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29536发布日期:2018-06-30 09:51阅读:5096来源:国知局
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双排桩支挡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双管桩支挡结构,由于双管桩支挡结构的刚度不足或者土压力过大等原因,冠梁与连梁经常会出现开裂现象,影响基坑的支护。

此时,虽然冠梁与连梁出现开裂,但是,桩身却完好无损,并未出现开裂,桩身仍然能起到较佳的支护作用。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冠梁与连梁开裂,往往通过增加冠梁与连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时,大幅度增加冠梁和连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该做法虽然防止了冠梁与连梁的开裂,但是,因为冠梁和连梁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太多,导致工程造价大幅增加;从经济型的角度来讲并不可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排桩支挡结构,防止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开裂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包括两个排状的管桩排,所述管桩排包括多个呈排状布置的管桩,所述管桩排的顶部连接有冠梁,两个管桩排的所述冠梁之间通过多个连系梁连接;

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如下:

(1)所述管桩的内部设置有桩身钢筋笼,所述桩身钢筋笼包括多个桩身主筋以及桩身箍筋;在加工所述桩身主筋时,所述桩身主筋的上部焊接有多个加强主筋,所述加强主筋与所述桩身主筋采用单面焊接或双面焊接均可;

(2)所述管桩成孔浇灌混凝土施工时,将焊接有所述加强主筋的所述桩身主筋放入桩孔内,然后浇灌桩身混凝土;

(3)所述管桩的顶部靠近所述连系梁的一侧,沿桩底向下,超挖三角形坑槽,凿开桩身保护层,露出原焊接的加强主筋;

(4)所述连系梁具有朝下布置的下侧面,所述加强主筋的一端焊接所述桩身主筋,所述加强主筋的另一端穿设所述连系梁的下侧面且延伸至所述连系梁的内部;

(5)所述三角形坑槽内,对所述管桩植筋绑扎U型加强箍筋,并且,U型加强箍筋包围各个所述加强主筋;

(6)对冠梁、连系梁、加腋部分整体浇筑混凝土并养护。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主筋的直径长度为80mm~120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坑槽的深度在0.5m~1.0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坑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管桩的桩径。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主筋的一端连接所述桩身箍筋,所述加强主筋的另一端呈40度-50度朝向所述连系梁,且嵌入所述连系梁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主筋的另一端最佳角度为呈45度嵌入所述连系梁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主筋具有延伸进所述连系梁内部的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长度不小于35mm。

进一步的,所述连系梁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管桩,两个所述管桩分别上述的施工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管桩的桩身主筋与连系梁通过分别固定连接加强主筋,增强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支护能力,避免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产生开裂;在管桩的桩身主筋加工时,加强主筋与桩身主筋焊接连接,同时,后期在管桩植筋时,增加加强箍筋,因此,加强主筋与管桩的连接更加牢固,有效提高加强主筋对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支护以及稳固效果;相比仅在管桩与连系梁的交界部位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或者单纯增加全断面冠梁或者连系梁的截面尺寸和钢筋用量,通过加强主筋进行支护大大的降低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的C-C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6所示,为本发明提供较佳实施例。

双排桩顶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包括两个排状的管桩排,管桩排包括多个呈排状布置的管桩,管桩排的顶部连接有冠梁,管桩排的冠梁之间通过多个连系梁连接;

冠梁与连系梁的接头的施工方法如下:

(1)管桩10的内部设置有桩身钢筋笼,桩身钢筋笼包括多个桩身主筋11以及桩身箍筋60;在加工桩身主筋11时,桩身主筋11的上部焊接有多个加强主筋40,加强主筋40与桩身主筋11采用单面焊接或双面焊接均可;

(2)管桩10成孔浇灌混凝土施工时,将焊接有加强主筋40的桩身主筋11放入桩孔内,然后浇灌桩身混凝土;

(3)管桩10的顶部靠近连系梁20的一侧,沿桩底向下,超挖三角形坑槽50,凿开桩身保护层,露出原焊接的加强主筋40;

(4)连系梁20具有朝下布置的下侧面,加强主筋40的一端焊接在桩身主筋11上,加强主筋40的另一端穿设连系梁20的下侧面且延伸至连系梁20的内部;

(5)三角形坑槽50内,对管桩10植筋,绑扎U型加强箍筋70,并且,U型加强箍筋70包围各个加强主筋40;

