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船闸闸室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8449发布日期:2018-10-13 00:1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水利船闸闸室用防护装置,属于水利船闸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向两端有闸门控制的航道内灌、泄水,以升降水位,使船舶能克服航道上的集中水位落差的厢形通航建筑物,用以保证船舶顺利通过航道,多建筑在河流和运河上,目前技术公用的设备在对闸室灌、泄水时,由于水流的涌动,船舶很难保持静止,会左右移动,这样就会与闸室的墙壁发生摩擦或者碰撞,使船舶与闸室墙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增加后期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船闸闸室用防护装置,以解决目前技术公用的设备在对闸室灌、泄水时,由于水流的涌动,船舶很难保持静止,会左右移动,这样就会与闸室的墙壁发生摩擦或者碰撞,使船舶与闸室墙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增加后期维护成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利船闸闸室用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左闸门、滑动槽、左闸室墙、闸室防撞保护装置、龙门架、后闸门、轨道、右闸室墙、进出水口、右闸门、闸门推杆、闸室底板,所述进出水口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形状大小相同,所述进出水口嵌在闸室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左闸室墙焊接于闸室底板上表面的左端,所述右闸室墙贴合在闸室底板上表面的右端,所述后闸门活动连接于左闸室墙的后端,所述左闸门的左端与左闸室墙机械连接,所述右闸门的右端与右闸门活动连接,所述闸门推杆的左端机械连接于右闸门的正面,所述轨道贴合在右闸室墙的上表面,所述龙门架的下端与轨道间隙配合,所述滑动槽嵌在左闸室墙的右表面,所述闸室防撞保护装置与滑动槽间隙配合,所述左闸门与右闸门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左闸室墙与右闸室墙互相平行,所述闸室防撞保护装置由撞击接触结构、皮带传动结构、装置滑行结构、装置外壳、电机驱动结构、防潮结构、半齿板传动结构、推杆保护结构组成,所述装置滑行结构焊接于装置外壳的左端,所述皮带传动结构嵌在装置外壳内部的下端,所述撞击接触结构传动连接于皮带传动结构的右端,所述电机驱动结构焊接于装置外壳内部的左端,所述推杆保护结构嵌于装置外壳内部的右端,所述半齿板传动结构胶连接于推杆保护结构的上端,所述防潮结构嵌在装置外壳内部的上端。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撞击接触结构由齿轮同步带、直齿齿轮、齿条、上连接片、下连接片、撞击接触杆、小推板、固定板、齿条固定座、浮球、浮球连接架组成,所述上连接片的上端与小推板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上连接片的下端与下连接片的上端机械连接,所述下连接片的下端与小推板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撞击接触杆的左端与上连接片机械连接,所述齿轮同步带的右端环绕连接于直齿齿轮的前端,所述直齿齿轮的下端与齿条间隙配合,所述齿条的下表面与齿条固定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浮球胶连接于浮球连接架的右端,所述浮球连接架的上端与齿条固定座相焊接,所述上连接片的中段与固定板的正面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与推杆保护结构的下端相焊接,所述齿轮同步带与皮带传动结构的右端传动连接。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皮带传动结构由第一滚筒、皮带、第二滚筒、活动片、短连接片、长连接片、滑动框架、滑动块、接触块、电池、电线组成,所述皮带的右端环绕连接于第一滚筒的外圈,所述第一滚筒通过皮带与第二滚筒传动连接,所述活动片的下端机械连接于第二滚筒的正面,所述长连接片的上端与活动片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长连接片的下端与滑动块的正面机械连接,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滑动框架的上端,所述短连接片的左端活动连接于长连接片的正面,所述短连接片的右端机械连接于滑动框架正面的右端,所述接触块胶连接于电池的右端,所述电线的下端胶连接于电池的上表面,所述电池贴合在装置外壳内部的左端,所述电线的上端与电机驱动结构电连接。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装置滑行结构由下滑轮、大固定板、滑轮固定架、配合槽、上滑轮组成,所述大固定板的右端与装置外壳的左表面相焊接,所述大固定板的左端焊接于滑轮固定架的右端,所述配合槽嵌在滑轮固定架的正面,所述上滑轮活动连接于滑轮固定架的上端,所述下滑轮机械连接于滑轮固定架的下端。