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3595发布日期:2019-03-05 19:2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关于以往的作业机械,在日本特开平10-29242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控制各种液压设备的控制阀分割为将动臂用控制阀、铲斗用控制阀及斗杆用控制阀连结固定而成的第一控制阀与将回转用控制阀及推土用控制阀连结固定而成的第二控制阀的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9242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提出了如下的作业机械:在向用于驱动工作装置的液压缸供给工作油的方向控制阀上连接有供用于使该方向控制阀动作的先导油流动的先导油路,在该先导油路设置有对先导油的压力进行调整的电磁比例控制阀。

在作业机械具备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的情况下,要求在有限面积的车身框架上适当地配置这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配置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的作业机械。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作业机械具备:工作装置;多个液压缸,其对工作装置进行驱动;操作装置,其为了驱动液压缸而被操作;多个方向控制阀,其向液压缸供给工作油而使液压缸动作;以及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电磁比例控制阀控制通过对操作装置进行操作而产生的先导油的压力,并与先导油的压力相应地调整从方向控制阀向液压缸供给的工作油的流量。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被分割为包含至少一个电磁比例控制阀的第一阀块与包含至少一个电磁比例控制阀的第二阀块。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彼此分离地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作业机械,能够适当地配置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液压挖掘机的俯视图。

图3是应用于液压挖掘机的液压回路图。

图4是示出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框架上的各设备的配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再重复针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作业机械的一例,对后方小回转型的液压挖掘机1进行说明。图1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液压挖掘机1的俯视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主要具有行驶体2、回转体3以及工作装置4。由行驶体2和回转体3构成液压挖掘机1的主体。

行驶体2具有左右一对履带2a。构成为通过左右一对履带2a旋转驱动而液压挖掘机1能够自主行驶。回转体3设置为相对于行驶体2回转自如。回转体3主要具有驾驶室5、外装板6以及配重7。

驾驶室5配置在回转体3的前方左侧(车辆前侧)。在驾驶室5的内部形成有操作室。操作室是用于供搭乘于驾驶室5的操作员操作液压挖掘机1的空间。在操作室内配置有用于供操作员落座的驾驶席以及为了驱动液压挖掘机1而供操作员操作的后述的操作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工作装置4为基准对各部分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工作装置4的动臂4a相对于回转体3以动臂销为中心而旋转移动。相对于回转体3转动的动臂4a的特定部分、例如动臂4a的前端部所移动的轨迹为圆弧状,包含该圆弧在内的平面被确定。在俯视观察液压挖掘机1的情况下,该平面表示为直线。该直线延伸的方向是车辆主体的前后方向或者回转体3的前后方向,以下也仅称作前后方向。车辆主体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或者回转体3的左右方向是指在俯视下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也仅称作左右方向。左右方向是动臂销延伸的方向。车辆主体的上下方向或者回转体3的上下方向是指与由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决定的平面正交的方向,以下也仅称作上下方向。

在前后方向上,工作装置4从车辆主体突出的一侧为前方向,与前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后方向。在观察前方向时的左右方向的右侧、左侧分别为右方向、左方向。在上下方向上,地面所在的一侧为下侧,天空所在的一侧为上侧。

前后方向是指落座于驾驶室5内的驾驶席的操作员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是指落座于驾驶席的操作员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是指落座于驾驶席的操作员的上下方向。与落座于驾驶席的操作员正对的方向为前方向,落座于驾驶席的操作员的背后方向为后方向。落座于驾驶席的操作员正对于正面时的右侧、左侧分别为右方向、左方向。落座于驾驶席的操作员的脚底侧为下侧,头顶侧为上侧。

外装板6具有发动机罩6a、砂土罩6b以及钣金罩6c。发动机罩6a、砂土罩6b以及钣金罩6c构成回转体3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发动机罩6a以及砂土罩6b构成为能够开闭。发动机罩6a以及砂土罩6b由轻质的树脂材料形成。钣金罩6c构成为不能够相对于回转体3相对移动,由钢铁材料等金属材料形成。

发动机罩6a以及配重7分别配置在回转体3的后方侧(车辆后侧)。发动机罩6a以覆盖发动机室的上方以及后方的方式配置。在发动机室内收纳有发动机单元(发动机、排气处理单元等)。在发动机罩6a上形成有将发动机罩6a的一部分切掉而成的开口。用于将发动机的废气向大气中排出的排气筒8经由该开口向发动机罩6a的上方突出。

