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及其加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50407发布日期:2019-04-09 21:07阅读:3701来源:国知局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及其加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基础技术领域,是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及其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杆塔是输电线路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埋设于地下的杆塔基础为输电线路杆塔提供荷载支撑。

按照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架空输电线路通常由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并架设于地面之上。现有的杆塔基础一般采用独立式基础,为了避免对人体的伤害,输电线路通常建设在偏僻或人烟稀少的地区,有些输电线路也架设于环境恶劣地区,例如山上或煤矿附近,当输电线路经过煤矿采空区等可能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区域时,会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以致于杆塔的塔腿沉降不均,当沉降不均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导致上部杆塔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及其加固方法,用于杆塔的塔腿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可以满上部杆塔结构稳定性要求的可调高度型杆塔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包括立柱、第一横梁、竖梁、第二横梁、竖撑、底板和地脚螺栓,用于支撑杆塔塔腿的各立柱通过第一横梁和竖梁固定连接形成基本框架,在基本框架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两根第二横梁,每一侧的两根第二横梁之间通过竖撑相连接,在每两根通过竖撑相连的第二横梁下端设有一底板,在第二横梁与底板之间设有加固的承力板,每个立柱和底板的相交处均设有台阶状凸起,各地脚螺栓均埋设于底板中,每根第二横梁、承力板和竖撑上均设有供相应的地脚螺栓穿过的通孔,每个地脚螺栓的顶端依次穿过承力板、第二横梁和竖撑上相对应的通孔并通过垫片和螺母进行紧固。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优选的,垫片呈下端面为水平状、上端面为倾斜面的环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柱为立方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立柱、第一横梁、竖梁、第二横梁、竖撑固定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立柱呈矩形状分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加固方法包括对杆塔基础的加固、涂刷和对埋入地面的杆塔基础的铺镇和设障;

所述杆塔基础加固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在立柱、第一横梁、竖梁、第二横梁、竖撑和底板外侧表面铺设网状配筋;

第二步,围绕所述网状配筋设置灌浆模板,在灌浆模板设有横纵间隔的灌注孔;

第三步,从灌注孔自下而上灌注自密实混凝土;

第四步,待自密实混凝土凝结后并且强度大于等于5mpa时,拆除灌浆模板;

所述涂刷为在杆塔基础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后的表面涂刷防腐层。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优选的,自密实混凝土包括:p.ⅱ42.5水泥、水、掺量为30%的粉煤灰、粒径小于15mm的粗骨料、细骨料、粒化高炉矿渣、石粉和外加剂;所述外加剂包括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增粘剂和膨胀剂。

本发明杆塔基础将用于支撑杆塔塔腿的各立柱通过第一横梁和竖梁连接为一体式结构,这种杆塔基础形式不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当地基不均匀沉降时,本发明的杆塔基础结构完全可以满足上部杆塔的稳定性要求;该杆塔基础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等优点。当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杆塔基础发生倾斜时,通过垫片可以调节杆塔基础四角的高度,使立柱顶面重新保持水平,以保证上部杆塔的稳定性要求。本发明提供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防风固沙加固方法,对基础进行的加固和防腐处理,提高了基础的抗风沙侵蚀的能力,增加了基础的强度,提高了其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号分别为:立柱,2-第一横梁,3-竖梁,4-第二横梁,5-竖撑,6-底板,7-地脚螺栓,8-支撑杆塔塔腿,9-承力板,10-凸起,11-垫片,12-螺母,13-网状配筋,14-灌浆模板,141-灌注孔,15-自密实混凝土,16-防腐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包括立柱1、第一横梁2、竖梁3、第二横梁4、竖撑5、底板6和地脚螺栓7,用于支撑杆塔塔腿8的各立柱1通过第一横梁2和竖梁3固定连接形成基本框架,在基本框架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两根第二横梁4,每一侧的两根第二横梁4之间通过竖撑5相连接,在每两根通过竖撑5相连的第二横梁4下端设有一底板6,在第二横梁4与底板6之间设有加固的承力板9,每个立柱1和底板6的相交处均设有台阶状凸起10,各地脚螺栓7均埋设于底板6中,每根第二横梁4、承力板9和竖撑5上均设有供相应的地脚螺栓7穿过的通孔,每个地脚螺栓7的顶端依次穿过承力板9、第二横梁4和竖撑5上相对应的通孔并通过垫片11和螺母12进行紧固。

当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杆塔基础发生倾斜时,通过该调节垫片11可以调节杆塔基础四角的高度,使用于支撑杆塔塔腿8的各立柱顶面重新保持水平,以保证上部杆塔的稳定性要求。

第一横梁2、竖梁3和第二横梁4的底面均与立柱1的底面平齐,第一横梁2、竖梁3和第二横梁4的顶面均低于立柱1的顶面。本发明杆塔基础将用于支撑杆塔塔腿8的各立柱1通过第一横梁2和竖梁3连接为一体式结构,这种杆塔基础形式不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当地基不均匀沉降时,本发明的杆塔基础结构完全可以满足上部杆塔的稳定性要求;该杆塔基础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等优点。当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杆塔基础发生倾斜时,通过垫片可以调节杆塔基础四角的高度,使立柱顶面重新保持水平,以保证上部杆塔的稳定性要求。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作为另外一个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垫片11呈下端面为水平状、上端面为倾斜面的环状结构。

初始构建的该杆塔基础的垫片11为圆环状,其底面与顶面均为水平面;当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杆塔基础倾斜时,根据各立柱沉降的高度,再需要对地脚螺栓27进行紧固前,将新垫片套设于地脚螺栓27上,由于该垫片28′呈底面为水平面、顶面为倾斜面的环状结构(垫片28′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0°<θ<90°),所以可以满足底面与竖撑25的顶面相贴紧,而顶面与调整后的地脚螺栓27的轴线相垂直,可以保证螺母与地脚螺栓的紧固连接,使调整后的杆塔基础更加安全可靠。

作为另外一个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所述主柱1为立方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

作为另外一个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所述立柱1、第一横梁2、竖梁3、第二横梁4、竖撑5固定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另外一个实施例,根据需要,所述立柱1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立柱1呈矩形状分布。

如附图1、2、3所示,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加固方法包括对杆塔基础的加固、涂刷和对埋入地面的杆塔基础的铺镇和设障;

所述杆塔基础加固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在立柱1、第一横梁2、竖梁3、第二横梁4、竖撑5和底板6外侧表面铺设网状配筋13;

第二步,围绕所述网状配筋13设置灌浆模板14,在灌浆模板14设有横纵间隔的灌注孔141;

第三步,从灌注孔141自下而上灌注自密实混凝土(15;

第四步,待自密实混凝土15凝结后并且强度大于等于5mpa时,拆除灌浆模板14;

所述涂刷为在杆塔基础灌注自密实混凝土15后的表面涂刷防腐层16。

作为另外一个实施例,根据需要,自密实混凝土15包括:p.ⅱ42.5水泥、水、掺量为30%的粉煤灰、粒径小于15mm的粗骨料、细骨料、粒化高炉矿渣、石粉和外加剂;所述外加剂包括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增粘剂和膨胀剂。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