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囊施工铣挖装置的铣挖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5303发布日期:2018-11-07 10:52阅读:1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囊施工铣挖装置的铣挖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造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囊施工铣挖装置的铣挖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管囊是指在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现有的管廊施工铣挖装置通常只铣挖单个位置,容易造成铣挖深度过大引起其挖头卡死,并且铣挖出的土料需要人工或其他机械辅助清运,如果清运不及时,铣挖头容易被土料埋没,也会引起卡死。因此,现有的管廊施工铣挖装置,并不能保障施工高效、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囊施工铣挖装置的铣挖施工方法,能够防止铣挖头因铣挖深度过大或被土料埋没而卡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囊施工铣挖装置的铣挖施工方法,所述管囊施工铣挖装置包括铣挖座、铣挖头和楔形体,所述铣挖座能够朝预定方向行走,所述铣挖座朝向所述预定方向的端面构造成斜面,所述铣挖头滑动连接在所述铣挖座的斜面上,所述铣挖头能够沿所述铣挖座的斜面在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且自身能够相对所述铣挖座转动,所述铣挖头具有可转动的链条,所述链条的外周分布有多个主齿片,所述主齿片朝所述预定方向倾斜第一预定角度,所述楔形体与所述斜面的底端铰接,所述铣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驱动所述铣挖头沿所述铣挖座的斜面从所述第一限位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限位位置,并在所述铣挖头移动过程中检测所述铣挖头的位置;s2:当检测到所述铣挖头的位置到达预定位置时,驱动所述铣挖头相对所述铣挖座转动,以使得所述铣挖头形成预设铣挖轨迹;s3:当所述铣挖头到达所述第二限位位置后,再次驱动所述铣挖头沿所述预设铣挖轨迹原路返回所述第一限位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位置邻近所述楔形体,使得所述主齿片能够在接近所述楔形体的过程中将铣挖出的土料从所述楔形体上刨出;s4:驱动所述楔形体向上转动第二预定角度,并驱动所述铣挖座沿所述预定方向行走预定距离;s5:驱动所述楔形体向下转动所述第二预定角度,并重复所述步骤s1。

作为优选地,所述预设铣挖轨迹为直线段与曲线段相连构成的轨迹。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位置在所述斜面的下端,所述第二限位位置在所述斜面的上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管囊施工铣挖装置包括铣挖座、铣挖头和楔形体,铣挖座的端面构造成斜面,铣挖头滑动连接在斜面上,铣挖座能够行走,铣挖头能够沿斜面往复移动上,且能够相对铣挖座转动,楔形体与斜面的底端铰接,铣挖施工方法中,铣挖头沿斜面移动并且在移动到预定位置时转动,使得铣挖头形成预设铣挖轨迹,并且铣挖头上的主齿片能够在接近楔形体的过程中将铣挖出的土料从楔形体上刨出,从而能够防止铣挖头因铣挖深度过大或被土料埋没而卡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囊施工铣挖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囊施工铣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囊施工铣挖装置的铣挖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铣挖施工方法管囊施工铣挖装置包括铣挖座1、铣挖头2和楔形体3,铣挖座1能够朝预定方向行走,铣挖座1朝向预定方向的端面构造成斜面,铣挖头2滑动连接在铣挖座1的斜面上,铣挖头2能够沿铣挖座1的斜面在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且能够相对铣挖座1转动,铣挖头2具有可转动的链条21,链条21的外周分布有多个主齿片211,主齿片211朝预定方向倾斜第一预定角度,楔形体3与斜面的底端铰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定角度在0到90度之间,例如为60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铣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驱动铣挖头2沿铣挖座1的斜面从第一限位位置移动到第二限位位置,并在铣挖头2移动过程中检测铣挖头2的位置。

其中,第一限位位置在斜面的下端,第二限位位置在斜面的上端。也就是说,在该步骤中,铣挖头2从下往上移动。铣挖头2的位置可以通过设置位移传感器来检测。

s2:当检测到铣挖头2的位置到达预定位置时,驱动铣挖头2相对铣挖座1转动,以使得铣挖头2形成预设铣挖轨迹。

其中,预设铣挖轨迹为直线段与曲线段相连构成的轨迹。由于铣挖头2在到达预定位置之前,并不相对铣挖座1转动,因此,铣挖头2在到达预定位置之前的铣挖轨迹为直线。在到达预定位置之后,铣挖头2一边向上移动,一边相对铣挖座1向上转动,因此,铣挖头2在到达预定位置之后的铣挖轨迹为曲线,从而,铣挖头2从第一限位位置移动到第二限位位置所形成的预设铣挖轨迹为直线段与曲线段相连构成的轨迹。

铣挖头2的链条21按图1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动过程中,主齿片211不断切削铣挖座1前方的土料,切削下的土料会滑落至铣挖座1的底部。同时,由于铣挖头2从下往上进行铣挖作业,当铣挖座1前方的土体下方被挖空后,上方的部分土体由于没有支撑,会向下塌落,这就提高了铣挖头2的铣挖效率。

s3:当铣挖头2到达第二限位位置后,再次驱动铣挖头2沿预设铣挖轨迹原路返回第一限位位置,其中,第一限位位置邻近楔形体3,使得主齿片211能够在接近楔形体3的过程中将铣挖出的土料从楔形体3上刨出。

其中,铣挖和塌落的土料会堆积在楔形体3上,由于主齿片211朝预定方向倾斜,因此铣挖头2从第二限位位置返回第一限位位置后,在移动至接近楔形体3过程中,主齿片211会随着链条21转动不断将土料从楔形体3上刨出,从而实现了铣挖的同时刨走土料,并且铣挖头2并不是深入土体进行铣挖,因而能够防止铣挖头2因铣挖深度过大或被土料埋没而卡死。

s4:驱动楔形体3向上转动第二预定角度,并驱动铣挖座1沿预定方向行走预定距离。

其中,铣挖头2返回第一限位位置后,土料已经基本被刨走,楔形体3与前方的土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空间,驱动铣挖座1沿预定方向行走预定距离后,可以使得铣挖头2再次接触并铣挖土体。在本实施例中,预定距离不小于铣挖头2铣挖的土体宽度。由于铣挖座1自重较大,或者铣挖座1通常安装在自重很大的机械设备上,铣挖座1向前行走时,如果地面较软,铣挖座1容易下沉,而楔形体3向上转动后,会抬升一定角度,在铣挖座1移动时起到引导作用,避免铣挖座1的下端铲入地面泥土造成下沉。

s5:驱动楔形体3向下转动第二预定角度,并重复步骤s1。

其中,铣挖座1行走后,再驱动楔形体3向下转动会原位,重复进行步骤s1后,就能够再次对铣挖座1前方的土体进行铣挖作业。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的管囊施工铣挖装置通过设置铣挖座、铣挖头和楔形体,铣挖座的前端面构造成斜面,铣挖座的前端内设有与斜面平行的行走轨道,铣挖头可活动地设置在行走轨道上,楔形体较高的一端与行走轨道底端的铣挖座铰接,铣挖头包括可沿预定方向转动的链条,链条的外周分布有多个主齿片,主齿片朝预定方向倾斜第一预定角度,链条转动时,主齿片切削土料,铣挖头移动到接近楔形体时,主齿片在随着链条转动过程中可以将切削下的土料从楔形体上刨出,从而能够在铣挖过程中刨出土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