配重7配置在发动机室的后方,以便在采掘时等保持液压挖掘机1的主体的平衡。液压挖掘机1形成为将后表面的回转半径设定得较小的后方小回转型的液压挖掘机。因此,俯视下的配重7的后表面形成为以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

砂土罩6b以及钣金罩6c配置在回转体3的右侧。砂土罩6b以及钣金罩6c相对于工作装置4设置在右侧。

工作装置4用于进行砂土挖掘等作业。工作装置4安装于回转体3的前方侧。工作装置4例如具有动臂4a、斗杆4b、铲斗4c、液压缸4d、4e、4f等。通过利用液压缸4f、4e、4d分别驱动动臂4a、斗杆4b以及铲斗4c,从而能够驱动工作装置4。

动臂4a的基端部经由动臂销而与回转体3连结。动臂4a以能够以动臂销为中心相对于回转体3向两个方向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回转体3。动臂4a能够沿上下方向工作。斗杆4b的基端部经由斗杆销而与动臂4a的前端部连结。斗杆4b以能够以斗杆销为中心相对于动臂4a向两个方向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动臂4a。铲斗4c经由铲斗销而与斗杆4b的前端部连结。铲斗4c以能够以铲斗销为中心相对于斗杆4b向两个方向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斗杆4b。

工作装置4相对于驾驶室5设置在右侧。需要说明的是,驾驶室5与工作装置4的配置不局限于图1、2所示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在配置于回转体3的前方右侧的驾驶室5的左侧设置工作装置4。

驾驶室5包括覆盖驾驶席而配置的车顶部分和支承车顶部分的多个支柱。各个支柱具有与驾驶室5的地面部连结的下端以及与驾驶室5的车顶部分连结的上端。多个支柱具有前支柱12和后支柱。前支柱12配置在相对于驾驶席处于前方的驾驶室5的角落部。后支柱配置在相对于驾驶席处于后方的驾驶室5的角落部。

前支柱12具有右支柱13和左支柱14。右支柱13配置在驾驶室5的前方右角。左支柱14配置在驾驶室5的前方左角。在相对于驾驶室5的右方配置有工作装置4。右支柱13配置在靠近工作装置4的一侧。左支柱14配置在远离工作装置4的一侧。

由右支柱13、左支柱14以及一对后支柱围成的空间形成驾驶室5的室内空间。驾驶席收容于驾驶室5的室内空间。在驾驶室5的左侧面设置有用于供操作员进出驾驶室5的门。

在右支柱13与左支柱14之间配置有前窗15。前窗15相对于驾驶席配置在前方。前窗15由透明材料形成。落座于驾驶席的操作员能够通过前窗15视觉确认驾驶室5的外部。例如,落座于驾驶席的操作员能够通过前窗15直接观察挖掘砂土的铲斗4c以及施工对象的现况地形等。

在驾驶室5,经由撑杆11b安装有反射镜11a。反射镜11a相对于驾驶室5配置在后方。反射镜11a配置在比驾驶室5的车顶部分靠下方的位置。

图3是应用于液压挖掘机1的液压回路图。在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中,液压泵31被发动机33驱动。液压泵31成为用于驱动液压缸4d、4e、4f以及行驶马达16、17等液压致动器的驱动源。从液压泵31喷出的油的一部分经由主操作阀34向液压致动器供给。为了使液压致动器工作而向该液压致动器供给的油被称作工作油。从液压致动器流出的工作油经由主操作阀34向油箱35排出。

主操作阀34具有多个方向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在向第一受压室以及第二受压室供给的油的作用下工作,对工作油向各液压致动器流动的方向以及流量进行控制。为了使方向控制阀工作而向该第一受压室以及第二受压室供给的油被称作先导油。先导油的压力被称作先导压。

方向控制阀具有杆状的滑柱。方向控制阀通过滑柱沿轴向移动,来调整向液压致动器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方向以及向液压致动器供给的工作油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通过调整向液压致动器供给的工作油的供给量,从而调整液压致动器的移动速度。通过调整液压缸4d、4e、4f的移动速度,从而控制铲斗4c、斗杆4b以及动臂4a的速度。

如图3所示,多个方向控制阀包括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左行驶用先导切换阀38、右行驶用先导切换阀39以及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

