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油浮渣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8414发布日期:2018-10-13 00:13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碎小浮渣和油污收集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油浮渣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如果池塘或溪流被污染,表面会漂浮着浮渣,比如纸屑、落叶、食物残渣之类,影响池塘的美观。常见的做法是人工拿捞网将杂物捞起,丢入垃圾桶,实际情况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人去处理。对于集油池,通常地集油池放于地下,而且油污会散发出难闻的异味。在这种情况下基本都是机器在收集油污。

现有的浮油浮渣收集装置是在池塘或集油池的侧壁安装链条,链条上安装一个可随链条运动而移动的平台,该平台上设置了刮板,在平台运动时刮板也会随之移动,然后刮板将漂浮着的浮油浮渣揽进平台上的垃圾桶内。这种链条带动刮板运动的形式有几个致命的缺点,链条链轮结构复杂安装成本高,除此之外后期维护成本也高;链轮链条的设计使得平台只能沿直线方向移动,不能自然地随着液面升降调节高度,即液面变化时有可能低于刮板导致刮板无法收揽浮油浮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适应液面高度变化而升降的浮油浮渣的收集装置。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浮油浮渣的收集装置,包括集污槽、安装支架和刮渣机构,安装支架安装在集污槽的上侧,刮渣机构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刮渣机构将液面的浮油浮渣揽入集污槽内,集污槽的上部分高于液面,集污槽设有能与液体之间产生浮力然后支撑起集污槽、安装支架和刮渣机构的漂浮系统。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漂浮系统为集污槽本身,集污槽没于液面下的下部分产生浮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漂浮系统为若干个浮球,各浮球通过连杆连接到集污槽,至少一个浮球的上部分高于液面且下部分没于液面下。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集污槽上穿插有竖直的导杆,导杆与集污槽之间为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集污槽的外侧固定有一个导向套管,导向套管具有便于导杆插入的穿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集污槽为上宽下窄的漏斗,集污槽的下端设有管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刮渣机构包括刮渣斜板、电动辊和若干刮板,刮渣斜板朝外侧倾斜使其下侧可以浸泡在液体中,电动辊水平放置并与下方的刮渣斜板形成间隔,电动辊的两端与安装支架铰接,各刮板的左右长度小于两挡板之间的宽度,各刮板的最高点位置大于电动辊与刮渣斜板之间的间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安装支架为u形支架,u形支架的左右为挡板,u形支架的底部为刮渣斜板,电动辊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挡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刮板安装在电动辊的侧壁上并沿电动辊的轴线延伸成长条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电动辊的侧壁设有若干沿电动辊轴线延伸的夹具,各夹具包括两瓣固定在电动辊侧壁且相互间隔开的夹板,各刮板插入到两夹板的间隔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浮油浮渣的收集装置通过漂浮系统产生足够支撑起集污槽、安装支架和刮渣机构的浮力,用于保证刮渣机构适应液面变化稳定地处于液面处,即刮渣机构运行时总能揽入浮油浮渣,避免刮渣机构做无用功,避免收集装置工作效率变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种收集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第一种收集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第一种收集装置的整体侧视图;

图4是第一种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第二种收集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发明为一种浮油浮渣的收集装置,包括集污槽2、安装支架3和刮渣机构,安装支架3安装在集污槽2的上侧,刮渣机构安装在安装支架3上,刮渣机构将浮油浮渣揽入集污槽2内。集污槽2的下端设有管道4,管道4用于将集污槽2内的浮油浮渣吸引走;如果没有管道4,也可以暂存浮油浮渣于集污槽2内。集污槽2为上端开口漏斗形槽体,集污槽2的正面为三角形,侧面为矩形,集污槽2内部具有空腔。集污槽2的上部分高于液面,集污槽2设有能与液体之间产生浮力然后支撑起集污槽2、安装支架3和刮渣机构的漂浮系统。

