1、井盖2及锁闭装置3,井座1固定在地面上,井盖2套压井座1上且部分井盖2延伸到井座1内部,两者的连接部设有多个锁闭装置3,锁闭装置3包括转轴5、推杆6、锁舌7。

井座1的侧表面设有安装锁舌7的锁槽11,锁槽11内设有锁舌7,锁舌7的外端部设有通孔71,通孔71内穿设转轴5,转轴5固定在井座1上,使锁舌7能够绕其轴线旋转。

井盖2的下表面设有两个推杆6,两个推杆6分布在锁舌7的两侧。

井盖2在锁舌7的匹配位置设有锁合腔21,当锁舌7的轴线通过井盖2的圆心时,锁舌7进入锁合腔21。

为了方便密封,井盖2在井座1接触的柱状面的上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O形密封圈9。

为了方便密封,井座1的上表面在与井盖2的接触面上设有燕尾密封圈8。

其工作原理为:

锁死时,使用转动手柄4将井盖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比如从a转到b,那么推杆会从c转动d,两个推杆之间的锁舌7也转动(从e到f),进入锁合腔21内,完成锁死。

解锁时,反向转动井盖,使锁舌7从锁合腔21出来即可。

井盖与井座安装时,在井盖的止口位置安装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防止液体进入井盖2内部;在井盖2的底部安装有燕尾密封圈,对井盖2进行二次密封。

其他内容参加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