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控制工作油向液压缸4e的供给以及排出,从而对斗杆4b进行工作控制。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控制工作油向液压缸4f的供给以及排出,从而对动臂4a进行工作控制。左行驶用先导切换阀38控制工作油向左行驶马达17的供给以及排出,从而对左行驶马达17进行工作控制。右行驶用先导切换阀39控制工作油向右行驶马达16的供给以及排出,从而对右行驶马达16进行工作控制。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控制工作油向液压缸4d的供给以及排出,从而对铲斗4c进行工作控制。

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左行驶用先导切换阀38、右行驶用先导切换阀39以及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分别具有一对先导端口p1、p2。与经由各先导端口向各受压室供给的先导油的压力(先导压)相应地对各先导切换阀36~40进行控制。

通过对第一操作杆装置41进行操作来控制向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以及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的各先导端口p1、p2施加的先导压。通过对第二操作杆装置42进行操作来控制向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的各先导端口p1、p2施加的先导压。操作员通过对第一操作杆装置41以及第二操作杆装置42进行操作来控制工作装置4的动作以及回转体3的回转动作。第一操作杆装置41以及第二操作杆装置42构成受理对工作装置4进行驱动的操作员的操作的操作装置。操作装置为了驱动液压缸4d、4e、4f而被操作。

第一操作杆装置41具有由操作员操作的第一操作杆44。第一操作杆装置41具有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以及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与第一操作杆44的前后左右的四个方向对应地设置有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

各先导压控制阀41a~41d与第一操作杆44连接。各先导压控制阀41a~41d将通过操作第一操作杆44而产生的先导压输出,来控制工作装置4用的液压缸4d、4f的驱动。

第二操作杆装置42具有由操作员操作的第二操作杆45。第二操作杆装置42具有第五先导压控制阀42a、第六先导压控制阀42b、第七先导压控制阀42c以及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与第二操作杆45的前后左右的四个方向对应地设置有第五先导压控制阀42a、第六先导压控制阀42b、第七先导压控制阀42c、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

各先导压控制阀42a~42d与第二操作杆45连接。各先导压控制阀42a~42d将通过操作第二操作杆45而产生的先导压输出,来控制工作装置4用的液压缸4e以及回转马达的驱动。

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具有第一泵端口x1、第一油箱端口y1、以及第一供排端口z1。

第一泵端口x1与泵流路51连接。泵流路51与液压泵31连接。在泵流路51设置有未图示的减压阀。从液压泵31喷出的油的一部分经由泵流路51而被减压阀减压,作为先导油向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供给。

第一油箱端口y1与油箱流路52连接。油箱流路52与油箱35连接。油箱35贮存油。

第一供排端口z1与第一先导油路53连接。第一先导油路53将第一操作杆装置41的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与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二先导端口p2连接。

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与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相应地切换为输出状态和排出状态。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在输出状态下使第一泵端口x1与第一供排端口z1连通,从第一供排端口z1向第一先导油路53输出与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量相应的压力的先导油。另外,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在排出状态下使第一油箱端口y1与第一供排端口z1连通。

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具有第二泵端口x2、第二油箱端口y2以及第二供排端口z2。第二泵端口x2与泵流路51连接。第二油箱端口y2与油箱流路52连接。

第二供排端口z2与第二先导油路54连接。第二先导油路54将第一操作杆装置41的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与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一先导端口p1连接。

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与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相应地切换为输出状态和排出状态。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在输出状态下使第二泵端口x2与第二供排端口z2连通,从第二供排端口z2向第二先导油路54输出与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量相应的压力的先导油。另外,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在排出状态下使第二油箱端口y2与第二供排端口z2连通。

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与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成对,对应于彼此相反朝向的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方向。例如,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对应于第一操作杆44的向前方的操作,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对应于第一操作杆44的向后方的操作。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与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通过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而被择一地选择。当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与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中的一方为输出状态时,另一方成为排出状态。

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对先导油向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二先导端口p2的供给以及排出进行控制。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对先导油向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一先导端口p1的供给以及排出进行控制。与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相应地,对工作油向液压缸4f的底侧油室以及头侧油室的供给以及排出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液压缸4f伸长或收缩的移动量以及移动速度。

