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壁钢围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9192发布日期:2019-05-03 19:08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壁钢围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围堰,尤其是一种双壁钢围堰。



背景技术:

双壁钢围堰的作用一是作为承台施工挡水结构,二是作为钻孔平台的支撑结构,承受的荷载包括水流冲击力、水头压力、以及由钻孔平台作用的竖向力。根据堰整体稳定性、结构受力情况等进行验算。

近几十年来我国公路和铁路桥梁深水基础施工均大规模的采用双壁钢围堰作为临时挡水结构,但关于双壁钢围堰需穿过胶结密实圆砾土层并要求短时间内下沉到位的研究并不多见。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空气吸泥机在围堰内对称吸泥辅助围堰下沉,此种方式效率比较低,工期长,双壁钢围堰在下放至河床以下的过程中外壁与河沙摩阻力大,下沉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壁钢围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壁钢围堰,包括首节围堰、第二节围堰、第三节围堰及第四节围堰,所述首节围堰底部为刃脚,顶部与第二节围堰底部连接,第二节围堰顶部与第三节围堰底部连接,第三节围堰顶部与第四节围堰底部连接,第二、第三、第四节围堰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第三、第四节围堰中部为钢质箱体,箱体内有多块与箱体垂直的连接片。

所述第一节围堰中部为钢质箱体,箱体内有多块与箱体垂直的连接片。

所述连接片中部有穿孔,连接杆插入至孔内。

所述第一节围堰顶部有螺孔,第一节围堰通过螺栓与第二节围堰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有多根,插入至穿孔内,分别将第一节围堰和第二节围堰,第二节和第三节围堰及第三节和第四节围堰连接。

所述二、第三、第四节围堰底部和顶部均设有螺孔,第二、第三、第四节围堰以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双壁钢围堰可以先搭设钢栈桥和钻孔平台进行钻孔桩施工,并同步进行双壁钢围堰的设计与加工。在桥墩承台的正上方搭设临时首节围堰拼装平台并进行首节围堰的拼装。

凭借桩基钢护筒作为导向及支撑,采用连续同步千斤顶起吊系统下放首节围堰。

利用双壁钢围堰在水中自浮的原理,利用起吊设备逐节对称拼装后续各节钢围堰。然后围堰夹壁内注水辅助围堰在河床以上的水中下沉,再浇注夹壁混凝土辅助围堰进入河床覆盖层。最后采用空气吸泥机在围堰内对称吸泥辅助围堰下沉同时启动泥浆套系统将事先配置的优质泥浆均匀的注入围堰外壁四周,在围堰与覆盖层间形成一层泥浆隔层,以减小围堰在覆盖内下沉的侧摩阻系数辅助围堰下沉至设计高程。

等待围堰下沉至设计高程后,可进行围堰清基。采用水下混凝土进行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之后,关闭联通器进行围堰内抽水,抽水完成即可进行承台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节围堰与第二节围堰的拼装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围堰内部示意图。

1-首节围堰;2-第二节围堰;3-第三节围堰;4-第四节围堰;5-连接片;6-螺栓;7-连接杆;8-刃脚;9-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首节围堰、第二节围堰、第三节围堰及第四节围堰,所述首节围堰底部为刃脚,顶部与第二节围堰底部连接,第二节围堰顶部与第三节围堰底部连接,第三节围堰顶部与第四节围堰底部连接,第二、第三、第四节围堰结构相同,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第三、第四节围堰中部为钢质箱体,箱体内有多块与箱体垂直的连接片,所述第一节围堰中部为钢质箱体,箱体内有多块与箱体垂直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中部有穿孔,连接杆插入至孔内,所述第一节围堰顶部有螺孔,第一节围堰通过螺栓与第二节围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有多根,插入至穿孔内,分别将第一节围堰和第二节围堰,第二节和第三节围堰及第三节和第四节围堰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如图3所示,整个围堰全部采用现场分块加工制作,运至墩位处拼装平台上采用高强螺栓进行拼装连接,较传统的焊接拼装工艺能大幅提高工效,缩短施工周期,而且可周转循环使用,避免因切割拆除造成壁体变形、损坏导致不能循环使用浪费材料,钢围堰竖向连接采用预应力结构,在水面以上即可操作河床以上部分围堰与河床以下部分的分离工作,利用水的浮力将河床以上部分自动上浮至水面以上进行拆除,无需潜水作业,拆除周转速度快,安全、经济、可靠,无粘结预应力连接工艺由于预应力筋与钢围堰构件之间无介质粘结,全靠连接器、精轧螺纹钢承受并传递预应力。施工时,预应力筋需与钢围堰加工同步按设计要求布置,张拉后无需灌浆,简化了工序,且由于预应力筋穿孔事前布置,检查方便,控制精确,使预应力筋按照设计要求充分发挥效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