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机驱动结构由下活动架、小滑块、下固定片、配合筒、蜗杆、驱动电机、上活动架、上固定片组成,所述小滑块活动连接于下活动架的左端,所述下活动架通过小滑块与下固定片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片的上端与配合筒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上固定片的下端与配合筒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上活动架的左端与上固定片的右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配合筒间隙配合在蜗杆的外圈,所述蜗杆的左端与驱动电机的右端机械连接,所述蜗杆的右端与推杆保护结构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防潮结构的下端活动连接。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防潮结构由第一复合同步带、叶片轴、排气管道、转盘、转盘连接杆、齿盘、加热器组成,所述第一复合同步带的左端环绕连接于叶片轴的外圈,所述叶片轴通过第一复合同步带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排气管道设在叶片轴的上端,所述加热器胶连接于排气管道的右端,所述转盘连接杆的左端机械连接于转盘的正面,所述转盘连接杆的右端活动连接于齿盘的正面,所述齿盘与半齿板传动结构的左端间隙配合。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半齿板传动结构由半齿板、齿板固定板、连杆、曲柄、第三滚筒、小电机、同步轮、第二复合同步带组成,所述半齿板间隙配合在齿板固定板的正面,所述连杆的左端与半齿板机械连接,所述连杆的右端与曲柄活动连接,所述曲柄与第三滚筒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复合同步带的左端环绕连接于第三滚筒的外圈,所述第三滚筒通过第二复合同步带与同步轮传动连接,所述同步轮嵌套在小电机的下端,所述小电机与推杆保护结构的上端活动连接。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推杆保护结构由上固定板、上推杆、凸块、压缩弹簧、防撞架、大固定座、推板、下固定板、下推杆组成,所述上固定板焊接于大固定座右表面的上端,所述下固定板焊接于大固定座右表面的下端,所述推板的上端与上推杆胶连接,所述推板的下端与下推杆胶连接,所述上推杆贯穿大固定座的左表面,所述凸块贴合在防撞架的右表面,所述压缩弹簧嵌在防撞架的内部,所述防撞架与推板间隙配合,所述上推杆与下推杆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互相平行,所述下推杆与大固定座的下端间隙配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水利船闸闸室用防护装置,在工作时,操作者将船舶驶入闸室,然后关闭左闸门、右闸门与后闸门,通过进出水口对闸室灌水或者注水,在这个过程中,浮球随着水位的变化而上升或者下降,在下滑轮、上滑轮、滑轮固定架与配合槽的配合下,使整个装置上升或下降,始终与船舶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如果船舶触碰到撞击接触杆,使撞击接触杆向左移动,然后上连接片与下连接片移动,使小推板向右移动,然后拉动齿条,使齿条、向右移动,然后直齿齿轮转动,通过齿轮同步带带动第一滚筒,然后第一滚筒通过皮带带动第二滚筒,第二滚筒使活动片下降,然后在短连接片与长连接片的配合下,使滑动块与接触块接触,然后电池使驱动电机转动,然后蜗杆转动,在配合筒、下活动架、小滑块、下固定片、上活动架与上固定片的配合下,使上推杆与下推杆向右移动,然后推板向右移动,使防撞架随着向右移动,对船舶的船沿施加一个水平的推力,凸块起到一个增加摩擦的作用,防止船舶与闸室的墙壁碰撞,在闸室进行检修时,由于设备长期处在一个潮湿的环境下,设备组件容易受潮,操作者此时开启加热器与小电机,加热器使空气温度升高,使水汽蒸发,然后小电机转动后,通过同步轮与第二复合同步带使曲柄转动,然后曲柄带动连杆,使连杆转动,然后连杆带动半齿板,半齿板又带动齿盘,使齿盘转动,然后齿盘通过转盘连接杆带动齿盘,使转盘连接杆、齿盘转动,转盘连接杆、齿盘通过第一复合同步带带动叶片轴,使叶片轴将设备内的蒸汽从排气管道排出,达到防潮的效果。

本发明一种水利船闸闸室用防护装置,通过设有闸室防撞保护装置,在闸室灌水与泄水时,如果船沿触碰到撞击接触杆,防撞架将对床沿施加一个水平的推力,防止船沿与闸室的墙壁发生摩擦与碰撞,保证了两者的安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利船闸闸室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闸室防撞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皮带传动结构运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半齿板传动结构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左闸门-1、滑动槽-2、左闸室墙-3、闸室防撞保护装置-4、龙门架-5、后闸门-6、轨道-7、右闸室墙-8、进出水口-9、右闸门-10、闸门推杆-11、闸室底板-12、撞击接触结构-41、皮带传动结构-42、装置滑行结构-43、装置外壳-44、电机驱动结构-45、防潮结构-46、半齿板传动结构-47、推杆保护结构-48、齿轮同步带-411、直齿齿轮-412、齿条-413、上连接片-414、下连接片-415、撞击接触杆-416、小推板-417、固定板-418、齿条固定座-419、浮球-4110、浮球连接架-4111、第一滚筒-421、皮带-422、第二