第一操作杆44受理驱动动臂4a的用户操作。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输出与要使动臂4a上升的用户操作相应的液压信号。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输出与要使动臂4a下降的用户操作相应的液压信号。通过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而输出的液压信号可包括:用于对动臂4a进行上升操作的动臂上升信号;以及用于对动臂4a进行下降操作的动臂下降信号。由此,按照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来控制动臂4a的向上升方向或下降方向的动作。

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一先导端口p1具有在使动臂4a上升的动作时供给先导油的、作为动臂上升用先导端口的功能。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二先导端口p2具有在使动臂4a下降的动作时供给先导油的、作为动臂下降用先导端口的功能。第一操作杆装置41构成受理用于驱动动臂4a的操作员的操作的动臂操作装置。

在将第一操作杆装置41以及第二操作杆装置42与主操作阀34连接的液压路径中设置有中继块70。中继块70构成为包括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73~79。电磁比例控制阀73设置于第一先导油路53。电磁比例控制阀74设置于第二先导油路54。电磁比例控制阀73、74是为了与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相应地控制动臂4a的上下动作而设置的。

按照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在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与电磁比例控制阀73之间的第一先导油路53内产生液压。电磁比例控制阀73基于该液压而被控制。与该液压相应地,向电磁比例控制阀73输出指示动臂下降的指令信号,从而调节电磁比例控制阀73的开度。由此,在第一先导油路53中流动的先导油的流量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向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二先导端口p2传递的先导压。与向第二先导端口p2传递的先导压的大小相应地,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滑柱进行移动。根据该滑柱的移动量,对从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向液压缸4f的头侧油室供给的工作油的供给量进行调整,从而调整使动臂4a下降时的动臂4a的速度。

按照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在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与电磁比例控制阀74之间的第二先导油路54内产生液压。电磁比例控制阀74基于该液压而被控制。与该液压相应地,向电磁比例控制阀74输出指示动臂上升的指令信号,从而调节电磁比例控制阀74的开度。由此,在第二先导油路54中流动的先导油的流量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向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一先导端口p1传递的先导压。与向第一先导端口p1传递的先导压的大小相应地,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滑柱进行移动。根据该滑柱的移动量,对从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向液压缸4f的底侧油室供给的工作油的供给量进行调整,从而调整使动臂4a上升时的动臂4a的速度。

在第二先导油路54设置有梭阀80。梭阀80具有两个入口端口和一个出口端口。梭阀80的出口端口经由第二先导油路54而与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一先导端口p1连接。梭阀80的入口端口的一方经由第二先导油路54而与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连接。梭阀80的入口端口的另一方与泵流路55连接。

泵流路55从泵流路51分支。泵流路55的一端与泵流路51连接,泵流路55的另一端与梭阀80连接。由液压泵31移送的先导油经由泵流路51向第一操作杆装置41以及第二操作杆装置42流动,并且经由泵流路51、55向梭阀80流动。

梭阀80是高压优先形的梭阀。梭阀80通过对和入口端口的一方连接的第二先导油路54内的液压与和入口端口的另一方连接的泵流路55内的液压进行比较而选择高压侧的压力。梭阀80将第二先导油路54与泵流路55中的高压侧的流路与出口端口连通,将在该高压侧的流路中流动的先导油供给至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一先导端口p1。

在泵流路55设置有电磁比例控制阀75。电磁比例控制阀75包含于中继块70。电磁比例控制阀75与操作员对第一操作杆装置41的操作无关地,接受从控制器输出的指令信号而调节其开度。根据电磁比例控制阀75的开度变化,在泵流路55中流动的先导油的流量发生变化。

在不执行介入控制的通常控制的情况下,电磁比例控制阀75为全闭状态。在梭阀80的入口处,若第二先导油路54内的液压大于泵流路55内的液压,则梭阀80将第二先导油路54与出口端口连通。第二先导油路54内的先导油被供给至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一先导端口p1。

在执行不使铲斗4c的齿尖侵入到设计地形这样的介入控制的情况下,由电磁比例控制阀74、75调整后的先导压被传递至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一先导端口p1。在按照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使工作装置4动作时、铲斗4c的齿尖向比设计地形靠下方移动而侵入到设计地形的情况下,进行使动臂4a强制地上升的控制。在该情况下,电磁比例控制阀75成为打开状态,泵流路55内的高压的先导油被供给至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第一先导端口p1。