其中一种实施例是,漂浮系统为集污槽2本身,集污槽2没于液面下的下部分产生浮力。作为优选,集污槽2和安装支架3尽量采用轻质材料,比如铝材。在图纸设计阶段,集污槽2没于液面下的下部分计算排水量并换算成浮力。本实施例中,集污槽2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以便浮油浮渣汇集到管道4处。以图2中的左右方向为宽度方向,在设计浮力时可以简便地增加集污槽2的宽度提高排水量,参数设计非常常规,这里不再赘述。至少集污槽2的上部分需要高压液面,这样便于刮渣机构的若干刮板61刚好处于液面位置;同时集污槽2所产生的浮力会有波动空间,能应对刮渣机构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使整个收集装置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漂浮系统产生足够支撑起集污槽2、安装支架3和刮渣机构的浮力,刮渣机构能够随液面升降而升降,用于保证刮渣机构适应液面变化稳定地处于液面处,即刮渣机构运行时总能揽入浮油浮渣,避免刮渣机构做无用功,避免收集装置工作效率变低。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集污槽2上穿插有竖直的导杆71,导杆71与集污槽2之间为滑动连接。导杆71连接墙壁或其他基座保持固定不动,图2和图3中仅仅是一种实施例,导杆71的下端当然也可以插入到地下实现固定,比如在改造集油池1时顺便在池底打上若干根导杆71,便于以后收集装置的转移。刮渣机构在运行时或多或少会产生晃动,如果单纯依靠集污槽2来保持平衡的话,需要把集污槽2做的更宽如此产生更稳定的浮力,不过这样又会占用太大的体积不经济,于是利用到了导杆71来限制集污槽2的自由度,使集污槽2只能上下移动,在集污槽2保持较小体积下消除重力不平衡可能产生的意外。具体参照图2和图3,集污槽2的外侧设置一个导向套管72,而导向套管72具有穿孔,导杆71直径小于穿孔的内径然后插入到导向套管72中,如此实现滑动连接。

安装支架3为u形安装支架3,安装支架3包括刮渣斜板32和设置在刮渣斜板32左右两侧的挡板31,刮渣斜板32朝外侧倾斜。刮渣机构包括水平放置的电动辊62和若干刮板61,电动辊62的两端分别铰接着两挡板31,各刮板61安装在电动辊62的侧壁上并沿电动辊62的轴线延伸成长条形。刮渣斜板32同时作为电动辊62的安装基础,与电动辊32保持平行且位置固定。

刮板61有两种实施方式,一种是长条形的板状,另一种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沿长度方向弯曲刮板61,即刮板61的左右两端翘起。各刮板61的左右长度小于两挡板31之间的间距,各刮板61的最高点位置大于电动辊62与刮渣斜板32之间的间隙使得刮板61刮过刮渣斜板32时会自然弯曲。

电动辊62内设有电机,电机旋转使电动辊62自转,这种电动辊62使用方便,外形简洁。

安装支架3可以独立制作生产,然后安装到集污槽2的上端侧壁,为了增加安装支架3与集污槽2的连接强度,可以在刮渣斜板32与集污槽2之间合理地增加加强肋。具体参照图2,在刮渣机构使用时,足够的浮力支撑着使液面高度刚好处于刮渣斜板32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在刮板61旋转时,浮油浮渣的粘度较大会被刮板61卷入并向前推动,不过水由于粘度低能够摆脱刮板61的吸附,会从刮板61的左右两侧折返回流到集油池1。图2和图3中的一处箭头表示浮油浮渣的流动方向。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电动辊62的侧壁设有若干沿电动辊62轴线延伸的夹具63,各夹具63包括两瓣固定在电动辊62侧壁且相互间隔开的夹板,各刮板61插入到两夹板的间隔处。

参照图5,漂浮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设置若干个浮球51,各浮球51通过连杆52连接到集污槽2,由于安装支架3和集污槽2安装后为一个整体,当然了各浮球51也可以连接到安装支架3上,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至少一个浮球51的上部分高于液面且下部分没于液面下,这样集污槽2所产生的浮力会有波动空间,能应对刮渣机构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使整个收集装置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时集污槽2的体积不需要产生更大的浮力也可以适当地减少。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四个浮球51,四个浮球51形成完整的支撑面,这种漂浮系统本身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集污槽2既可以补充设置导杆71,也可以不采用导杆71。

整个收集装置相对独立,通常地只需插入导杆71和连接电源便可使用,不需要在集油池1内辅助安装大量的链条。集污槽2和安装支架3结构简单设计快捷,内置电机的电动辊62可从市场上购入,收集装置组装生产,生产速度快,前提投资小,后期维护成本低。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