滚筒-423、活动片-424、短连接片-425、长连接片-426、滑动框架-427、滑动块-428、接触块-429、电池-4210、电线-4211、下滑轮-431、大固定板-432、滑轮固定架-433、配合槽-434、上滑轮-435、活动架-451、小滑块-452、下固定片-453、配合筒-454、蜗杆-455、驱动电机-456、上活动架-457、上固定片-458、第一复合同步带-461、叶片轴-462、排气管道-463、转盘-464、转盘连接杆-465、齿盘-466、加热器-467、半齿板-471、齿板固定板-472、连杆-473、曲柄-474、第三滚筒-475、小电机-476、同步轮-477、第二复合同步带-478、上固定板-481、上推杆-482、凸块-483、压缩弹簧-484、防撞架-485、大固定座-486、推板-487、下固定板-488、下推杆-48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船闸闸室用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左闸门1、滑动槽2、左闸室墙3、闸室防撞保护装置4、龙门架5、后闸门6、轨道7、右闸室墙8、进出水口9、右闸门10、闸门推杆11、闸室底板12,所述进出水口9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形状大小相同,所述进出水口9嵌在闸室底板12的上表面,所述左闸室墙3焊接于闸室底板12上表面的左端,所述右闸室墙8贴合在闸室底板12上表面的右端,所述后闸门6活动连接于左闸室墙3的后端,所述左闸门1的左端与左闸室墙3机械连接,所述右闸门10的右端与右闸门10活动连接,所述闸门推杆11的左端机械连接于右闸门10的正面,所述轨道7贴合在右闸室墙8的上表面,所述龙门架5的下端与轨道7间隙配合,所述滑动槽2嵌在左闸室墙3的右表面,所述闸室防撞保护装置4与滑动槽2间隙配合,所述左闸门1与右闸门10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左闸室墙3与右闸室墙8互相平行,所述闸室防撞保护装置4由撞击接触结构41、皮带传动结构42、装置滑行结构43、装置外壳44、电机驱动结构45、防潮结构46、半齿板传动结构47、推杆保护结构48组成,所述装置滑行结构43焊接于装置外壳44的左端,所述皮带传动结构42嵌在装置外壳44内部的下端,所述撞击接触结构41传动连接于皮带传动结构42的右端,所述电机驱动结构45焊接于装置外壳44内部的左端,所述推杆保护结构48嵌于装置外壳44内部的右端,所述半齿板传动结构47胶连接于推杆保护结构48的上端,所述防潮结构46嵌在装置外壳44内部的上端,所述撞击接触结构41由齿轮同步带411、直齿齿轮412、齿条413、上连接片414、下连接片415、撞击接触杆416、小推板417、固定板418、齿条固定座419、浮球4110、浮球连接架4111组成,所述上连接片414的上端与小推板417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上连接片414的下端与下连接片415的上端机械连接,所述下连接片415的下端与小推板417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撞击接触杆416的左端与上连接片414机械连接,所述齿轮同步带411的右端环绕连接于直齿齿轮412的前端,所述直齿齿轮412的下端与齿条413间隙配合,所述齿条413的下表面与齿条固定座419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浮球4110胶连接于浮球连接架4111的右端,所述浮球连接架4111的上端与齿条固定座419相焊接,所述上连接片414的中段与固定板418的正面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板418的上端与推杆保护结构48的下端相焊接,所述齿轮同步带411与皮带传动结构42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皮带传动结构42由第一滚筒421、皮带422、第二滚筒423、活动片424、短连接片425、长连接片426、滑动框架427、滑动块428、接触块429、电池4210、电线4211组成,所述皮带422的右端环绕连接于第一滚筒421的外圈,所述第一滚筒421通过皮带422与第二滚筒423传动连接,所述活动片424的下端机械连接于第二滚筒423的正面,所述长连接片426的上端与活动片424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长连接片426的下端与滑动块428的正面机械连接,所述滑动块428滑动连接于滑动框架427的上端,所述短连接片425的左端活动连接于长连接片426的正面,所述短连接片425的右端机械连接于滑动框架427正面的右端,所述接触块429胶连接于电池4210的右端,所述电线4211的下端胶连接于电池4210的上表面,所述电池4210贴合在装置外壳44内部的左端,所述电线4211的上端与电机驱动结构45电连接,所述装置滑行结构43由下滑轮431、大固定板432、滑轮固定架433、配合槽434、上滑轮435组成,所述大固定板432的右端与装置外壳44的左表面相焊接,所述大固定板432的左端焊接于滑轮固定架433的右端,所述配合槽434嵌在滑轮固定架433的正面,所述上滑轮435活动连接于滑轮固定架433的上端,所述下滑轮431机械连接于滑轮固定架433的下端,所述电机驱动结构45由下活动架451、小滑块452、下固定片453、配合筒454、蜗杆455、驱动电机456、上活动架457、上固定片458组成,所述小滑块452活动连接于下活动架451的左端,所述下活动架451通过小滑块452与下固定片453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片453的上端与配合