第二先导油路54和泵流路55均具有作为动臂上升用先导油路的功能。若进一步详述,则第二先导油路54作为动臂通常上升用先导油路发挥功能,泵流路55作为动臂强制上升用先导油路发挥功能。设置于第二先导油路54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4能够表现为动臂通常上升用的电磁比例控制阀,设置于泵流路55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5能够表现为动臂强制上升用的电磁比例控制阀。电磁比例控制阀75是动臂上升强制介入用的阀。通过电磁比例控制阀75的开度调节来控制动臂4a的强制的上升动作。

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以及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具有与上述的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以及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同样的结构。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以及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与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以及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同样地成对,通过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而被择一地选择。例如,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对应于第一操作杆44的向左方的操作,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对应于第一操作杆44的向右方的操作。

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与泵流路51、油箱流路52以及第三先导油路56连接。第三先导油路56将第一操作杆装置41的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与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的第二先导端口p2连接。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与泵流路51、油箱流路52以及第四先导油路57连接。第四先导油路57将第一操作杆装置41的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与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的第一先导端口p1连接。

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对先导油向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的第二先导端口p2的供给以及排出进行控制。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对先导油向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的第一先导端口p1的供给以及排出进行控制。与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相应地,对工作油向液压缸4d的底侧油室以及头侧油室的供给以及排出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液压缸4d伸长或收缩的移动量以及移动速度。

第一操作杆44受理用于驱动铲斗4c的用户操作。第一操作杆装置41构成受理用于驱动铲斗4c的操作员的操作的铲斗操作装置。

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输出与要使铲斗4c向铲斗4c的齿尖远离回转体3的倾卸方向移动的用户操作相应的液压信号。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输出与要使铲斗4c向铲斗4c的齿尖接近回转体3的挖掘方向移动的用户操作相应的液压信号。通过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而输出的液压信号能够包括:用于对铲斗4c进行倾卸操作的铲斗倾卸信号;以及用于对铲斗4c进行挖掘操作的铲斗挖掘信号。由此,按照第一操作杆44的操作来控制铲斗4c的向挖掘方向或倾卸方向的动作。

电磁比例控制阀76设置于第三先导油路56。电磁比例控制阀76与经由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向第三先导油路56供给的先导油的压力相应地,对向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的第二先导端口p2传递的先导压进行控制。与向第二先导端口p2传递的先导压的大小相应地,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的滑柱进行移动。根据该滑柱的移动量,对从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向液压缸4d的底侧油室供给的工作油的供给量进行调整,从而调整使铲斗4c向挖掘方向移动时的铲斗4c的速度。

电磁比例控制阀77设置于第四先导油路57。电磁比例控制阀77与经由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向第四先导油路57供给的先导油的压力相应地,对向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的第一先导端口p1传递的先导压进行控制。与向第一先导端口p1传递的先导压的大小相应地,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的滑柱进行移动。根据该滑柱的移动量,对从铲斗用先导切换阀40向液压缸4d的头侧油室供给的工作油的供给量进行调整,从而调整使铲斗4c向倾卸方向移动时的铲斗4c的速度。

第五先导压控制阀42a、第六先导压控制阀42b、第七先导压控制阀42c以及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具有与上述的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同样的结构。第五先导压控制阀42a与第六先导压控制阀42b成对,通过第二操作杆45的操作而被择一地选择。第七先导压控制阀42c与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成对,通过第二操作杆45的操作而被择一地选择。

例如,第五先导压控制阀42a对应于第二操作杆45的向前方的操作,第六先导压控制阀42b对应于第二操作杆45的向后方的操作,第七先导压控制阀42c对应于第二操作杆45的向左方的操作,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对应于第二操作杆45的向右方的操作。

第五先导压控制阀42a与泵流路51、油箱流路52以及第五先导油路60连接。第六先导压控制阀42b与泵流路51、油箱流路52以及第六先导油路61连接。基于经由第五先导压控制阀42a向第五先导油路60供给的先导油的压力、以及经由第六先导压控制阀42b向第六先导油路61供给的先导油的压力,来控制使回转体3回转的未图示的液压马达。该液压马达在向第五先导油路60供给先导油的情况和向第六先导油路61供给先导油的情况下,向相反方向进行旋转驱动。与第二操作杆45的操作方向以及操作量相应地控制回转体3的回转方向和回转速度。

