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0930发布日期:2018-08-04 13:2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城市基础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所谓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道路下面建造一个市政共用隧道,将电力、通讯、供排水、供热等各种市政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做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的共享。

综合管廊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综合管廊可以有效的避免道路反复开挖,集约化的利用地上、地下的空间资源,减少各种管道腐蚀,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并且管线增设、扩容比较方便。保障道路交通通畅,同时保证地下管线安全运营。

目前综合管廊的集水坑技术中,综合管廊内的积水不能自排。需要设置集水坑。集水坑主要收集的水主要来源于管廊廊体的渗水、管道零星漏水、以及各种市政管道短时间内放空水及清扫地坪喷洒用水后的污水。每个综合管廊的每个舱体均设置一个集水坑,即综合管廊设置几个舱体,设计相同数量的集水坑,每个集水坑内均设置两台潜水排污泵。所有集水坑设置在每个管廊舱体防火分区内最低处或者防火分区内防火墙附近。综合管廊若干防火分区的管廊内设置大量的集水坑及潜水排污泵,潜水泵数量多达几十个或者上百个,给综合管廊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增加难度。并且为保证管廊集水坑潜水排污泵泵启停次数不超过6次,单个集水坑容积设置较大,给土建施工造成较大困难,增加管廊投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如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大大降低综合管廊建造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巡检人员的工作量的综合管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包括多个舱室,多个舱室之间沿着该综合管廊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在各个所述舱室内分别设有集水坑,相邻的所述舱室的集水坑之间开设有连通孔,各个舱室的集水坑经相应的所述连通孔彼此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多个舱室的其中一个舱室内的集水井中设有排污泵,用于排出所述多个舱室内的污水。

优选地,所述管廊的外部设有室外排水检查井,所述室外排水检查井与所述排污泵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补水管道,所述补水管道的一端下伸至所述集水坑内,另一端与外部供水源连通。

优选地,所述补水管道上分别设有手动蝶阀和电动蝶阀,用于控制所述补水管道的通断。

优选地,设有所述排污泵的积水坑内设有超声波液位计,所述超声波液位计设有多个报警连锁点。

优选地,所述排污泵的数目为两台。

优选地,所述报警连锁点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最低液位报警连锁点、水封最低液位连锁点、水封最高液位连锁点、排污泵自动停止运行连锁点、一台排污泵启动运行连锁点、两台排污泵同时启动运行连锁点、最高液位报警水位连锁点。

优选地,所述水封最低液位连锁点的设置高度高度所述连通孔的设置高度。

优选地,各个所述舱室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水边沟,所述排水边沟沿着各自舱室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排水边沟与所述集水坑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综合管廊通过在各个舱室内设置集水坑,并将集水坑彼此连通,各个集水坑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的污水收集坑,便于污水的统一收集,增大了集水坑的有效容积,以及有效利用率。统一便于排污泵、检测单元的统一布设和控制,也便于各种管线的布管,便于统一管控,在大大降低综合管廊建造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巡检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综合管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综合管廊的纵向剖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综合管廊的进水仓的管道系统图。

图中:综合舱1、强电力舱2、弱电力舱3、集水坑4、连通孔5、室外排水检查井6、排污管7、补水管道8、电动阀门91、手动阀门92排污泵10、电动蝶阀11、超声波液位计19、最低液位报警连锁点18、水封最低液位连锁点17、水封最高液位连锁点16、排污泵自动停止运行连锁点15、一台排污泵启动运行连锁点14、两台排污泵同时启动运行连锁点13、最高液位报警水位连锁点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包括多个舱室,多个舱室之间沿着该综合管廊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在各个所述舱室内分别设有集水坑4,相邻的所述舱室的集水坑4之间开设有连通孔5,各个舱室的集水坑4经相应的所述连通孔5彼此连通。

在所述多个舱室的其中一个舱室内的集水井中设有排污泵,用于排出所述多个舱室内的污水。

该实施例中,舱室的个数为三个,分别为沿着综合管廊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综合舱1、强电力舱2和弱电力舱3。排污泵设于综合舱1内,其数目为两个,该排污泵具体选为潜水式排污泵。所述管廊的外部设有室外排水检查井6,所述室外排水检查井6与所述排污泵之间经排污管7连通。排污管7上设有阀门,该实施例中分别设有电动阀门91和手动阀门,用于手动或者电控控制集水坑4内的污水外排。集水坑4的长度为整个管廊的内壁宽度,集水坑4宽度为800mm,集水坑4深度为1m。集水坑4主要收集来自管廊的结构渗水、管廊漏水、管道放空水、地面清扫水等。集水坑4的上端设有钢格栅板,潜污泵连接有排污管7线,集水坑4的侧壁上设有爬梯。各个所述舱室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水边沟,所述排水边沟沿着各自舱室的延伸方向设置,排水边沟沿各舱纵向设置,坡度同管廊各舱室坡度,所述排水边沟与所述集水坑4连通。