筒454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上固定片458的下端与配合筒454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上活动架457的左端与上固定片458的右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配合筒454间隙配合在蜗杆455的外圈,所述蜗杆455的左端与驱动电机456的右端机械连接,所述蜗杆455的右端与推杆保护结构48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56与防潮结构46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防潮结构46由第一复合同步带461、叶片轴462、排气管道463、转盘464、转盘连接杆465、齿盘466、加热器467组成,所述第一复合同步带461的左端环绕连接于叶片轴462的外圈,所述叶片轴462通过第一复合同步带461与转盘464传动连接,所述排气管道463设在叶片轴462的上端,所述加热器467胶连接于排气管道463的右端,所述转盘连接杆465的左端机械连接于转盘464的正面,所述转盘连接杆465的右端活动连接于齿盘466的正面,所述齿盘466与半齿板传动结构47的左端间隙配合,所述半齿板传动结构47由半齿板471、齿板固定板472、连杆473、曲柄474、第三滚筒475、小电机476、同步轮477、第二复合同步带478组成,所述半齿板471间隙配合在齿板固定板472的正面,所述连杆473的左端与半齿板471机械连接,所述连杆473的右端与曲柄474活动连接,所述曲柄474与第三滚筒475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复合同步带478的左端环绕连接于第三滚筒475的外圈,所述第三滚筒475通过第二复合同步带478与同步轮477传动连接,所述同步轮477嵌套在小电机476的下端,所述小电机476与推杆保护结构48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推杆保护结构48由上固定板481、上推杆482、凸块483、压缩弹簧484、防撞架485、大固定座486、推板487、下固定板488、下推杆489组成,所述上固定板481焊接于大固定座486右表面的上端,所述下固定板488焊接于大固定座486右表面的下端,所述推板487的上端与上推杆482胶连接,所述推板487的下端与下推杆489胶连接,所述上推杆482贯穿大固定座486的左表面,所述凸块483贴合在防撞架485的右表面,所述压缩弹簧484嵌在防撞架485的内部,所述防撞架485与推板487间隙配合,所述上推杆482与下推杆489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上固定板481与下固定板488互相平行,所述下推杆489与大固定座486的下端间隙配合。

在工作时,操作者将船舶驶入闸室,然后关闭左闸门1、右闸门10与后闸门6,通过进出水口9对闸室灌水或者注水,在这个过程中,浮球4110随着水位的变化而上升或者下降,在下滑轮431、上滑轮435、滑轮固定架433与配合槽434的配合下,使整个装置上升或下降,始终与船舶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如果船舶触碰到撞击接触杆416,使撞击接触杆416向左移动,然后上连接片414与下连接片415移动,使小推板417向右移动,然后拉动齿条413,使齿条413、向右移动,然后直齿齿轮412转动,通过齿轮同步带411带动第一滚筒421,然后第一滚筒421通过皮带422带动第二滚筒423,第二滚筒423使活动片424下降,然后在短连接片425与长连接片426的配合下,使滑动块428与接触块429接触,然后电池4210使驱动电机456转动,然后蜗杆455转动,在配合筒454、下活动架451、小滑块452、下固定片453、上活动架457与上固定片458的配合下,使上推杆482与下推杆489向右移动,然后推板487向右移动,使防撞架485随着向右移动,对船舶的船沿施加一个水平的推力,凸块483起到一个增加摩擦的作用,防止船舶与闸室的墙壁碰撞,在闸室进行检修时,由于设备长期处在一个潮湿的环境下,设备组件容易受潮,操作者此时开启加热器467与小电机476,加热器467使空气温度升高,使水汽蒸发,然后小电机476转动后,通过同步轮477与第二复合同步带478使曲柄474转动,然后曲柄474带动连杆473,使连杆473转动,然后连杆473带动半齿板471,半齿板471又带动齿盘466,使齿盘466转动,然后齿盘466通过转盘连接杆465带动齿盘466,使转盘连接杆465、齿盘466转动,转盘连接杆465、齿盘466通过第一复合同步带461带动叶片轴462,使叶片轴462将设备内的蒸汽从排气管道463排出,达到防潮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闸室灌水与泄水时,如果船沿触碰到撞击接触杆,防撞架将对床沿施加一个水平的推力,防止船沿与闸室的墙壁发生摩擦与碰撞,保证了两者的安全,使用方便,以此来解决目前技术公用的设备在对闸室灌、泄水时,由于水流的涌动,船舶很难保持静止,会左右移动,这样就会与闸室的墙壁发生摩擦或者碰撞,使船舶与闸室墙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增加后期维护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龙门架5是根据中、小工厂日常生产需要搬运设备、仓库进出货,起吊维修重型设备及材料运输的需要,开发出来的新型小型起重龙门架,适用于制造模具、汽修工厂、矿山、土建施工工地及需要起重场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