第七先导压控制阀42c与泵流路51、油箱流路52以及第七先导油路58连接。第七先导油路58将第二操作杆装置42的第七先导压控制阀42c与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的第一先导端口p1连接。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与泵流路51、油箱流路52以及第八先导油路59连接。第八先导油路59将第二操作杆装置42的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与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的第二先导端口p2连接。

第七先导压控制阀42c对先导油向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的第一先导端口p1的供给以及排出进行控制。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对先导油向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的第二先导端口p2的供给以及排出进行控制。与第二操作杆45的操作相应地,对工作油向液压缸4e的底侧油室以及头侧油室的供给以及排出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液压缸4e伸长或收缩的移动量以及移动速度。

第二操作杆45受理用于驱动斗杆4b的用户操作。第二操作杆装置42构成受理用于驱动斗杆4b的操作员的操作的斗杆操作装置。

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输出与要使斗杆4b向斗杆4b接近回转体3的斗杆挖掘方向移动的用户操作相应的液压信号。第七先导压控制阀42c输出与要使斗杆4b向斗杆4b远离回转体3的斗杆倾卸方向移动的用户操作相应的液压信号。通过第二操作杆45的操作而输出的液压信号能够包括:用于对斗杆4b进行倾卸操作的斗杆倾卸信号;以及用于对斗杆4b进行挖掘操作的斗杆挖掘信号。由此,按照第二操作杆45的操作,来控制斗杆4b的向挖掘方向或倾卸方向的动作。

电磁比例控制阀78设置于第七先导油路58。电磁比例控制阀78与经由第七先导压控制阀42c向第七先导油路58供给的先导油的压力相应地,对向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的第一先导端口p1传递的先导压进行控制。与向第一先导端口p1传递的先导压的大小相应地,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的滑柱进行移动。根据该滑柱的移动量,对从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向液压缸4e的头侧油室供给的工作油的供给量进行调整,从而调整使斗杆4b向斗杆倾卸方向移动时的斗杆4b的速度。

电磁比例控制阀79设置于第八先导油路59。电磁比例控制阀79与经由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向第八先导油路59供给的先导油的压力相应地,对向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的第二先导端口p2传递的先导压进行控制。与向第二先导端口p2传递的先导压的大小相应地,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的滑柱进行移动。根据该滑柱的移动量,对从斗杆用先导切换阀36向液压缸4e的底侧油室供给的工作油的供给量进行调整,从而调整使斗杆4b向斗杆挖掘方向移动时的斗杆4b的速度。

在第一操作杆装置41以及第二操作杆装置42与中继块70之间的液压路径设置有模式切换阀62。通过对模式切换阀62进行操作,能够将第一操作杆44以及第二操作杆45的操作方向与工作装置4的动作以及回转体3的回转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设定切换为所希望的模式。例如,通过对模式切换阀62进行操作,能够使第一操作杆44的向前后方向的操作对应于动臂4a的上下移动,或者对应于斗杆4b的向挖掘方向以及倾卸方向的移动。

构成为包含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73~79的中继块70被分割为第一阀块71和第二阀块72。第一阀块71包括动臂下降用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3、动臂通常上升用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4、动臂强制上升用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5以及斗杆挖掘用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9。第二阀块72包括铲斗挖掘用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6、铲斗倾卸用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7以及斗杆倾卸用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8。

第一阀块71所包含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3、74、75、79相互连结固定,形成为一体的结构物。第二阀块72所包含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6、77、78相互连结固定,形成为一体的结构物。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形成为分开的结构物。

构成为包含多个方向控制阀的主操作阀34形成为一个块。主操作阀34所包含的多个先导切换阀36~40并非被分割为多个块,而是形成为一体的结构物。

图4是示出液压挖掘机1的回转框架20上的各设备的配置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液压挖掘机1的回转体3具有回转框架20。回转框架20配置在图1、2所示的行驶体2的上方,且设置为相对于行驶体2在任意方向上回转自如。

发动机33以及图4中未图示的工作装置4、驾驶室5等搭载在回转框架20上,且配置于回转框架20的上表面。

回转体3具有分隔板21。分隔板2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大致形状。分隔板21构成收容发动机33的发动机室的前方的侧壁。分隔板21将驾驶室5与发动机室分隔。发动机室规定为被发动机罩6a(图1、2)、分隔板21以及配重(图1)覆盖上方以及侧方。发动机室形成在回转体3的后部。