进一步地,该综合管廊还包括补水管道8,所述补水管道8的一端下伸至所述集水坑4内,另一端与外部供水源连通。所述补水管道8上分别设有手动蝶阀(图中未示)和电动蝶阀11,手动蝶阀和电动蝶阀11串联使用,用于通过手动方式或者电控方式控制所述补水管道8的通断。手动蝶阀在调试或电动蝶阀11出线问题时候,现场可根据手动蝶阀开启,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

设有所述排污泵的积水坑内设有超声波液位计19,所述超声波液位计19设有多个报警连锁点。所述报警连锁点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最低液位报警连锁点18、水封最低液位连锁点17、水封最高液位连锁点16、排污泵自动停止运行连锁点15、一台排污泵启动运行连锁点14、两台排污泵同时启动运行连锁点13、最高液位报警水位连锁点12。

排污泵、电动蝶阀11、电动阀门91和超声波液位计19分别与控制室进行信号传输。排污管7上的电动阀门91具体选为蝶式止回阀,其可防止污水倒流,手动阀门选为手动蝶阀,该手动蝶阀为常开状态,当需要检修水泵或者蝶式止回阀时,现场操作手动蝶阀。

超声波液位计19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室,由控制室内的控制装置(例如控制柜)做出分析后外输控制信号,控制相应的执行件,例如排污泵、电动蝶阀11或者电动阀门91动作。当然,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以及管廊内的巡检人员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手动控制各个阀门。上述的各个连锁点为控制室发出控制信号的临界点。

其中,最低液位报警连锁点18位于连通孔5的下方,为排污泵排污的最低水位点控制点,当低于该水位时,控制室进行报警提示。水封最低液位连锁点17位于连通孔5的上方,当集水坑4内的水封液位低于此液位时,启动外部的供水源,由供水源进行补水,从而使得集水坑4内的液封水位高于水封最低液位连锁点17,从而形成水封,防止着火状态下烟气散逸、火苗串至相邻舱体内。水封最高液位连锁点16为进行液封水位补充的最高水位标记点,当补水至该液位时,供水源关闭,停止液封补水。

排污泵自动停止运行连锁点15、一台排污泵启动运行连锁点14、两台排污泵同时启动运行连锁点13均为控制排污泵运行状态的连锁点。其中,一台排污泵启动运行连锁点14为集水坑4内水位上涨至排污要求的临界点,此时一台水泵启动进行排污,直至水位下降至排污泵自动停止运行连锁点15,控制室控制该台排污泵关闭,停止排污。当在排污过程中,集水坑4内的污水水位上涨至两台排污泵同时启动运行连锁点13时,控制室控制两台排污泵启动进行污水外排。如水位继续上升至最高液位报警水位连锁点12时,向主控室发出报警信号,需提示操作人员查看是否水泵出现问题或者出现管道爆管等问题,需要现场巡查人员对现场情况做出调查和分析,尽快恢复自动工作状态。

最高液位报警水位连锁点12用于控制集水坑4内的最高液位,当集水坑4内的液位高于最高液位报警水位连锁点12时,控制室进行报警提示,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解决问题。

最低液位报警连锁点18距离集水坑4底板高度为100mm,集水坑4连通孔5高度为距离底板高度120mm(高于最低液位报警连锁点1820mm),水封最低液位连锁点17距离底板200mm(高于连通孔5高度标高80mm),水封最高液位连锁点16距离底板300mm(高于水封最低水位连锁点100mm),排污泵自动停止运行连锁点15距离底板330mm(高于水封最高水位30mm),一台排污泵启动运行连锁点14为距离底板800mm(高于排污泵停泵水位470mm),两台排污泵同时启动运行连锁点13为距离底板900mm(高于一台排污泵启动运行连锁点14液位100mm),最高液位报警水位连锁点12距底板970mm(高于两台排污泵同时启动运行连锁点13液位200mm)。整个集水坑4高度为1000mm。所有的液位信息均在远传控制室电脑,可随时观察集水坑4液位情况。

该申请中的综合管廊通过在各个舱室内设置集水坑4,并将集水坑4彼此连通,各个集水坑4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的污水收集坑,便于污水的统一收集,增大了集水坑4的有效容积,以及有效利用率。统一便于排污泵、检测单元的统一布设和控制,也便于各种管线的布管,便于统一管控,在大大降低综合管廊建造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巡检人员的工作量。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