(6)对冠梁30、连系梁20、加腋部分整体浇筑混凝土并养护。

上述的双排桩顶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接头的施工方法,管桩10的桩身主筋11与连系梁20通过分别固定连接加强主筋40,增强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接头的支护能力,避免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接头产生开裂;在管桩10的桩身主筋11加工时,加强主筋40与桩身主筋11焊接连接,同时,后期在管桩10植筋时,增加加强箍筋60,因此,加强主筋40与管桩10的连接更加牢固,有效提高加强主筋40对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接头的支护以及稳固效果;相比仅在管桩10与连系梁20的交界部位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或者单纯增加全断面冠梁30或者连系梁20的截面尺寸和钢筋用量,通过加强主筋40进行支护大大的降低了工程造价。

加强主筋40直径长度为50mm~120mm之间;这样,在保证加强主筋40对连系梁20以及管桩10的加强作用下的同时,降低工程的造价。

沿管桩10的顶部向下,超挖的三角形坑槽50的深度在0.5m~1.0m之间;便于设置加强主筋40的布置方向,并且扩大加强主筋40的设置范围。

三角形坑槽50的宽度不小于管桩10的桩径;保证加强主筋40对连系梁20以及管桩10的支护强度。

加强主筋40的一端连接桩身箍筋60上,加强主筋40的另一端呈40-50度角朝向连系梁20延伸,且穿设至连系梁20的内部;加强主筋40对管桩10、冠梁30以及连系梁20的支护程度能更加均匀,并且,能较为全面的对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接头进行支护,从而使其不易开裂。

加强主筋40的另一端呈45度朝向连系梁20延伸,且穿设至连系梁20的内部,45度时最佳的角度;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对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接头进行支护,从而使其不易开裂。

加强主筋40具有延伸进连系梁20内部的锚固段,锚固段的长度不小于35mm;有效的避免锚固段力不足,影响加强主筋40的支护效果。

连系梁20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管桩10,两个管桩10分别采用上述的施工工艺,这样,两个管桩10的上方以及连系梁20的两侧均能受到加强主筋40的支护,在双排桩结构中,有效避免连系梁20的两侧与冠梁30的接头产生开裂。

管桩10设有桩身箍筋60,桩身箍筋60用于包围桩身主筋11且对桩身主筋11起到固定稳固作用,从而增强管桩10的整体稳固性。

再者,为了便于加强主筋40的安设,以及稳固性,加强主筋40的一端焊接在桩身箍筋60上,这样,在桩身箍筋60的作用下,加强主筋40与桩身主筋11形成整体,从而增强加强主筋40的链接稳固性,从而保证加强主筋40对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接头进行支护。

通过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接头的施工方法,施工完毕后,形成双排桩顶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接头结构。

双排桩顶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接头结构,包括两个管桩10排,管桩10排呈排状,管桩10排包括多个管桩10,多个管桩10呈排状布置;管桩10排的顶部连接有冠梁30,两个管桩10排的冠梁30之间通过多个连系梁20连接。

管桩10的内部设置有桩身钢筋笼,桩身钢筋笼包括多个桩身主筋11以及多个桩身箍筋60,桩身钢筋笼连接有多个与桩身主筋11并排布置的加强主筋40,加强主筋40与桩身箍筋60连接;管桩10具有朝向连系梁20的内侧面,连系梁20具有朝下布置的下侧面,管桩10的内侧面与连系梁20的下侧面之间设置有加固块,加强主筋40的上部朝向连系梁20弯折布置,形成弯折段,弯折段穿过加固块的内部,延伸至连系梁20的内部。

上述的双排桩顶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接头结构,两个排状的管桩10排的顶部连接有冠梁30,两个管桩10排的冠梁30之间通过多个连系梁20连接,管桩10的内部设置有桩身钢筋笼,钢筋笼连接有多个加强主筋40,管桩10具有朝向连系梁20的内侧面,连系梁20具有朝下布置的下侧面,管桩10的内侧面与连系梁20的下侧面之间设置有加固块,加强主筋40穿过加固块的内部,延伸至连系梁20的内部;在加强主筋40的作用下,对加固块起到支撑以及固定作用,从而加固块对冠梁30与连系梁20的连接处起到支护作用,进而防止冠梁30与连系梁20开裂,另外,仅在前管桩10与连系梁20的交界部位以及后管桩10与连系梁20的交界部位分别增加了钢筋混凝土,相比单纯增加全断面冠梁30或者连系梁20的截面尺寸和钢筋用量,大大的降低了工程造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