在回转框架20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前端部设置有中心托架22。工作装置4(图1、2)的基端部安装于中心托架22。中心托架22将工作装置4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回转体3旋转,构成工作装置4向回转体3安装的安装部分。

在发动机室内设置有四个发动机安装架23。发动机安装架23的上表面形成为平面状。发动机安装架23的上表面与回转框架20的上表面平行。发动机33搭载在发动机安装架23上。发动机33经由发动机安装架23而搭载于回转框架20。

液压泵31与发动机33直接连结,且接受发动机33的旋转驱动力而驱动。液压泵31配置在发动机33的右方。液压泵31配置在分隔板21的后方。液压泵31配置在回转框架20的右后方的角部分。

在分隔板21的前方且中心托架22的左方设置有四个驾驶室安装架24。在与驾驶室5的四角对应的位置处配置有四个驾驶室安装架24。驾驶室安装架24搭载在回转框架20上。驾驶室5载置在驾驶室安装架24的上方。在驾驶室5与回转框架20之间夹设有驾驶室安装架24。驾驶室5经由驾驶室安装架24而配置在回转框架20的上方。驾驶室5与回转框架20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回转框架20的上方。在驾驶室5的下表面与回转框架2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中空的驾驶室下空间。

第一操作杆装置41以及第二操作杆装置42配置在驾驶室5内。第一操作杆装置41配置在驾驶室5内的右侧,以使得操作员能够用右手容易地对第一操作杆44进行操作。第二操作杆装置42配置在驾驶室5内的左侧,以使得操作员能够用左手容易地对第二操作杆45进行操作。第一操作杆装置41与第二操作杆装置42配置在前后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第一操作杆装置41与第二操作杆装置42在左右方向上并排配置。第一操作杆装置41配置在比第二操作杆装置42靠右方的位置。第二操作杆装置42配置比第一操作杆装置41靠左方的位置。

第一先导压控制阀41a、第二先导压控制阀41b、第三先导压控制阀41c以及第四先导压控制阀41d配置在第一操作杆44的下方。第五先导压控制阀42a、第六先导压控制阀42b、第七先导压控制阀42c以及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配置在第二操作杆45的下方。

模式切换阀62与第二阀块72配置在驾驶室5的下方。模式切换阀62与第二阀块72配置在驾驶室下空间内。模式切换阀62与第二阀块72配置在回转框架20上。模式切换阀62以及第二阀块72的上方被驾驶室5覆盖。模式切换阀62和第二阀块72配置在比中心托架22靠左方的位置,因此,配置在比工作装置4靠左方的位置(也同时参照图2)。

模式切换阀62配置在驾驶室下空间的左方的缘部分的附近。模式切换阀62配置在比将驾驶室5沿左右方向进行二等分的中心线靠左侧的位置。模式切换阀62配置在比第二阀块72靠左方的位置。模式切换阀62配置在与第二操作杆装置42在左右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模式切换阀62配置在回转框架20的左方的缘部分的附近。模式切换阀62被配置为,通过将驾驶室5的下方的左侧的外装板的一部分开放,从而能够使作业者容易地操作模式切换阀62。

第二阀块72配置在驾驶室下空间的前方的缘部分的附近。第二阀块72配置在比将驾驶室5沿前后方向进行二等分的中心线靠前侧的位置。第二阀块72在前后方向上与分隔板21向前方分离地配置。第二阀块72配置在比第一操作杆装置41以及第二操作杆装置42靠前方的位置。第二阀块72配置在比模式切换阀62靠前方的位置。第二阀块72配置在回转框架20的前方的缘部分的附近。第二阀块72被配置为,通过将驾驶室5的下方的前方的外装板的一部分开放,从而能够使作业者容易地操作第二阀块72。

主操作阀34配置在比分隔板21靠前方的位置。第一阀块71配置在主操作阀34的后方。主操作阀34和第一阀块71配置在回转框架20的右方的缘部分的附近。主操作阀34和第一阀块71被图2所示的砂土罩6b以及钣金罩6c覆盖上方。第一阀块71被配置为,通过将钣金罩6c的一部分或钣金罩6c的下方的外装板的一部分开放,从而能够使作业者容易地操作第一阀块71。主操作阀34和第一阀块71配置在比中心托架22靠右方的位置,因此,配置在比工作装置4靠右方的位置(也同时参照图2)。

