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91067发布日期:2018-08-04 13:26阅读:38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检查井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排水检查井可采用预制和现浇检查井两种施工方法,这样产生的问题是,预制井吊装后管道安装困难,现浇井施工进度慢、且外观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旨在提高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产钢筋混凝土预制井墙;

在沟槽内安装管道,同时在管道底部预留底板施工空间,管道安装完毕后浇筑垫层;

在垫层上方绑扎底板钢筋并支设底板模板,吊装井墙后将其预留插筋与底板钢筋进行绑扎固定;

浇筑底板混凝土并填充管道与井墙空隙,检查井成型。

优选地,生产钢筋混凝土预制井墙时,采用倒置方式,即井筒的井脚朝上,井端朝下。

优选地,吊装井墙后,在管道上方与井墙空隙处设置木楔,待浇筑底板混凝土后将其拆除。

优选地,吊装井墙后,在垫层上放置角钢支架对井墙的下方进行固定,角钢支架位于底板模板内部。

优选地,生产钢筋混凝土预制井墙时,先拼装井墙的内模,后绑扎井墙的钢筋,钢筋安装完毕后封井墙的外模,模板支设完毕后浇筑井墙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捣棒振捣密实,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拆除井墙模板。

优选地,预制井墙的孔洞两侧均预留有钢筋。

优选地,底板为方形柱体结构。

优选地,在井墙外侧设置临时支撑以保证浇筑底板混凝土时井墙的稳定。

本发明提出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现浇和预制相结合的检查井采用预制井墙和现浇底板的方式,将现浇与预制的优点相结合,预制井墙可集中生产且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底板可现场浇筑并与井墙连接,与传统现浇井相比可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管道可预先安装,解决了检查井管道安装困难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模板的周转效率,节约材料。

2、采用倒置预制方式,方便预留插筋及模板洞口的留置。另外,在进行现浇井施工时,如果先做底板预留插筋再施工井墙,则施工速度较慢,影响工程进度;如果底板和井墙同时浇筑,在支设井墙模板时采用吊模方式固定,则混凝土浇筑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对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高,容易出现底板鼓包,井脚烂根,井墙蜂窝麻面的质量问题。采用倒置预制方式,先预制井墙并预留插筋,再现浇底板,解决了上述质量差和进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中预制井墙的立面图;

图2为本发明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中预制井墙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在施工时的结构图。

图中,1-预制井墙,11-预留插筋,12-留置管道洞口,2-木楔,3-管道,4-底板,5-垫层,6-底板钢筋,7-角钢支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3,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生产钢筋混凝土预制井墙1;

步骤s20,在沟槽内安装管道3,同时在管道3底部预留底板4施工空间,管道3安装完毕后浇筑垫层5;

步骤s30,在垫层5上方绑扎底板钢筋6并支设底板模板,吊装预制井墙1后将其预留插筋与底板钢筋6进行绑扎固定;

步骤s40,浇筑底板混凝土并填充管道3与井墙空隙,检查井成型。

步骤s10中,生产钢筋混凝土预制井墙1时,采用倒置方式,即井筒的井脚朝上,井端朝下(图1中井墙上方为其井脚,下方为井端)。此种方式的原因是井脚部位有留置的安装检查井的空当和预留的和底板4相连接的锚固钢筋(预留插筋),方便施工。

具体地,生产钢筋混凝土预制井墙1时,先拼装井墙的内模,后绑扎井墙的钢筋,钢筋安装完毕后封井墙的外模,模板支设完毕后浇筑井墙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采用小型振捣棒振捣密实,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拆除井墙模板。模板可周转使用。

步骤s30中,吊装预制井墙后,在管道3上方与井墙空隙处设置木楔2,待浇筑底板混凝土后将其拆除。由于钢筋混凝土的预制井墙1具有较大的重量,不可直接将预制井墙放置在底板钢筋6上,需在管道3上方与井墙空隙处设置木楔2。

吊装预制井墙后,在垫层5上放置角钢支架7对预制井墙的下方进行固定,角钢支架7位于底板模板内部。通过设置角钢支架7,从而保证浇筑底板混凝土时预制井墙1的稳定。

具体地,预制井墙1的孔洞两侧均预留有钢筋,从而使预制井墙1与底板4连接稳固。钢筋呈l形形状。底板4为方形柱体结构。角钢支架7在浇筑后容纳于底板4内部。

步骤s40中,在预制井墙外侧设置临时支撑以保证浇筑底板混凝土时井墙的稳定。

本发明提出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现浇和预制相结合的检查井采用预制井墙1和现浇底板的方式,将现浇与预制的优点相结合,预制井墙1可集中生产且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底板可现场浇筑并与井墙连接,与传统现浇井相比可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管道3可预先安装,解决了检查井管道3安装困难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模板的周转效率,节约材料。

2、采用倒置预制方式,方便预留插筋及模板洞口的留置。另外,在进行现浇井施工时,如果先做底板预留插筋再施工井墙,则施工速度较慢,影响工程进度;如果底板4和井墙同时浇筑,在支设井墙模板时采用吊模方式固定,则混凝土浇筑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对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高,容易出现底板鼓包,井脚烂根,井墙蜂窝麻面的质量问题。采用倒置预制方式,先预制井墙1并预留插筋,再现浇底板,解决了上述质量差和进度慢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产钢筋混凝土预制井墙;在沟槽内安装管道,同时在管道底部预留底板施工空间,管道安装完毕后浇筑垫层;在垫层上方绑扎底板钢筋并支设底板模板,吊装井墙后将其预留插筋与底板钢筋进行绑扎固定;浇筑底板混凝土并填充管道与井墙空隙,检查井成型。本发明提出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提高了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毛金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02
技术公布日:2018.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