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一阀块71相对于工作装置4配置在右方。第二阀块72相对于工作装置4配置在左方。在左右方向上,工作装置4介于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之间。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隔着工作装置4而配置在两侧。

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相比配置在主操作阀34的附近。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相比配置在液压泵31的附近。第二阀块72配置在驾驶室5的下方,与此相对,第一阀块71未配置在驾驶室5的下方。第二阀块72配置在比第一阀块71靠近驾驶室5内的操作装置(第一操作杆装置41、第二操作杆装置42)的位置。第一阀块71配置在比第二阀块72更加远离驾驶室5内的操作装置的位置。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如图3所示,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73~79被分割为包含电磁比例控制阀73~75、79的第一阀块71与包含电磁比例控制阀76~78的第二阀块。如图4所示,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彼此分离地配置。

通过将用于控制先导压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3~79分割为两个块,从而能够分别配置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与将电磁比例控制阀73~79形成为一个块的结构相比较,第一阀块71以及第二阀块72各自的体积变小,因此,能够将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分别配置在比较小的空间内。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有限面积的回转框架20上的彼此分离的两个可用空间,而适当地配置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73~79。

通过分割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73~79而使第一阀块71以及第二阀块72小型化,由此提高了将多个电磁比例控制阀73~79搭载在回转框架20上时的组装性。通过将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的双方配置在回转框架20的缘部分的附近,从而对电磁比例控制阀73~79的操作变得容易,因此,能够提高电磁比例控制阀73~79的维护性。

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隔着工作装置4配置在两侧。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相对于工作装置4处于右方的可用空间配置第一阀块71,在相对于工作装置4处于左方的可用空间配置第二阀块72。

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阀块71包括用于使动臂4a强制地上升的动臂强制上升用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5。第一阀块71与第二阀块72相比配置在主操作阀34的附近。这样,电磁比例控制阀75被配置在作为控制对象的动臂用先导切换阀37的附近,因此,能够提高动臂4a的强制上升动作的响应性。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执行使动臂4a强制地上升而使铲斗4c的齿尖沿着设计地形移动的仿形控制。

另外,如图4所示,第二阀块72配置在驾驶室5的下方的驾驶室下空间。这样,能够有效利用驾驶室5的下方的空间而适当地配置第二阀块72。

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阀块71包括用于使斗杆4b进行挖掘动作的斗杆挖掘用的电磁比例控制阀79。在使斗杆4b进行挖掘动作时输出液压信号的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是第二操作杆装置42的一部分结构,因此,如图4所示,配置在驾驶室5内。通过将第一阀块71配置在不为驾驶室5的下方的驾驶室下空间的其他空间,从而从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至电磁比例控制阀79的距离变大。将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与电磁比例控制阀79连结的第八先导油路59的长度变长,由此处于第八先导压控制阀42d与电磁比例控制阀79之间的第八先导油路59内的先导油的量增大。

由此,即便在控制器相对于电磁比例控制阀79输出的电流值振动的情况下,由于振动的影响被第八先导油路59内的先导油吸收,因此,也能够抑制振动传递至第二操作杆装置42。因此,操作第二操作杆装置42的操作员能够在未感觉到振动的状态下舒适地对第二操作杆装置42进行操作。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方面均是例示,不应认为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请求保护的范围示出,而非上述的说明,包括与权利请求保护的范围同等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液压挖掘机,2行驶体,3回转体,4工作装置,4a动臂,4b斗杆,4c铲斗,4d、4e、4f液压缸,5驾驶室,6外装板,6a发动机罩,6b砂土罩,6c钣金罩,7配重,16、17行驶马达,20回转框架,21分隔板,22中心托架,23发动机安装架,24驾驶室安装架,31液压泵,33发动机,34主操作阀,35油箱,36~40先导切换阀,41第一操作杆装置,41a~41d、42a~42d先导压控制阀,42第二操作杆装置,44第一操作杆,45第二操作杆,51、55泵流路,52油箱流路,53~54、56~61先导油路,62模式切换阀,70中继块,71第一阀块,72第二阀块,73~79电磁比例控制阀,80梭阀,p1、p2先导端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